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轉化神器!深度解析客服系統(tǒng)的產品設計之道

0 評論 1541 瀏覽 19 收藏 11 分鐘

在電子商務的浪潮中,客服系統(tǒng)已成為提升交易轉化率的關鍵工具。本文深入探討了客服系統(tǒng)在電商平臺中的設計哲學和實踐應用,揭示了如何通過精細化的產品設計滿足商家和消費者的需求。

在商業(yè)化交易平臺上,IM(即時通訊)溝通工具至關重要,它是促成交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交易平臺的核心作用是為交易雙方提供一個場,通過多樣化的商品展示方式,促進供需匹配。不同交易類型的平臺對IM溝通的依賴程度各不相同。IM溝通在交易平臺中不可或缺,其重要性因交易類型而異。

以電商為例,商品信息相對集中且可標準化(如商品詳情頁、直播展示),但標準化信息無法滿足所有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客服通過IM溝通提供差異化服務,補充信息空白。

而在招聘場景中,平臺需撮合雇主與候選人,人的信息復雜多變,難以標準化。此時,IM溝通工具成為雙方深入了解交易信息的重要渠道,確保信息交流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對于產品設計者而言,深刻理解IM溝通在交易撮合中的核心作用至關重要。為了加深理解,本文將以電商場景下的客服系統(tǒng)為實例,詳細剖析IM溝通在交易中的目標和常見的轉化工具。

一、客服系統(tǒng)核心目標

客服系統(tǒng)的核心目標可依據經營型與服務型兩大維度進行劃分。作為連接買賣雙方的橋梁,客服系統(tǒng)在產品設計上需兼顧商家的提效需求與用戶的服務提質需求,確保雙方的產品使用效率和體驗均得到優(yōu)化。

1. 經營型目標

經營型目標聚焦于為商家降低經營成本,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客服人力投入:通過引入消費者自助服務或客服機器人,快速解決常見問題,減少商家在日常運營中的人力資源投入。這些自動化工具能夠高效處理大量重復性問題,釋放客服人員的時間與精力,專注于處理更為復雜或個性化的客戶需求。

2)客服人力資源分配:平臺為商家主管提供詳盡的接待數據和智能分析報告,助力商家實現客服人力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通過數據分析,商家可以精準識別高峰期與低谷期,合理安排客服班次,確保資源的高效利用。

2. 服務型目標

服務型目標則致力于提升一線客服的服務水平,進而促進商家與用戶之間的交易達成。這一目標的實現需關注以下三個關鍵指標,并按響應質量、客服滿意度、轉化效果的順序逐步推進優(yōu)化:

1)響應質量:在頭部電商平臺,響應質量是衡量客服效率的核心指標之一。例如,淘寶考核商家3分鐘人工客服響應率,而京東則關注30秒應答率??焖夙憫軌蝻@著提升用戶體驗,增強用戶信任。

2)客服滿意度:客服滿意度與交易緊密相關,滿意度提升對轉化率有正向的影響。售前滿意度直接影響用戶的購買決策,而售后滿意度則與用戶的復購意愿密切相關。

好的客服服務會對成交轉化和復購產生正面影響,不好的服務會造成成交的損失和品牌口碑的下滑,經過平臺測算,客服滿意度每提升5個百分點,預計店鋪成交額可增加2%。

淘寶千牛,商家客服產品官方知識庫

3)轉化效果:轉化效果是衡量客服服務成效的最終標準。通過客服接待后,用戶是否下單轉化,轉化銷售金額與轉化率等指標可以直觀反映客服服務對交易促進的作用。優(yōu)化客服服務流程,提升服務品質,有助于提升轉化效果,實現商家與用戶雙贏。

客服轉化率存在行業(yè)差異,但是一般要達到40%以上。女裝要求40%,母嬰60%,食品類70%??头霓D化率受到服務的水平的影響,不僅僅是接待時的內容能夠打動消費者,像如果女裝行業(yè)要達到40%,響應時間要控制到14s內,旺旺回復率99%。

淘寶千牛,學習中心

綜上所述,客服系統(tǒng)在產品設計上需兼顧商家的提效需求與用戶的服務提質需求,通過經營型與服務型兩大目標的共同推進,確保雙方的產品使用效率和體驗均得到優(yōu)化。

二、客服系統(tǒng)售前轉化工具

在售前階段,轉化工具的運用對于促進用戶下單至關重要。按照用戶進線的不同階段,我們可以將轉化工具進行分類和總結,以便更好地理解如何在不同階段促進用戶轉化。

1. 用戶咨詢

1)用戶畫像工具

  • 用戶數據:包括用戶信用、好評率、近期交易量等,幫助客服快速了解用戶背景,從而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 店鋪消費數據:如用戶在店消費金額、平均客單價、可用優(yōu)惠券等,這些信息有助于客服判斷用戶的購買能力和偏好,從而推薦合適的商品。
  • 用戶行為標簽:包括接待風險標簽、用戶關系標簽等,這些標簽可以幫助客服識別潛在的高價值用戶或需要特別關注的用戶。

2)會話分類工具

根據用戶的購買行為,系統(tǒng)可以自動劃分會話類型,如咨詢未下單、咨詢未付款等,便于客服快速定位和回訪。

千牛-客服系統(tǒng)截圖

2. 詢單到下單

1)商品介紹工具

屬性信息:如商品的規(guī)格、屬性、尺碼等,客服可以直接在工作臺查看并展示給用戶,提高溝通效率。

交易信息:包括商品的優(yōu)質視頻/評價,通過算法處理后,由客服發(fā)送給用戶,增強用戶的購買信心。

2)營銷介紹工具

活動信息:展示當前用戶可用的優(yōu)惠活動,如滿減、折扣等??头梢灾苯釉跍贤ㄟ^程給用戶發(fā)放優(yōu)惠。

贈品信息:展示用戶可享受的贈品,如買贈、滿贈等,增加購買的吸引力。

價格計算:提供商品售價和當前優(yōu)惠疊加后的到手價,讓用戶更清晰地了解購買成本。

飛鴿-客服系統(tǒng)截圖

3)催拍:是用戶還未下單前,通過優(yōu)惠利益點、庫存緊張、服務保障等促使用戶盡快下單的一種手段,除了催拍內容之外,還需要控制頻率和時間節(jié)點,避免過度打擾用戶,通常是用戶有過進線咨詢之后,5分鐘還未下單,則觸發(fā)消息。

4)邀請下單:邀請下單要區(qū)別于催拍,催拍是對已經進線,但是還未有及時下單的用戶進線的挽留動作,而邀請下單多用于和用戶正在溝通中,但是在表達話術上,也是通過利益點來刺激用戶下單。

3. 下單到付款

1)催付工具:對于已創(chuàng)建訂單但未付款的用戶,在特定時間節(jié)點(如N分鐘后)自動發(fā)送催付消息,提醒用戶完成付款。

2)追單工具(已下線案例):追單功能旨在刺激用戶復購,但由于可能過度打擾用戶,已被部分平臺下線。在實際操作中,應謹慎使用類似功能,確保用戶體驗。

在售前階段,轉化工具的運用應圍繞用戶咨詢、詢單到下單、下單到付款三個關鍵階段展開。通過精準的用戶畫像、詳細的商品和營銷信息展示、以及合理的催拍和催付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用戶的購買意愿和轉化率。同時,也需要注意保護用戶體驗,避免過度打擾和濫用轉化工具。

作者:逗逗龍,公眾號:逗逗龍的產品趣談

本文由 @逗逗龍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