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案例:關于《績效考核管理系統(tǒng)》的產品實踐過程
本文為我設計《績效考核管理系統(tǒng)》的全過程還原,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為我對面向B端的業(yè)務系統(tǒng)不熟悉,想借此機會對自己有些提升。文章以時間為主線串聯(lián)一段時間的工作流。
2016年12月6日
大多數(shù)產品經理都很注重產品原型的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其實也很好理解其中緣由:
- 原型直觀明了,至少說是產品早期的雛形;
- 產品成果交付,原型是產品的第一次直觀產出;
今日計劃開始著手開始設計HR《績效管理》模塊,基于之前的調研和準備,基本上已經形成對系統(tǒng)整體概念。原型設計過程中,經歷了幾個關鍵的思考結點:
1、產品內容組織結構
以列表的形式組織,直接羅列每位員工提交的績效數(shù)據(jù)項。如果員工數(shù)量巨大,又該如何更加高效的組織/管理海量的數(shù)據(jù)。讓人陷入一陣糾結,嘗試以績效模板為主體依舊無法解決表單的超負荷提交;于是再次嘗試以組織架構為基礎,即被考核員工所屬的部門為依據(jù)進行績效表單管理。
2、產品內容元素
管理系統(tǒng)類的產品最關心無外乎業(yè)務流程,而業(yè)務系統(tǒng)的設計又要求對特定業(yè)務有足夠的理解。前段時間,已經做了很多的調研,輪到今天商場時依舊心有余悸,存在陌生感。尤其是表單的表頭元素的設計,更是讓人煎熬。因為我真地不知哪個元素重要,哪個元素不那么重要。
3、內容形式轉換
運營業(yè)務人員給我提供了一份績效考核的模板,于是上午一搜也是大同小異。面對一張表格,我該如何將其轉化為產品的形態(tài),或者說并不是轉換,而是另一種表達方式。
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稍作變化直接將表Copy到產品上,確實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哪有那么多好事呢?想啥呢?
對表格的內容進行分析,大概包括一下幾個內容:
- 員工基本信息:姓名、部門、崗位;
- 績效指標內容:評估時間、考核指標、指標說明、評估依據(jù)、指標權重、完成情況、指標得分;
- 考核結果信息:評分等級、績效得分、績效薪資系數(shù);
以信息架構(IA)的思想,對產品的個人績效模塊做一個簡要的信息架構圖(如下)。
總之,這一次產品原型設計的過程讓人有些揪心,我也做了一點自我反思:
- 對業(yè)務熟悉程度有限,存在眼高收低的心理;
- 設計過程有些急躁,還是太年輕了。
2016年12月8日
繼續(xù)《績效管理系統(tǒng)》的產品設計,事實上這是一個項目,有別于往日設計的互聯(lián)網(wǎng)產品。這兩天我簡直就是“一個腦袋兩個大”,主要還是因為缺乏專業(yè)的知識以及業(yè)務的特殊性。
昨天與集團人事負責薪資的姐姐們開了一次需求“茶話會”,結果就是沒有什么實質性的結論產出。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
事實上,還是得到了一句回復:集團各個子公司的績效考核方式都不一樣,聞此之后我的心情是焦灼的。拋給產品經理的問題隨機而來,如何平衡一般與特殊的關系?
甩出一句話: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我想,我該做點什么?
- 問題:不同公司之間的績效考核方案及流程存在差異,同一公司的不同部門/員工的績效考核方式存在差異。
- 矛盾:產品不可能針對全部個性化需求做定制化服務,產品追求的統(tǒng)一標準化,個性化兼而有之。
- 分析:績效考核方案/流程的差異化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各個員工之間績效考核指標和評價流程的不一樣,解構《績效考核表單》,如下圖。
績效考核信息架構圖,如下圖:
概述,績效管理的信息架構(IA)的內容大致分為:
- 員工信息:姓名、部門、崗位,通用信息;
- 績效考核
- 績效結果
- 其他事項
以上三個模塊的三個信息模塊:員工信息、績效結果、其他事項,全部為通用信息模塊,也就是無論績效如何評價,都不可能缺少上述的三個基礎模塊。然而,最艱難的工作是如何將【績效考核】盡可能標準化,而不是單純的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要?
以下創(chuàng)建績效考核模板的基本思想:秉承一般性原則,權衡個性化需求。產品設計也兼顧了用戶的個性化需要,滿足用戶自定義績效模板的需求。
2016年12月12日
繼續(xù)完善《績效管理》模塊的終極產品流程和原型設計,因為本周就是該項目交付的截止時間節(jié)點。在該項目的參與過程中,坦白講我顯得有些凌亂、隱約地感覺自己的那一套產品哲學顯得有些不那么作用了,以下兩點令我印象深刻:
- 業(yè)務知識專業(yè)、深奧、難懂,尤其是HR績效方面的知識更是讓人不可思議,因為大部分公司都沒有遵循HR知識體系的相關要點,都開辟了全新的個性化考核方式,甚至有些另類;
- 產品思路并穩(wěn)定,顯得有些迷離。此次負責的產品工作,嚴格意義講應該是——軟件項目,一種有別于互聯(lián)網(wǎng)產品的軟件形式,與我之前負責主導的產品管理的流程明顯是存在差異的。
成功的理由都一樣,失敗的借口千千萬!說再多也沒用,客觀因素就不多說了,事實上只有Loser才在意拿些沒有意義的自圓其說,而我并不喜歡那樣…
周末兩天的休息時間里,我利用閑暇時間嘗試梳理了這款《績效管理》的最初思路和構思路線圖,完整還原了一個思考的全過程。耗費了一天的時間完成了【業(yè)務流程】到【產品流程】的轉化,而這恰恰是業(yè)務與產品最有價值的一次“華麗轉身”。產品框架結構的布局也是產品過程的核心任務之一,只有做好這一階段的基礎性鋪墊準備,才會有接下來的產品細節(jié)釋放環(huán)節(jié)。產品經理的工作逐漸由前期偏向構思轉向偏向執(zhí)行的階段中心,這一環(huán)節(jié)也體現(xiàn)了執(zhí)行型(To do)產品經理的核心能力要求。
2016年12月12日 上午
實現(xiàn)業(yè)務流程 —> 產品流程的演變,其實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我設計過程中最頭疼的:公司的績效考核方案及流程,與常規(guī)的績效考核方案存在非常大的差異,甚至說有些另類。工作中心實現(xiàn)轉換后,將著重側向對細節(jié)的打磨。以下為《績效考核》的核心頁面結構框架:
2016年12月12日 下午
逐步完善產品原型的設計,依然是心有余悸,主要是業(yè)務的陌生感帶來的一絲恐懼感,為什么內心如此焦灼?因為愛的深層,一份對產品的摯愛!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核心頁面:
- 組織績效管理
- 績效評估分析——部門績效、員工績效
- 績效授權管理——管理員設置
構建產品的過程中,影響產品落地的因素真地是猝不及防,主觀的、客觀的無處不在,讓人抓狂不堪。項目本身的復雜性也決定了產品的調性,對產品的思考絕非易事。
產品關聯(lián)的任何一個協(xié)同者都無法忽視,都不能被輕視,都值得被尊重!締造一款優(yōu)秀的產品絕非易事,遠比想象地要復雜地多!
相關閱讀
產品設計案例:關于《績效考核管理系統(tǒng)》的產品構思過程
#專欄作家#
王偉(微信號:Daviiwong),@簡書-互聯(lián)網(wǎng)產品小王。專注工具和內容型產品,關注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和財經領域。從事互聯(lián)網(wǎng)征信產品設計,喜歡看書、樂于思考。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大佬你好,最近我也接到一個涉及績效考核模塊的工作任務,參考了下網(wǎng)上外售的一些績效軟件,發(fā)現(xiàn)他們太成熟了,對我基本沒有參考價值,看到你上一篇產品設計構思的文章,希望可以看到你的流程圖思維圖,這篇文章的圖片全都沒法看,可否放開一下呢
寫的很好,最近要做績效考核系統(tǒng),能發(fā)下原型圖嗎
寫的真好,績效考核的原型可以分享下嗎?謝謝呀,郵箱:1157964967@qq.com
師史呢,績效考核的原型分享一下吧,謝謝你了,郵件:767127386@qq.com
師兄,可以把原型分享一下嘛?拜托拜托
圖片看不到了 ??
和下面的同學一樣同求原型和流程圖,xiaohuivp@yeah.net 如果不方便,請恕在下冒犯。望前輩不要在意學生的冒失。
我正在經歷你的階段,專業(yè)知識很弱,與之前做的產品差異很大,現(xiàn)在一臉蒙蔽,有原型可以參考一下嗎??xzy046031@163.com,謝謝
各位親愛的小伙伴,請問可以共享一下原型嗎735462125@qq.com
求原型分享 1213801314@qq.com
各位親愛的小伙伴,請問可以共享一下原型嗎282271032@qq.com
求原型分享
有原型流程圖嗎,可以發(fā)出來參考下嗎,fanbo7489285@163.com
求原型分享 1213801314.com
王哥可以參考下原型嘛~zhangsanjing001@126.com
謝謝。
不錯哦,超級棒哦,加油↖(^ω^)↗
多謝啦,一起加油!
寫的真的很實在!
寫的很實在,很接地氣,加油
咋就是個實在人啊,只能踏踏實實做事!
哥們兒東北那疙瘩的吧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明年揚州見
師兄,有原型可以分享一下嘛
受教了,謝謝分享 ??
相互學習,其實也是我自己的一點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