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考:為什么無線充電沒有得到多數(shù)人認可?

7 評論 5704 瀏覽 10 收藏 9 分鐘

編輯導讀:無線供電一直以來都是最為讓人翹首期盼的技術,它所能夠帶給人們的改變,再怎么強調其重要性都不過分。但是在市場應用方面,它卻并沒有得到大多數(shù)人們的青睞,為什么?本文作者從使用場景出發(fā),對這個問題展開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

大家對C端、B端平、臺、App這些產品可能已經看多了,那今天就來說一下硬件產品,與其說是一個產品,還不如說是一個功能,那就是無線充電。

自從2017年開始無線充電就漸漸進入了用戶的眼里,發(fā)展到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手機也標配了這樣的功能。

并且隨著移動設備的增加,除了手機外也有許多數(shù)碼產品加入了無線充電功能,移動電源、手表還有耳機充電盒,這些產品都已經具備了無線充電功能。

現(xiàn)在隨著無線充電的普及,車載手機支架上也加入無線充電,讓支架不再只是一個支架了,并且能夠解決因為有線而給司機帶來的煩擾。眾所周知在車上的駕駛位置空間有限,如果一不小心被線纏住了就可能會造成交通意外了。而在一些新車上還把無線充電設備當作是一種標配了,讓用戶省去了購買的煩惱。使用戶上車后只需放下手機就能進行充電了。

而發(fā)展到現(xiàn)在各家手機廠商也把無線充電的快慢、功率當作是一種競爭,好像越快就越厲害一樣。

01

那對于這一新技術,為什么沒有得到許多人的青睞呢?

我們先來了解無線充電的簡單流程,把需要充電的設備放到無線充電板上。就現(xiàn)階段的商用技術而言,在使用無線充電時,手機必須放在固定的無線充電板上,不能像有線充電那樣拿在手里邊玩邊充。根據(jù)我的觀察,這也是目前關于無線充電的抱怨中的“主力軍”。

因為現(xiàn)在多數(shù)人都是機不離手,即使自己很忙也要每隔幾分鐘看一下手機,害怕自己分分鐘錯過了幾個億。還有的都是在晚上使用手機時間最多,這時候會在哪里呢?那就是在床上了,在床上聊微信、刷抖音、刷微博等的,這一刷起碼就1個小時了,電量也消耗得越來越快,所以要把手機乖乖放在充電板上那是沒可能的。

無線充電的流程就是這樣。但我們常說,做一款產品需要的是場景,每個人在使用上的場景都有所不同,這就讓一款產品有的人喜歡使用而有的人就不喜歡。

02

那我們現(xiàn)在就來分析一下不同的人群在多數(shù)為手機充電時的場景是怎樣的?

對于像我這樣的上班族而言,工作的時候長時間玩手機會引來老板的重點關注,所以手機一般就放在桌面上?,只有起來去衛(wèi)生間、下樓買咖啡或去會議室開會時才會帶上手機。因為注意力不會放到手機上,因此手機放在無線充電座上并不會帶來多大影響,反而在短時間離開工位時,?無線充電可以做到隨取隨用?,比有線充電方便不少。

但對于每天都機不離手的學生黨而言?,無線充電“隨取隨用”的特性根本無法發(fā)揮出來。首先,學生不可能像上班族一樣手機就這么放“隨取隨用”的無線充電座上。大家都是過來人,學生的手機只會出現(xiàn)在宿舍的枕頭下、袖子里、教室手機袋里或班主任的抽屜里,?無線充電器根本就沒有生存空間。即使是大學生在宿舍里也因為經常需要用到手機而不會讓手機就這樣乖乖的躺在桌面上。

而且學生與上班族在使用習慣上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上班族的使用習慣一般是?“長時間充電,短時間使用”?。而學生朋友則是?“長時間使用,短時間充電”?,甚至充電時刷抖音、打王者一分鐘也不能停下?。所以只能在固定位置使用,充電時還不能拿在手里玩的無線充電顯然不適合。

03

最后則是最大的痛點就是“無線充電又慢又貴”。

確實,無線快充不僅要另外購買,根據(jù)不同的功率價格還不同,功率越高價格越高。不僅充電線要支持,適配器也要支持才行,而且絕大多數(shù)手機的無線快充速度也比不上手機包裝內隨附的有線快充適配器。?即使在一加的30W WarpCharge與OPPO的40W無線閃充發(fā)布后,依然有不少用戶對無線充電持有同樣的看法。

作為一個iPhone用戶,我并不否認“無線充電速度慢”這一痛點。?因為說實話,除了剛才提到的那些無線閃充外,絕大多數(shù)手機的無線充電依然很慢。但就我個人來說,無線充電“速度慢”這點對我來說影響其實并不大,因為無線充電不是我唯一的充電方式。

換句話說,雖然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使用無線充電,但如果我真的需要快速充電,我就會選擇有線充電了。

以我個人為例,上班到公司后掏出iPhone往無線充電座上一放,?只要公司沒停電,手機就一直會是100%的電量?。無論我下班是回家打游戲、出門吃飯,甚至是長長的通勤時間,我都不需要擔心手機的電量。而在工作時,我也不用擔心短時間離開工位后忘記為手機接上電源而煩惱,坐下放手機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

對于可能每堂課就換一次教室,手機還一直開著游戲的學生黨來說,?讓他們放棄有線充電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插著移動電源玩游戲才是他們的使用場景。還有的移動電源支持無線充電,感覺這又是一個雞肋的功能,拿著手機本來就重了,還要和移動電源一起拿著。

這樣的使用場景在研發(fā)的時候是否有考慮過呢?不僅增加了成本提高了價格,還讓使用的人不方便,多數(shù)使用移動電源的都是一邊充電一邊玩,甚至在路上走著,也是把手機拿在手上,移動電源放在褲袋或包里。

其實如果你有一個固定的位置,并且不是常用手機,同時不想被手機所打擾的,那無論充電速度快慢與否?,無線充電座確實可以為你帶來不少便利。

對于無線充電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探討哦!

 

本文由@肥小強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章絕大部分都是照搬網上的,請你加上轉載,非原創(chuàng),OK?

    來自廣東 回復
  2. 其實簡單說就是,用戶體驗上跟幾十年前大哥大使用的座充沒有區(qū)別

    來自福建 回復
    1. 嗯是的,但幾十年前的大哥大就只能打電話,都沒其他功能了。

      來自廣東 回復
  3. 題主說得很好,個人有一點小小的見解
    1.移動電源帶有無線充電功能我認為不是雞肋,通勤時大部分人都是將手機和移動電源同時拿在手里,因為線過長在擁擠的地鐵上可能會掛到。這也是為什么無線藍牙耳機越來越常見的原因之一。但是移動電源的充電功率不足,充電慢,和使用移動電源的原因相悖。這點還需技術革新。
    2.比起平面的無線充電座,我更青睞手機支架型的無線充電座,因為平面型容易移位造成無法充電的情況。手機支架型卻可以相對固定一些,不容易移位造成充電接觸不良的狀況。也可以做到不需拿起手機即可短時間看屏幕信息或時間,更加方便。

    回復
    1. 嗯是的,但通勤時要同時拿著手機和移動電源也是比較重的,并且在擁擠的車廂里稍微移動就不能充電了。而如果放在包里那就更加不實際無法充電了。
      而耳機最基礎的功能就是聽歌,無線就是除去了有線帶來的煩惱,在作用上是不同的。
      對于支架的確是比平面好很多,因為有時候我在家把手機放在充電板后會出現(xiàn)沒充到電的情況,因為我沒有把手機放準。而在車上就方便很多了,直接放在支架上固定著。

      來自廣東 回復
  4. 無線充電功能就目前來看,只在特定條件下是有優(yōu)勢的。
    比如,工作中需要頻繁離開工位,開會、溝通,是很方便的,拿起來就走,回來就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忘記充電的尷尬。
    大多數(shù)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很多也都在用有線,1是有線還是比無線快,2是商家在銷售時也沒有附帶無線充電器
    但是,我不用,你不能沒有,消費者心理就是這樣的。

    來自黑龍江 回復
    1. 是的,我們生活上很多產品都有許多花俏的功能,或新式的功能,如果別人有了自己也要有,不然就輸了。
      客戶在產品選擇上就會想著用相同的價格,買到更多功能的是最劃算的。所以各個廠家就會不斷競爭在一些不是很多人的功能上下功夫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