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供需角度,洞察智能學習產品的策略和機會點

1 評論 8090 瀏覽 28 收藏 14 分鐘

“雙減”政策的影響和居家學習模式的興起,使得在家能獨立完成輔助學習的產品受到家長和學生的青睞。本文作者對教育領域的智能學習產品的供給和需求進行了分析,洞察智能學習產品可能得產品策略和機會點,一起帶來看一下吧。

一、智能學習產品的類型

前兩年,“雙減”政策澆滅了在線教培行業(yè)的火熱、疫情影響下居家學習模式興起。自然而然地,家長和孩子的學習訴求,需要新的替代品。那么,在家能獨立完成輔助學習的產品就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青睞。這一類的產品,目前主要有三大類:

  1. 以APP為主的課程學習軟件產品
  2. 智能終端的學習型硬件,包含:平板、學習燈、翻譯筆、聽力寶等等
  3. 以圖書為載體并配套視頻學習和自適應系統(tǒng)的智能教輔產品體系

本文在對教育領域的智能學習產品的供給和需求端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洞察了智能學習產品可能的產品策略和可能的突破機會點。

二、需求和產品的供需關系

需求和供給是經濟學中兩個核心概念,它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靶枨蟆笔侵甘袌錾舷M者愿意購買的物品和服務的數量,而“供給”是指市場上生產者愿意出售的物品和服務的數量。

一般而言,往往是因為存在某種需求,在被發(fā)現和重視后,通過某種產品和服務的形式得到滿足和解決。同時,供給方也可以獲得物質和金錢等方面的回報。

在教育領域,學生的學習和提分的訴求,是需求;教育機構提供的教學和產品服務,是供給。需求方和供給方,即客戶和企業(yè)之間,通過產品得以連接起來。

企業(yè)以產品為媒介,與用戶進行價值交換,達成創(chuàng)造商業(yè)價值的目的。用戶通過用時間、金錢等購買產品來解決需求和痛點,取得效用和價值。

三、需求側分析

對于學習類產品,在需求側相對比較復雜,涉及家長和學生。家長是需求的提出者和產品付費買單人,學生是需求的消費者和產品使用者。在分析智能學習產品需求端的時候,需要同時考慮學生和家長的訴求,并且盡可能找到其中的共性,以便找到產品通用型的策略。

1. 學生訴求

如果學習是K12階段學生繞不過的任務,那么,他們希望學習是這樣的:

  • 學習有意思:有這么多有趣的知識,我都要學
  • 學習不費勁:老師講得真好,一點都不難嘛
  • 學習有計劃:系統(tǒng)都給我安排好了,我閉眼跟著學
  • 聽得懂會做題:提升學習成績
  • 興趣:Xpad可以陪我讀繪本、周游世界啦,媽媽你放心吧
  • 成就感:闖關式/鼓勵式/競技式學習,學習不枯燥
  • ……

總之,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希望有一個“良師”,能幫助自己把學習搞好,并且學習的過程是快樂的、不痛苦的、有效率的,最終是有效果的。

2. 家長訴求

就目前教育類產品受眾(家長)的用戶畫像而言,普遍具備如下特點:

  • 望子成龍:讓孩子通過學習獲得人生競爭力
  • 金榜題名:幫助孩子提升成績,考取好大學
  • 重視教育,學習改變命運
  • 在乎社會地位
  • 中產階級居多
  • 主要是媽媽角色、女性
  • 注重性價比

總之,對于家長而言,他們希望有一個“益友”,能幫助自己把孩子的教育做好,起到監(jiān)督、教導、陪伴和鼓勵的作用。

四、供給側分析

所以,針對學生和家長的訴求,供給側需要提供的產品能力和服務,可以描述為:一個讓孩子沉浸其中自得其樂的學習系統(tǒng),一個讓家長安心放心的督學工具。通過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提升成績,通過AI科技能力,幫助家長掌握孩子學習數據,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有所成,獲得人生競爭力。

那么,有可能的產品形態(tài)為:

  • 智能學習系統(tǒng)
  • AI智能推薦系統(tǒng)
  • 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
  • 自動化教研平臺
  • 智能化學習工具
  • 家長管理系統(tǒng)等

不管是軟件形態(tài),還是硬件形態(tài),都應該具備通過“教研+科研”的賦能,提升孩子學習體驗和效果,提振家長的信心,讓其安心。

五、產品策略

產品策略的基礎來源是需求,對需求的抽象歸納,會抽取出一個共性,將共性演繹成產品能力,能夠為產品開發(fā)提供明確的指導方向。當然,一個成熟的產品整體策略,還涉及產品定位、市場定位、產品組合、產品定價、促銷策略等。本文這里僅討論基于需求的狹義的產品規(guī)劃策略。

1. 學生端產品策略

學生的訴求,可以歸納為“學練測評”的學習閉環(huán)流程,被證明是一種有效提升學習效果的方法。那么,學生端的產品策略,可以圍繞“學練測評”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并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更加智能化、人性化、體驗感更好。

學生端的產品策略,需要具備兩大模塊,即:學習系統(tǒng)、AI智能。同時,需要具備可能的硬件和實物載體。

1)學習系統(tǒng)

學習廣度:內容出發(fā),精湛的教研實力是前提,K12學科需要全面覆蓋,并盡量做到校內同步學習;

學習深度:具備科學的學習規(guī)劃、學習計劃、并落地到學習日歷;

學習工具:通過番茄鐘等工具,幫助孩子專注學習;

學習激勵:保證學習有趣可持續(xù),通過闖關、競技、卡牌、積分、金幣等形式,可有效激勵學生持續(xù)產生學習行為,并培養(yǎng)學習習慣。

2)AI智能

AI智能化工具:AI能力的落地化應用,包含AI口算批改、AI語音助手、AI作文批改、AI試卷診斷、AI語音測評、AI指讀;

AI能力深化應用:AI精準學、AI錯題本、AI知識地圖、能力模型、AI答疑解惑等。

3)硬件基礎

學習系統(tǒng)需要硬件和實物產品作為承載,來實現交互。主要包括:屏幕智能、配件器材、圖書教輔、多功能文具、學習文創(chuàng)等。

通過學習系統(tǒng)的搭建,主要解決學生“學+練”的環(huán)節(jié),AI智能主要幫助學生進行“測+評”的環(huán)節(jié)。智能化的系統(tǒng),將數據留存并進行分析,可進一步形成用戶學習模型,并繪制知識地圖。幫助學生更有針對性進行下一輪的“學練測評”,以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的。

2. 家長端產品策略

家長的訴求,可以歸納為“陪伴+監(jiān)督+鼓勵”的三個核心點,這也是家長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做到的三個基本點,這三個點從“陪伴”開始,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逐步過度到“監(jiān)督”,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習慣,最后達到“鼓勵”的階段,讓孩子能完成學習自驅力的建設。

那么,家長端的產品策略,可以圍繞“陪伴+監(jiān)督+鼓勵”的三個核心點展開,并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更加智能可信賴。

家長端的產品策略,需要具備5大模塊,即:自動制定學習計劃、管理學習APP、學習數據、反饋和鼓勵、安全和陪伴。最終,打造家長信賴放心的產品,和學生端的數據實時同步,并能及時監(jiān)控,發(fā)現問題,預警提示等。

1)定制學習計劃

  • 一鍵設置,簡單明確,讓家長省心;
  • 可視化查看追蹤,家長放心;
  • 進度一目了然,家長安心;
  • 個性化調整,家長有信心。

2)管理學習APP

  • 家長管控,多角度設置。讓選擇權回歸父母,做孩子安全使用產品的第一責任人;
  • APP安裝與禁用,明確使用范圍和邊界,精細化設置;
  • 權限管控/內容監(jiān)管;
  • 時長設置/管控。

3)學習數據

  • 定期推送
  • 實時更新
  • 可視化/可留存
  • 監(jiān)控預警

4)反饋&鼓勵

  • 及時正面反饋
  • 多形式多角度鼓勵
  • 親子互動

5)安全&陪伴

  • 沉浸式學習場域
  • 通話與視頻/問候陪伴
  • 安全性超預期
  • 比家長想得更周到

3. 智能學習產品的供需關系總圖

六、智能學習產品的機會點

經過分析發(fā)現,智能學習產品需要具備極強的內容屬性、強應用的AI能力、不拖后腿的科技感。在產品的市場策略方面,還需要考慮使用者的用戶體驗,購買者的交易心理。以下幾點是智能學習產品必須要建設的基本盤:

  • 對于智能學習產品已有的產品能力,人有我有,不缺席
  • 學習能力,人有我優(yōu),不示弱
  • 科技屬性是必備,異業(yè)合作有必要
  • 用戶體驗很重要,強化C端產品投入
  • 媽媽在乎性價比,產品矩陣化布局

在基本盤的基礎上,面對市場競爭,全新品類的智能學習產品可能的機會點有2個:

1. 產品模型突破

以教育產品為例,“線下小班 → 線上雙師大班”就是一種產品模型突破的例子,用一種不同的產品形式,滿足用戶的訴求,從而開啟一個全新的競爭格局,并實現十幾倍的利潤增長,形成新的增長曲線。

那么,對于智能學習產品,新的產品模型突破,應該不僅僅局限在一個硬件屏幕加課程內容的形式,而應該多滲透到用戶的學習場景,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形成一個新的產品形態(tài)。例如:智能學習桌面,包含了學習工具、硬件、文創(chuàng)、學習習慣記錄、學習能力預測等。并通過對用戶學習行為的記錄、學習、判斷,能做到自適應的程度。

2. 企業(yè)基因強勢滲透,打造獨家絕對優(yōu)勢

這一點,應該是是企業(yè)回歸自我,打造獨特性,最獨特的,才是最珍貴的,最不可能被復制的。在創(chuàng)新產品模型的基礎上,有獨家的特色才能走出獨具一格的核心競爭力,打造競爭壁壘。

七、總結

本文針對K12領域,從理論層面分析了智能學習產品的需求方和供給方的供需關系,并且分析了可能的產策略和機會點。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啟發(fā)。

作者:Echo小姐,公眾號:產品經理的邏輯與審美

本文由 @Echo小姐的產品論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姐姐最近真的高產~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