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Analogies):觸類旁通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編輯導讀:當小朋友問了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我們常常會用類比的思維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我們一直在用類比進行溝通交流,它不僅是一種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還具有聯想、啟發(fā)、假設、解釋和模擬等多種功能,這也常常應用在產品設計中。本文作者將圍繞類比思維展開五個維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醫(yī)院急診室的靈感來自F1維修站正在進行搶修的工作人員。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裝配線靈感來自屠宰場和糧倉內的運輸系統(tǒng)。
類比思維對于創(chuàng)意主體的靈感和直覺思維的產生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藝術家、作家和其他各類創(chuàng)意專業(yè)人士把類比作為一種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并與觀眾交流的強大工具。
類比是用一個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來解釋說明另一個研究領域的事物或事件的思維形式。例如,專業(yè)人士會把心臟比作泵解釋其作用。
我們一直在用類比進行溝通交流,它不僅僅是一種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解釋復雜概念的表達方式,還具有聯想、啟發(fā)、假設、解釋和模擬等多種功能。
當網頁設計師向客戶解釋搭建一個網站所需的成本時,可將其類比為建造一棟房子所耗費的時間、時人力和材料成本。網頁設計師將自己的工作與客戶熟悉的事物聯系,讓客戶清楚知道其中的復雜性:研究、規(guī)劃、概念化、草圖、設計和編碼。想必客戶也會理解,畢竟他們想要10個房間而不是5個,為此他們將不得不花更多的錢。
一、類比的合適時機
類比屬于人類后天習得的經驗,這種經驗會不斷增加與更新。當我們是孩童時,我們需要類比理解復雜的現實世界。當我們成年后,我們用類比來幫助年幼的孩童理解真實世界所存在的抽象事物。如果我們加以善用,不僅能滿足孩童的好奇心,也能時刻對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
比如說5歲孩童向你提出一個問題:什么是腎臟移植失敗? 你清楚地知道,腎臟疾病嚴重的患者要想活著就不得不通過換腎臟的形式進行治療,但是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合適的腎臟,新腎臟的移植讓周圍的細胞組織產生了不良反應,導致腎臟疾病患者痛不欲生地活著。
然而,對于五歲的孩童來說腎臟移植概念太復雜,于是又產生了一連串新問題:「醫(yī)生知道不一定合適為什么要移植呢?既然新腎臟讓人很痛苦,為什么不摘掉呢?」你這時意識到自己的描述對于5歲孩童來說是天方夜譚。于是你嘗試與他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你還記得我們前幾天一起玩得拼圖嗎?兩張拼圖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有某些部分不一樣,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出來的。」(他點點頭)「腎臟移植就像那天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兩張拼圖的不同,如果沒有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怎么知道哪塊是正確的呢,不然兩張我們都拼不出來。」
雖然設計領域的情況會大不相同,但這個思維方式同樣適用。你可以將類比思維運用在目標解釋上。類比是我們與用戶建立同理心、綜合和定義信息以及圍繞問題產生新想法的好方法。類比具有重大的啟示功能,為創(chuàng)意的探索提供較為具體的線索,同時在形成和提出假說時常常起著重要的加強作用。許多事物間或多或少存在些聯系,只是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頭棘手的問題上無法看到其他東西。所以,找到一個適用于具體情況的類比是關鍵。
二、解決結構混亂的問題
此外,你還可以使用類比這種創(chuàng)新思維的方式解決結構混亂的問題。以色列理工學院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的知名教授加布里埃拉·戈德施密特(Gabriela Goldschmidt)教授進行了一項類比在解決設計問題中的應用研究,她的結果表明,由于缺乏設計相關問題的結構,類比被證明是非常有價值的,它有效解決理解棘手的問題復雜的認知過程,并成為誕生新靈感的來源。
d.school強調類比的作用:
一個適當的類比將對設計最終解決方案產生強有力的指導作用。類比具有雙向作用,它不僅帶來解題新思路,還能從被借用的事物或事件的特點解決被類比的問題。
—— d.school,Bootcamp Bootleg
三、用類比來建立同理心
情感類比借助于人的情感作用,在人和事物、事件之間進行類比。它使人從情感、體驗上改變習慣看法,突破常規(guī),實現創(chuàng)新的思維過程。作為設計師,我們更有理由通過這種奇妙的方式來與用戶產生共鳴。當使用情感類比時,將亟待解決的事物人格化或擬人化從情感、體驗上深入挖掘用戶需求,并利用新的視角提出創(chuàng)新性的設想。
四、用類比產生創(chuàng)新想法
從本質上講,類比是通過探索不相關的領域與現實問題相聯系,產生大膽的類比。哲學家康德就曾說過:「每當理智缺乏可靠論證的思路時,類比這個方法往往能指引我們前進?!巩攬F隊遇到棘手的問題時,類比就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通過激發(fā)創(chuàng)意主體的想象力去打破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它能為創(chuàng)意的探索提供較為具體的線索,并為問題的解決提提出可靠性較高的假說來解釋未知現象和難題,從而縮短探索的時間。
大部分設計師都認為:所有的設計都是重新設計。通俗來講,創(chuàng)意靈感可以建立在其他領域的想法基礎上,并將其打亂、充足、混合成新的創(chuàng)意。
五、類比最佳做法示例
您可以在任何情況下使用這些步驟—無論你的目標是建立同理心,定義問題,解決結構混亂的問題,還是激發(fā)創(chuàng)新想法。
- 首先提取問題場景的相關屬性,并從已經存在的場景、系統(tǒng)、空間或對象中尋找聯系。例如,如果你正在進行改善超市購物體驗的項目,你或許想改善購物車使用體驗或處理用戶結賬時長時間的等待,那么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你可以直接借鑒競爭對手改善用戶購物體驗的思路、方法或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構思。
- 留意自然環(huán)境:注意平常我們所接觸到的自然環(huán)境,它們或許能在資源、空間和時間的創(chuàng)新利用方面給予我們啟示。仿生學將自然現象的研究發(fā)現應用到新技術中,本質上是復制或借鑒。你想想,一朵花是如何在第一縷陽光下綻放的?蜂窩狀結構如何成為最堅固的結構之一
- 從其他行業(yè)領域發(fā)掘靈感。你可以從其他領域中獲益,就像亨利·福特通過觀察屠宰場和谷物倉庫的系統(tǒng)得到了創(chuàng)建裝配線的靈感。
- 采訪與問題場景類似場景,系統(tǒng),物體或空間的特定人員,或者對他們進行快速觀察。
- 采用頭腦風暴或腦力寫作的方法構思合適的類比。
- 創(chuàng)建靈感板:將與問題相關的類似照片、重要見解,場景、系統(tǒng)或對象的信息數據共享出來,幫助你在此過程的后期將類似的見解牢記在心。
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裝配線靈感來自屠宰場和糧倉的裝配系統(tǒng)。
1913年12月,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高地公園(HighlandPark)的工廠里創(chuàng)建了這條裝配線,徹底革新了汽車工業(yè)和全球制造業(yè)。
它創(chuàng)立了一個標準工作流程,大大縮短了每輛車的裝配時間,減少了生產物料的浪費并最大化人員的利用率,進而提高了生產質量。
六、總結
類比是用一個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來解釋說明另一個研究領域的事物或事件的思維形式。我們在日常溝通中經常使用它來簡化復雜的主題,沿用在設計領域,類比是我們與用戶建立同理心、綜合和定義信息、圍繞問題產生新想法的好方法。它被證明是非常有價值的,它有效解決理解棘手的問題復雜的認知過程,并成為誕生新靈感的來源。藝術家、作家和其他各類創(chuàng)意專業(yè)人士把類比作為一種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并與觀眾交流的強大工具。
類比可以把己有的事和物與一些表面看來與之毫不相于的事和物聯系起來,尋找創(chuàng)新的目標和解決的方法。
首先提取問題場景的屬性,看看能否與已經存在的場景建立連接。你可以從毫無關聯的行業(yè)入手,就像亨利·福特(Henry Ford),他通過觀察屠宰場和糧食倉庫的系統(tǒng),獲得了發(fā)明裝配線的靈感。類比具有重大的啟示功能,它為創(chuàng)意的探索提供較為具體的線索,同時在形成和提出假說時常常起著重要的加強作用。許多事物間或多或少存在些聯系,只是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頭棘手的問題上無法看到其他東西。所以,找到一個適用于具體情況的類比是關鍵。
參考資料:
[1] Jeanne Liedtka and Tim Ogilvie, Designing for Growth: A Design Thinking Tool Kit for Managers, 2011
[2] Henry Ford and the Assembly Line, The First Automobile Assembly Line, Introduced on December 1, 1913, 2016
[3]Gabriela Goldschmidt, Visual Analogy – a Strategy for Design Reasoning and Learning, Chapter 9
#專欄作家#
陸小鳳,微信公眾號:陸小鳳不傳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設計是通過識別和執(zhí)行最佳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
本文由 @陸小鳳 翻譯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