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產品經理基礎知識:什么是策略產品經理?

16 評論 89776 瀏覽 301 收藏 11 分鐘

上一篇帖子分享了什么是策略和策略怎么應用在業(yè)務中,這一篇我們分享什么是策略產品經理。

隨著互聯網行業(yè)的發(fā)展,市場對產品經理的細分越來越多,例如:用戶產品經理、增長產品經理、策略產品經理、商業(yè)產品經理、語音產品經理、AI產品經理、CRM產品經理等等。大家不難發(fā)現,這些劃分的方式雖然看起來很細,但是并不在一個維度上。

上一篇我們說,策略就是一種實現目標,解決問題的手段。和其它產品功能一樣,都是服務于業(yè)務的一個功能點。而差別在于策略功能的用戶需求和影響條件復雜多變,無法通過一個功能點就滿足各類用戶的各類需求。

因此今天我們從功能設計產出的角度,劃分為功能產品經理和策略產品經理兩類,依據產品工作流程,分享策略產品經理的工作特點。

一、工作流程異同點

無論是功能產品經理還是策略產品經理,終歸都是產品經理,因此工作內容離不開需求挖掘和分析、功能設計+文檔編寫、開發(fā)跟進和驗收、上線數據分析和需求回歸這四件事。

1. 需求挖掘

功能產品經理,多對一類用戶群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挖掘這一類人的共同需求,針對這一類人的共性需求制定解決方案。

策略產品經理,多針對某一功能,滿足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精細化需求。需要PM宏觀的分析每一類人在某些場景下可能存在的不同訴求,并分析不同人群的規(guī)模和需求強度,決定產品要滿足到什么廣度和強度。

舉例說明:

  • 產品經理發(fā)現很多用戶在看完一個視頻后,因為找不到其他喜歡的視頻而退出網站。所以所以產品經理設計了相關視頻推薦功能。
  • 功能上線之后,發(fā)現用戶點擊率很低,用戶調研后得到的反饋是,用戶覺得推薦的內容和自己沒什么關系,不是自己感興趣的。
  • 產品現狀是,用戶量和視頻量巨大,無法通過某個特定的視頻提取規(guī)則,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
  • 此時,策略產品經理就出現了,設計了一個綜合考慮用戶畫像、內容屬性、歷史觀看記錄、熱點輿情、地理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于一身的,基于用戶行為分析、內容關系分析、用戶內容關系分析等策略的個性化推薦系統。以滿足不同用戶在相關推薦中看到自己感興趣的視頻的需求。

總結下就是:基本上前者滿足新需求,填補產品空白;后者滿足更深入的需求,讓功能更智能、更精準、更高效。

2. 功能設計+文檔編寫

從上一例子可以看出:功能產品經理通常是針對某類用戶在同一場景的相同需求,從功能設計入手,以優(yōu)化功能流程,前端交互效果等方式解決問題。

而策略產品經理,通常是針對不同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個性需求。策略PM需要考慮與這些需求的影響因素,通過搭建各類因素間的邏輯關系解決問題。

舉例說明:解決滴滴用戶下單后等待司機接單時間過長的問題。

  • 功能產品的解決方案是:在前端添加預估等待時長、用戶當前排隊序列、周圍空車數,推薦拼車等功能。
  • 策略產品的解決方案是:優(yōu)化訂單和司機的匹配策略,讓系統更快為用戶找到合適的司機,對于這個邏輯后臺不但要搜索附近的空車,還要檢索附近在等待時間內可能會到達的空車(含訂單終點在附近,但是還未完成的訂單),提前將他們加入匹配序列中。這些策略用戶在前端是體驗不到的,但是確實能減短用戶等待接單的時長。

由例子可以看出:功能產品在文檔編寫和效果說明上,通常是繪制流程圖和原型來表達功能解決的效果,開發(fā)成果具有明確的效果實現標準。

而策略產品通過邏輯描述和效果示例表達產品實現效果,可能過程中需要多個算法邏輯并行,所以是個相對復雜且發(fā)散的解決方案。

這也導致開發(fā)成果不具備可明確的效果實現標準,可能開發(fā)的過程中,策略產品經理就在不斷修正策略和影響因素,以至于衡量標準也在調整。

3. 開發(fā)跟進和驗收

功能產品對于開發(fā)成果,更關注展現效果和具體的操作結果。更關注呈現效果,而非技術實現邏輯和過程。針對開發(fā)成果是驗收的性質,只要功能的操作流程,展示效果與文檔描述的邏輯一致即可。

策略產品更多參與到開發(fā)的過程,與策略RD一起發(fā)現和解決各要素中的問題,隨時準備優(yōu)化和迭代邏輯,與開發(fā)一起追求策略邏輯的最優(yōu)解。

4. 上線數據分析和需求回歸

功能產品經理,每次迭代多面對單一而明確的問題,迭代結果也多直接影響用戶的操作行為和直觀體驗。所以通??梢愿斓倪_到較好效果,更快完成該優(yōu)化的產品循環(huán)。

策略產品經理,因為更多的是通過底層數據處理邏輯,優(yōu)化用戶產品體驗中的隱性隱性部分,而解決的也多是復雜且受很多因素影響的問題。

所以理想態(tài)本身在迭代過程可能都處在自身優(yōu)化和不斷明確的過程中,因此,策略需要多個產品循環(huán)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綜上不難發(fā)現:功能產品經理不斷優(yōu)化和填充產品在業(yè)務各環(huán)節(jié)上的交互體驗;而策略產品很有可能要針對某個單一的策略實現效果進行長時間的打磨和優(yōu)化。

二、策略產品經理工作中的四個基本素質

通過第一節(jié)的內容,我們整理下策略產品經理相較功能產品經理,在工作崗位上更具有針對性的能力需求。

  1. 需求挖掘:不僅能借助用戶視角,分析各類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一致需求。還要借助上帝視角,分析各類用戶在各自不同場景下的分別存在哪些特定的需求,并分析出相關影響因素。
  2. 功能設計+文檔編寫:有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分類整合能力、目標拆解能力。能把一群人,在不同場景下的各類需求和影響因素拆解清楚。將產品解決方案,通過嚴密的框架、模型、邏輯表述和結果示例,描述出來。
  3. 開發(fā)跟進和驗收:對數據銘感,具有較強的數據埋點和分析能力。需要從多個元素中找到關鍵影響因素,善于從數據中發(fā)現和總結問題,引導下一個策略迭代。
  4. 上線數據分析和需求回歸:能沉住氣,耐得住寂寞,擁抱結果的不確定性,持續(xù)迭代在黑暗中尋找道路。

三、策略產品工作四要素

最后我們對策略產品做一個總結。

策略產品經理,在面對一些類型的問題時,這些問題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我們需要時刻搜集問題相關因素的變化,并將這些因素通過一定的計算邏輯進行轉化,使解決方案隨著外部因素的變化而不停的調整,讓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這個過程就是策略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

整理下來,策略產品工作四要素就是:

  • 待解決問題,即理想態(tài);
  • 輸入:影響解決方案的因素;
  • 計算邏輯:將輸入轉換成輸出的規(guī)則;
  • 輸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舉例說明:今日頭條的個性化推薦策略。

  1. 待解決問題:從大量候選內容中,找到用戶喜歡的內容;
  2. 輸入:用戶喜歡內容受到的影響因素,該用戶特征(基礎信息,歷史行為)、候選內容特征(類別,關鍵詞)、輿情熱點信息(熱點內容,關鍵詞);
  3. 計算邏輯:用戶畫像梳理邏輯,內容關聯性計算邏輯;
  4. 輸出:將內容按用戶喜歡度由高到低推薦給用戶。

本篇內容到此結束,歡迎來噴。下一篇內容我們分享《2.1策略需求挖掘方法之抽樣分析》

策略產品經理學習筆記目錄:

《策略產品經理學習筆記, 1.1什么是策略》

《策略產品經理學習筆記, 1.2什么是策略產品經理》

《策略產品經理學習筆記, 2.1需求挖掘之抽樣分析》

 

本文由 @于言某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和三節(jié)課里的策略產品內容很相似 不知道誰是原創(chuàng)~

    來自青海 回復
    1. 這是我上完策略產品課寫的個人總結的內容

      來自北京 回復
  2. 寫的非常好,作為入門小白,覺得您講的很清晰!

    來自北京 回復
  3. 很不錯!

    回復
  4. 策略產品經理就是企業(yè)用人部門在招聘時,顯得牛逼,吹出來的名詞。見上面例子,舉例說明:解決滴滴用戶下單后等待司機接單時間過長的問題。按照文主的思路,功能產品經理是從表面解決問題,策略產品經理是從根本解決問題的。作為一個合格的業(yè)務端產品經理,就應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至于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是由于能力有限、資源不足等等情況都有。現在產品經理培訓下都牛逼的不得了,還是經歷少了,就是會滿口高大上的名詞,當然喜歡的人喜歡,不喜歡的人不喜歡。

    回復
    1. 有道理 這些策略邏輯規(guī)則是針對功能實現必要的 單獨拆出來這個定義好像只是為了顯的高大上。

      來自山東 回復
  5. 很不錯的干貨。希望加個好友。

    來自浙江 回復
  6. 用戶畫像梳理邏輯,內容關聯性計算邏輯 是怎么實現的?PM在后臺管理系統需要做什么工作?

    來自廣東 回復
  7. 在產品的道路上走走你會發(fā)現,未來可能只會存在功能產品和策略產品,而構建壁壘的只有策略產品,但是要求相當高,不僅了解算法模型、數據分析,也要懂得底層實現架構

    來自四川 回復
    1. 還要懂業(yè)務

      回復
    2. 求一個微信~

      來自北京 回復
  8. 方便加個微信不?文章干貨很多

    來自四川 回復
    1. 81031327

      回復
  9. 寫的好呀

    來自北京 回復
  10. 你解決了我一個長久的困惑 那就是 我們公司怎么就突然把產品部給改成策略部啦、、、

    來自北京 回復
  11. 不錯,點贊,有公眾號嘛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