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一角:助貸業(yè)務模式與后臺系統(tǒng)設計

2 評論 9098 瀏覽 56 收藏 12 分鐘

在金融行業(yè)中,助貸業(yè)務是相對常見的一種業(yè)務模式,那么怎么理解助貸業(yè)務呢?相關的后臺系統(tǒng)又該如何架構?這篇文章里,作者針對助貸業(yè)務模式和相關的后臺系統(tǒng)設計進行了分析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助貸是金融行業(yè)中常見的一種業(yè)務模式,通過撮合資產方和資金方,達成流量、技術、資金的多方合作,從而實現大體量放貸和低違約率。同時,助貸也是一種更加合規(guī)、更加專業(yè)化的模式,實現流量歸流量,技術歸技術,資金歸資金。

一、助貸業(yè)務介紹

1. 助貸模式的價值

對于助貸方來說,助貸業(yè)務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技術/資金優(yōu)勢,獲得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合作達成能力互補,提升放貸體量。

在助貸業(yè)務模式中,通常有借款人、征信機構、資金方3方角色。

征信機構通過風控技術篩選低違約率資產,從而降低資金風險;資金方通過提供資金,達成與資產的匹配,資金規(guī)模決定放貸體量。

2. 常見業(yè)務模式

從業(yè)務視角來看,助貸業(yè)務有2種常見的業(yè)務模式:

  • 模式一:征信機構作為助貸方
  • 模式二:牽頭資方作為助貸方

兩種模式的主要區(qū)別:

模式一中,征信機構通常是一些信貸服務提供商,債權關系主要在借款人和征信機構之間;

模式二中,往往是牽頭資金方作為強勢方,且放貸體量整體較大,債權關系主要在借款人和資金方之間(例如螞蟻消金的花唄借唄)。

通常情況下,作為助貸方的角色系統(tǒng)需要承擔還款收款、分潤、返回借款結果的職責。

下面對這兩種模式進行詳細介紹,適合助貸項目owner、金融產品經理、助貸后臺系統(tǒng)產品經理作為業(yè)務視角補充:

二、模式一:征信機構作為助貸方

1. 業(yè)務模式

在業(yè)務流程中,作為助貸方的征信機構主要承擔風控審核、資產推送、還款計劃生成、貸后催收、利息分潤計算的功能。簡單來說,金融機構是助貸模式中的“裁判”角色,判定這筆資產是否可信,也需要對上下游間制定規(guī)則(還款計劃和分潤)。

2. 系統(tǒng)架構

模式一情況下,征信機構的后臺系統(tǒng)本質上是信貸后臺系統(tǒng),后臺的系統(tǒng)架構需要包含哪些板塊,可以從以下3個維度來考慮:信貸流程、業(yè)務粒度、系統(tǒng)基礎。

  • 信貸流程維度:貸前、貸中、貸后,對應的就是貸前管理、貸中管理、貸后管理;
  • 業(yè)務維度:用戶、產品、訂單,對應的就是用戶管理、產品管理、訂單管理;
  • 系統(tǒng)基礎維度:賬號、權限、數據,對應的就是賬號管理、權限管理、數據管理。

這9個管理模塊,可以按照實際業(yè)務需要進行調整。

3. 系統(tǒng)主要功能

1)貸前管理

對上游同步的用戶/資產進行風控審核,一般包括授信管理、額度管理、進件管理:

  • 授信管理:根據收集到的用戶信息,對用戶信用進行審核,排除欺詐風險用戶;
  • 額度管理:通過授信審批的用戶,系統(tǒng)會根據用戶能力(還款能力、支付能力等)審批額度;
  • 進件管理:對用戶的借款訂單進行審核,包括借款用途、可借額度范圍等。

2)貸中管理

對已放款訂單進行監(jiān)控,并根據用戶行為評估是否需要展期縮期、提額降額、調整利率(貸中管理非必要能力)。

3)貸后管理

催收管理:催收可分為自動化催收和人工催收,自動化催收需支持催收策略配置,人工催收需支持催收單分配、短信催收、電話催收等功能。

4)用戶管理

用戶管理提供用戶信息追溯和用戶審核的能力,包括用戶信息、用戶審核等功能。

5)產品管理

產品管理也叫資產管理,提供產品包裝、資產配置等能力,包括產品配置(新增/審核/上架)、資產信息等功能。

6)訂單管理

訂單管理提供放款管理和還款管理的能力,提供訂單信息狀態(tài)展示、還款計劃、打款狀態(tài)等功能。

7)賬號管理

提供給系統(tǒng)賬號賦予角色的能力,包括賬號的增刪改查功能。

8)權限管理

提供給角色賦予權限的能力,包括角色的增刪改查功能。

9)數據管理

提供數據追溯、數據復核、數據報表導出的能力。

4. 場景:消費分期平臺的助貸模式

對于大多數信貸機構來說,流量來源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結合有借貸需求場景的渠道來獲客。常見的引流平臺有以下幾大類:電商平臺、本地生活、短視頻平臺、社區(qū)平臺… 越是大額、高頻、剛需的需求入口,越有可能轉化信貸用戶。

以電商平臺消費分期業(yè)務為例,業(yè)務模式如圖。

1)相比于模式一,引入了引流平臺的角色,提供場景和流量,收取流量費用(關于流量費結算,可以在還款時由征信機構向引流平臺分潤結算,也可以在放款時由資金方先與引流平臺結算,還款后征信機構與資金方結算)。

2)借款人在電商平臺完成交易,電商平臺通常會先墊資完成交易;借款人與信貸機構之間是債權關系,用戶直接還款給信貸機構。

三、模式二:牽頭資方作為助貸方

1. 業(yè)務模式

【從模式一到模式二】

在實際業(yè)務需要中,上述模式一的資金方可能面臨自身資金限制的問題,因此考慮將部分資產導流給外部資金方,提升放貸體量的同時賺取中間收入。此時,該資金方作為牽頭資金方承擔助貸角色,匹配上游推送過來的風控資產和下游的資金(自有資金+外部資金)。

國內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螞蟻消金公司。征信斷直連后的螞蟻消金,可以看成牽頭資金方的角色。淘寶、支付寶作為引流平臺創(chuàng)造場景;成立獨立的征信機構提供風控技術;螞蟻消金作為資金方,利用自有資金放貸、或通過助貸/聯合貸模式將部分資產導流給外部資方。

【模式二的簡化】

模式二的角色更多,系統(tǒng)間交互更復雜,但如果我們作為助貸方視角,可以將其它角色進行合并和抽象,將業(yè)務模式化簡為如下圖:

在助貸業(yè)務流程中,作為助貸方的牽頭資方主要承擔資產承接、匹配撮合、還款計劃生成、利息分潤計算等功能。我們可以把牽頭資金方看成“中介”,將資產匹配給合適的資金方,賺取中間費用。

另外,根據出資比例不同,牽頭資金方可開展的貸款業(yè)務有3種類型:

  1. 自有資金放貸:100%牽頭資金方出資,無需與其它資金方分潤;
  2. 助貸:將資產匹配給外部資金方,100%外部資方出資,牽頭資方賺取中間費用;
  3. 聯合貸:牽頭資方和外部資方聯合出資(出資比例自行協(xié)商),按出資比例或協(xié)商分潤比例進行分潤。

2. 后臺系統(tǒng)架構

牽頭資金方的助貸后臺系統(tǒng),更側重于對資產側和資金側的對接,以及資產資金的匹配。我們根據以下3個維度來設計系統(tǒng)模塊:業(yè)務生態(tài)、業(yè)務粒度、系統(tǒng)基礎。

  • 業(yè)務生態(tài):資產側、資金側,對應的是資產管理、資金管理;
  • 業(yè)務粒度:用戶、產品、訂單,對應用戶管理、產品管理、訂單管理;
  • 系統(tǒng)基礎:賬號、權限、數據,對應賬號管理、權限管理、數據管理。

也就是包括以下模塊:資產管理、資金管理、用戶管理、產品管理、訂單管理、賬號管理、權限管理、數據管理。

3. 系統(tǒng)主要功能

1)資產管理

  • 資產渠道管理:將對接的資產方收攏管理,包括資產方信息、合同信息、銀行賬戶信息、資產方啟用狀態(tài);
  • 資產進件管理:將資產方推送到系統(tǒng)的資產訂單進行收攏,支持對進件數據的查看。

2)資金管理

  • 資金渠道管理:將對接的資金方收攏管理,包括資金方信息、合同信息、銀行賬戶信息、分潤比例、資金方啟用狀態(tài);
  • 放貸配置:多個資金方時需要對每個資金方承接哪部分資產進行界定,可配置字段包括貸款金額、貸款期限、借款人收入等,系統(tǒng)會基于放貸配置匹配不同資產到對應的資金方。

總的來說,助貸作為一種實現多方共贏的業(yè)務模式,需要結合具體。

本文由 @丘田山有雪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用

    來自中國 回復
  2. Mark,感謝分享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