B端產品必修課:銷售指標設計與銷售管理

10 評論 13704 瀏覽 111 收藏 16 分鐘

有效的指標體系是業(yè)務健康運行的重要前提,作為管理者或項目負責人,要了解指標背后的目的和價值,這樣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指標體系。本文將通過《99%的銷售指標都用錯了》一書中銷售指標設定的方法論,來解析指標是如何層層設定的。

作為CRM產品經理,我參與了銷售數據分析體系構建,當然并不是從0-1構建,而是公司也一直在探索中,期望去沉淀下來、強化管理抓手,在過程中發(fā)現要講清楚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因為要去理解管理思路并且很難借鑒到其他公司的經驗。

為什么一直在探索銷售過程管理?因為管理者們期望強化銷售管理或者說是過程管理,將過程變得可控。之前被安利了這本書《99%的銷售指標都用錯了》,書中提供的方法很受用且結合案例講述清晰易懂,強力推薦。在銷售數據報表建設項目中,現學現賣,一些想不通的問題迎刃而解。

《99%的銷售指標都用錯了》一書,設定了A-O-R[Activities(銷售活動)-Objectives(銷售目標)-Results(業(yè)務結果)]銷售衡量指標體系,將企業(yè)業(yè)務結果目標分解成銷售目標和銷售活動,闡明了公司戰(zhàn)略指標到銷售過程指標之間的關系,提供了一套銷售組織如何設置或選擇正確的“衡量指標”的方法。本文會以所在公司從BU總指標到一線銷售指標拆解實踐為案例,將此書提供的方法呈現出來,期望對B端產品或銷售運營的工作實踐能有所幫助。

01 認識《99%的銷售指標都用錯了》一書中銷售指標設定的方法論

本書將指標拆解為“業(yè)務結果指標”、“銷售管控指標”、“銷售活動指標”三層,建立了三層指標之間的因果關系:銷售活動指標驅動銷售管控指標,銷售管控指標驅動業(yè)務結果指標,并提供了根據業(yè)務結果指標反向建立銷售活動指標的方法。

如何根據業(yè)務結果指標反向建立銷售活動指標?

如果公司今年的目標是增加營業(yè)收入,則增加營業(yè)收入即為業(yè)務結果指標,你就需要選擇最有可能幫你達成結果的具體的銷售管控指標;如果決定增加新客戶來實現,就將增加*個新客戶設置為銷售管控指標;同時也必須管理能影響這個銷售管控指標的銷售活動,如增加覆蓋潛在客戶,則可將增加覆蓋*個潛在客戶定位銷售活動指標。

如下圖所示,從上至下設置指標的方法舉例:

公司期望提升3%的營收增長(業(yè)務結果指標),設定每季度新增4個客戶(銷售管控指標),每季度額外多完成16次客戶拜訪(銷售活動指標)。假設原有為每季度需完成540次客戶拜訪,樣層層設定指標設定后,如有2個銷售團隊,則一線銷售經理拿到的銷售活動指標會是:每個團隊需完成278次客戶拜訪/季度((540次+16次)/2個團隊),拆解到月份為93次客戶拜訪/月。銷售經理會將93次客戶拜訪拆解到人、時間粒度會細化到周/日,如:下發(fā)任務給團隊里5個銷售,每人每天需完成1次客戶拜訪,然后只需每天跟進團隊銷售每人完成1次客戶拜訪及質量,并在過程中為其提供幫助,是可以直接影響并推進客戶拜訪次數指標達成的

各層指標分別代表著什么?如何關聯(lián)需求設定相應指標落地?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接觸到的基本都是銷售管控指標這一層,然后根據銷售管控指標來設定銷售活動指標,通過銷售活動指標驅動銷售管控指標達成。指標一般都是按月度、季度設定,在銷售活動指標這層一定要拆解到人、天,通過日度、周度過程管理(各項銷售活動指標達成)來確保月度的各項銷售活動指標達成。正常情況下,只要銷售活動指標與銷售管控指標設定的關聯(lián)合理,那銷售活動指標達標,則對應的銷售管控指標也會達標的。

雖然,并不參與到業(yè)務結果指標的設定,但還是需要了解銷售管控指標所服務的上級指標(業(yè)績結果指標)是什么?代表著什么?公司管理層是如何結合戰(zhàn)略去下達此部分指標?及與銷售管控指標之間的關系。

1. 業(yè)務結果指標:用來衡量公司運營的健康指數

業(yè)務結果指標是用來衡量衡量公司運營的健康指數,文章總結為財務指標、滿意度、市場份額三個指標設定維度,如下圖所示。

為什么要從這三個維度來衡量健康度?可以從企業(yè)定義角度來理解,會更加透徹一些。

企業(yè)一般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yè)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可以提煉出:盈利、員工、客戶、市場4個關鍵詞,與結果指標對應。通常我們接觸到的業(yè)績結果指標是利潤,年度利潤、季度利潤、月度利潤。

2. 銷售管控指標:是銷售組織的任務

銷售管控指標是銷售組織的任務(使命),文章總結為市場覆蓋、銷售能力、客戶重點、產品重點四個指標設定維度。

當業(yè)務結果指標設定好后,需要圍繞接下來的業(yè)務重點去拆解銷售管控指標,本書總結了以下四個維度供參考設定。核心是資源的匹配:包括三類資源,客戶資源、銷售資源、產品資源;三類資源匹配度衡量均包含兩個維度:數量、程度(銷售能力強弱/客戶需求大小/產品效果好壞)。

3. 銷售活動指標:是銷售績效的驅動力

銷售活動指標是銷售績效的驅動力,文章總結為區(qū)域管理、銷售支撐、客戶管理、機會管理、拜訪管理五個指標設定維度(如下圖所示)。此部分需要根據公司的銷售角色,選擇對應的銷售活動(銷售流程)指標,進行設定。

越往下看,指標拆解的應用涉及的影響因素就會越多,這也是很多理論在走向實踐的過程中,越精細化越容易走偏的原因。在這一層的應用,因為能管控的只有銷售活動,所以必須實施規(guī)范化、可指導、可衡量的銷售流程,來完成銷售管控指標和業(yè)務結果指標,這是基礎工作。而沒有正式的流程,就沒有辦法管控,你可以要求銷售團隊某些結果和目標,但你無法管理它們(這些結果和目標同銷售管控、業(yè)務結果指標的關系不清晰,反向驅動銷售管控、業(yè)務結果指標達成的關聯(lián)性差)。

如何建立合適的銷售流程?需要想清楚如下兩個問題:

  1. 銷售團隊里有哪些銷售角色?
  2. 為了管理和考核每個銷售角色,最好的銷售流程是什么?文中對銷售流程、銷售角色及對應關系梳理如下:

建立過程中,務必重視最佳實踐“銷售流程”的3個條件:

1. 與銷售角色關聯(lián)

銷售團隊需要的特定流程是有每一種銷售角色的特性決定的。

2. 同時要給銷售流程定尺寸

實施新的銷售流程給銷售團隊帶來最大化的業(yè)務結果,必須從整體變革管理的角度來實施。明確新流程的實施到底要對現狀進行多大程度的改變是重點所在。經常犯的2個錯誤:

  • 一個是低估了采用新流程致使銷售團隊所需要的改變,如果變革管理的推動力太小,銷售團隊會馬上舒服的回到跟往常一樣的業(yè)務狀態(tài)。
  • 另一個是流程的過度設計,反而給銷售流程的實施帶來致命的一擊。需要在管理改變不足和流程難度過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執(zhí)行一個銷售“流程”必須同時考慮銷售人員運作的整套系統(tǒng)。如下所示,管理改變的全方位方法:

3. 有系統(tǒng)支持和固化。有相關培訓、工具、指標來支撐才有可能持續(xù)。

02 應用案例詳解

1. 公司業(yè)務背景及業(yè)務結果指標

互聯(lián)網廣告公司,銷售類型是電話銷售,設置新客銷售及售后銷售兩種業(yè)務模式。

新客銷售:工作是每天通過外呼向大量的潛在客戶營銷公司的廣告產品,客戶成交后流轉給售后銷售維護。

售后銷售:工作是為成交客戶提供售后服務,如答疑解惑、提升客戶廣告效果等,提升客戶滿意度以達到續(xù)費的目的。

2. 銷售指標設定

1.業(yè)務結果指標

公司期望提升營收10%,假設對應提升營收為100W/月。

2.銷售管控指標

此處針對新客銷售部分展開,假設提升營收5%來自于新客戶(50W/月)。

根據轉化公式【成單數×客單價=營收】,決定通過提升成單數來達成增收的目標。如客單價為2500元,則銷售管控指標為:額外多成交新客戶數200個/月。

3.銷售活動指標

首先,確認銷售角色:電話銷售代表(銷售角色3)

其次,確定此角色對應的銷售流程:區(qū)域管理。

具體流程為:通過CRM系統(tǒng)分配線索給到銷售–銷售外呼篩選–留存意向客戶跟進維護–轉化成新客戶,拆解為兩支流程——意向客戶識別和意向客戶轉化,銷售漏斗為【外呼數×接通率×意向率×意向轉化率=成單數】,根據歷史數據確定接通率50%,意向率5%,意向轉化率60%,決定通過提升外呼數來達成增加新客戶數的目標。

最終,確認銷售活動指標:需額外多外呼電話數13400個/月。

需將具體活動指標拆解到人、天,假設有每月有20個工作日,則需多外呼電話數670個/天。每個銷售的外呼量上限是180個/天,需要額外增加5個銷售人力,細化銷售活動指標到人、天:外呼數每人180個/天,接通數每人90個/天,意向數每人5個/天。

3. 驅動銷售活動指標,達成銷售管控指標,進而達成業(yè)務結果指標

指標拆解完成后,銷售負責人需要多增加5個銷售,如增加了1個小團隊:有1個銷售主管+5個銷售。

銷售主管接收到如上銷售活動指標后,會按如下所述流程推進工作:

  1. 銷售主管會告訴組內銷售,每人每天的工作任務為:接通數90個;意向客戶5個,且提交的意向客戶的要求為客戶明確表明推廣需求、對本公司產品感興趣,只是對價格有異議或需要跟領導確認,基本有6成以上可以在1周內成單。
  2. 銷售主管需要確保銷售的各項工作數量達標:如強制要求達成任務才能下班,并在一天的不同時段跟進大家工作進度是否正常。
  3. 銷售主管需要對意向客戶質量負責:需要通過聽通話錄音和銷售溝通等審核、把關銷售提交的意向客戶,確保質量:確意向客戶轉化率60%以上,以保證銷售管控指標(10個成單量/天)達成。

同時,在過程中需指導銷售為其達成日度目標提供幫助:

  1. 幫助銷售找到快速識別線索的方法,提升組內銷售的工作效率,以盡快找到高質量的180個線索外呼,保證達成日度90個接通量的目標;
  2. 幫助銷售找到挖掘客戶需求、快速判斷意向客戶的方法,以盡快達成日度每人提交5個意向客戶的目標。如:明確有幾種類型的客戶,針對各類客戶同大家一塊輸出拜訪計劃,給到大家參考,讓大家在聯(lián)系客戶時,自動關聯(lián)客戶類型,針對性的溝通。

如此,只要每人每天過程量(接通數、意向數及意向客戶質量)達標,銷售活動指標即可達成,因有明確的因果關系,所以銷售管控和業(yè)務結果指標自熱也會達成。

 

本文由 @團團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前面的挺好的。但不是說B端的嘛,案例咋是C端的

    回復
    1. B端的哦。雖然明細指標是落到一個個銷售身上,但此指標設定人還是企業(yè)/銷售管理者

      來自上海 回復
  2. 好牛?。。。。。?!

    來自上海 回復
    1. 多交流~

      回復
  3. 打卡

    回復
    1. 握手!

      回復
  4. 666,現在正好在梳理這方面的東西,希望有機會多交流

    來自北京 回復
    1. 多交流~

      來自上海 回復
    2. 1,作者是個好人

      回復
    3. [Respect]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