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念橋的第21次觸發(fā)

8 評論 4136 瀏覽 12 收藏 17 分鐘

北京開往銀川的火車上,年知為找到自己的座位號,恰好靠窗,有風景看。

“36號座位在哪里呢?”

嘈雜的車廂里濺出一個干脆的聲音。

年知為望去,一個姑娘,青絲披落,背著行囊,正在找坐。

“在這里”。

他朝她擺擺手。

她走過來,他趁機觀察了一下,眉若青煙,鎖魂翹鼻,嘴唇有點小憨厚,好似哪里見過,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來,您坐里面,可以看看沿途風景?!彼屪o她。

“謝謝啦!”她臉上蒸出笑意,聲音脆的像柳體楷書,一撇一捺力透人心。

他不禁多看了她一眼。

行李上架,坐定。

“您是去銀川玩?”她問。

“嗯!”他道:“您呢?”

“我…去銀川辦公事!”

“您是做什么的?”他問。

“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產(chǎn)品經(jīng)理?!惫媚锬樣械蒙?,富麗堂皇。

“那咱同行,我做運營,叫年知為?!彼仆炼?。

“慕念橋!”

火車一生吼,駛出站臺。

“慕小姐,您說好的產(chǎn)品需要運營嗎?”年知為搶占話題制高點,打開話匣。

“當然,產(chǎn)品之美,在于井然有緒,運營之美,在于小情小欲。兩個職位本質上是不同的,產(chǎn)品理性有加而感性不足,運營恰恰相反,能助力產(chǎn)品根據(jù)用戶情緒優(yōu)化產(chǎn)品,進而引爆?!?/p>

“也就是說,一款成功的產(chǎn)品是先用情商儲值感情,再用智商謀取利益!”

念橋說:“年先生,您總結能力怪強的,情商能讓用戶舒服,智商能讓用戶轉化,這是產(chǎn)品運營的最高境界”。

年知為:“可是,先跟用戶培養(yǎng)感情,然后伺機轉化,感覺需要很長時間?”

“說快也快,電光石火間就轉化的大有人在,比如我去買鞋,選中一雙坐在試鞋椅上,就會上來一個服務員,先給我倒杯茶。這茶水就是軟化我的良方,這時再轉化我,推薦更貴的鞋子,我很難招架!”

“嗯,您說的這個我知道,叫互惠術,不過你們女孩心軟,我是不會被糖衣炮彈打亂心神的?!?/p>

年知為邊說話邊從旅行袋里掏出一個蘋果:“來,吃蘋果!”。

“謝謝啦”,念橋拿過來咬了一口。

“對了,咱們加一下微信吧!”年知為學以致用。

“你掃我吧!”

“你這么說我倒明白了,我們拿紅包促分享的活動多數(shù)都是用的這個計策。”年知為掃完微信后說。

“拿紅包做活動不一定是為了轉化哦!”念橋說,“從產(chǎn)品角度說,拿紅包做餌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用戶的習慣,這才是長遠利益!”

年知為有點懵:“為什么?”

“紅包策略背后有強大的留存機制在支持的,是習慣養(yǎng)成計,如果簡簡單單為了促分享,那是巨量補貼,入不敷出的?!?/p>

念橋咬口蘋果繼續(xù)說:

“曾經(jīng)看過一個實驗,一個健身房為了敦促大家來健身,就做了一個類似考勤的激勵措施,一周來一次,堅持2個月者,獎現(xiàn)金。實驗分了兩組,A組實行考勤制,B組沒有任何激勵措施。結果,2個月后,A組來健身的比率是B組的2倍之多,證明獎勵現(xiàn)金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措施。但是,全員獎勵是對健身房成本的提升,于是又做了一個試驗,A組取消獎金制,又觀測了2個月,竟然發(fā)現(xiàn)雖然取消了全勤酬賞,出勤率依然沒有下降。后來得出結論:A組的人已經(jīng)養(yǎng)成自動健身的習慣?!?/p>

“明白了,用紅包的目的更多是為了養(yǎng)成產(chǎn)品使用習慣!”年知為恍然大悟。

“對滴,把用戶拉進習慣區(qū)間最重要的天條之一就是頻率,頻率越高,養(yǎng)成習慣的可能性越大?!?/p>

“難怪公司的新員工要實行3個月打卡制度,原來是為了養(yǎng)成習慣?!?/p>

“嗯,不僅僅打卡能培養(yǎng)習慣,公司里面的獎金制度也是一種手段。比如按月、按季度、按年發(fā)獎金,這是一種酬賞,即時反饋,會敦促你不斷賣力完成公司的業(yè)績。所以說,產(chǎn)品設計有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目標漸進效應’,讓用戶感知到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才不至于中途離開?!?/p>

“Get!” 年知為說:“就像這趟火車,一個站點一個站點的停停走走,每到一個站點我們就離銀川近了一步。”

“對對,年先生好厲害,能從生活中悟出產(chǎn)品的道理!”

“您引導的到位。”年知為說。

可我怎么希望越晚到越好呢,他心里想。

車上有人推銷瓜果飲料。

“礦泉水多少錢?”年知為問。

”4元!“

”溫泉水呀,這么貴,4元我拿兩瓶!“

售賣員五官脫序:“不買拉倒。”

“這么橫,我發(fā)微博投訴你呀!”說完拿出手機作勢拍照,售賣員罵咧咧走了。

念橋笑:“一旦你遇到不公平的事,就會想起微博,這就是微博安插在產(chǎn)品的情緒啟動器?!?/p>

年知為啞然:“情緒有這么大的威力嗎?”

“我剛才說產(chǎn)品之美,在于井然有緒,這個序不是秩序的序,而是情緒的緒,高級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能把用戶牢牢釘在產(chǎn)品上,就是靠內(nèi)心情緒觸發(fā)的。你看手機就是這樣,一旦你感到無聊了,就會拿起手機來找樂趣。自動觸發(fā),養(yǎng)成習慣了。有一個句式就是講這個的:一旦你感到…就會…”

年知為在那里造句子:

“一旦我感到無聊,就會打開游戲

一旦我感到孤獨,就會打開微信

一旦我感到迷惑,就會打開知乎…

還真是,情緒這東西真邪門?!?/p>

火車停靠沙嶺子西,6分鐘,年知為說:“一旦我感到口渴,我就會買水,我下去買哦?!?/p>

走到站臺小鋪:“農(nóng)夫山泉多少錢一瓶?”

“要幾瓶?”

“2瓶!”

售賣員直接拿塑料袋裝上兩瓶水遞過來:“8元”。

年知為無奈,車快開了,付錢走人。

回來后,他跟念橋分析,說這個小攤的店主厲害,將售賣流程換了個次序。

“哦,怎么換的?”念橋一臉期待。

“一般小商鋪的售賣都是:顧客問多少錢→店主答→顧客說要多少→店主給備貨→顧客掏錢→店主交貨。這個小店主把店主交貨這個環(huán)節(jié)前置了,我問他多少錢,他不說,反過來問我要幾瓶,然后就把貨裝到袋子里給我,再報價,厲害了我的小二?!?/p>

“這些生意人都是心理實戰(zhàn)專家,您剛才說的這個可以理解為承諾和一致性,當你說出了水多少錢的時候,你已經(jīng)決定買了,然后他們在你承諾的這條心理軌道上再加一籌碼,給你準備好,再報價,你購買的決策就很難脫軌?!?/p>

念橋擰開瓶蓋,小抿一口:

“這和日常買菜一個道理,你問:這捆韭菜多少錢,一般的賣菜員只給你報價,賣菜高手不一樣,邊夸韭菜新鮮邊拿一捆韭菜裝在袋子遞給你,然后問:3元一捆,一捆夠嗎? 轉移你對價格的敏感?!?/p>

年知為恍惚覺得自己曾經(jīng)和賣韭菜的店主有過價格的殺伐大戰(zhàn)。

餐車喇叭開始廣播,轉化乘客去餐車吃飯。

年知為邀請念橋同去。

餐車上,剛落座,服務員就喊:“給這位先生和女士倒杯茶水。”

年知為偷偷說:“這是互惠術,把免費茶水安置進轉化流程上了?!?/p>

念橋偷笑。

點餐員給倒茶,邊倒邊說:“兩位旅途辛苦,晚上涼,給這位女士點個剛出鍋的熱菜吧?!?/p>

年知為一看,這菜也太貴了。可是點餐員吐出來的文案即有關懷色彩,又暗含社交關系,戒意全亡:“來一份,然后再點兩個小菜。”

年知為偷偷說:“這點餐員的業(yè)務能力真高,轉化銜接無可挑剔,文案真好?!?/p>

念橋偷笑。

菜上桌,看著很精美,量實在少。

年知為:“在火車上吃飯就是這樣,價格翻倍,菜量減半,4倍利潤,您吃多一些!”

念橋笑:“您這叫文飾心理,被宰了,卻給自己的行為找理由,緩解心理的不舒服,這叫認知失調,宜家效應也會滋生這類認知。”

年知為:“宜家效應?什么意思?

“就是宜家的家居都是買到家里自己diy出來的,這樣顧客就覺得宜家的家居好,其實是因為自己付出了勞動,才會高估宜家的品質?!?/p>

“也就是說,把普通的東西投入勞動會引發(fā)價值高估?”

“是這樣的?!蹦顦驃A了一口菜。

餐廳里有發(fā)小廣告的,扔到年知為桌子一張海報。

年知為想,我用宜家效應試試。便把海報折成千紙鶴,遞給念橋:“念橋,送給您,您可不能浪費宜家效應呀!”

念橋笑,臉上騰起一陣紅暈。

吃飯的檔口,年知為四處看,前排有兩個學生模樣的一男一女,正在邊吃聊天。左側是個兩個老人,互相夾菜,后排一對戀人纏在一起等餐上桌。

年知為對念橋說:“你看,車廂整個一愛情模型哦!”

“什么意思?”念橋問。

“愛情四部曲:相識→相知→相戀→相守。

咱倆是初相識,你看前排的兩個學生是相知階段,正在了解對方加深印象,后排的一對是相戀期,正在制造小驚喜,再看咱左側兩位老人,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相守期,誰都離不開誰了?!?/p>

“那有沒有快速從相識到相守的辦法?”念橋問。

“當然有,一見鐘情,將相守前置到相識后面…比如咱倆…”

“胡說什么呢!” 念橋聲音柔的像新拆的面紙。

夜深,火車一直跑著。

念橋看著已經(jīng)熟睡的年知為,給他蓋了衣服,抬眼看車窗外的月亮,像一顆飽滿的蛋黃,快要被刺破,傾瀉下來。

月亮真圓呀!

12年前的大學里。

年知為念外語系,慕念橋讀中文。

宋詞課上,老師講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時調侃慕念橋: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句話暗示咱念橋同學要和外文系的年知為同學有一段情誼。姜夔牽線,前生緣,今生續(xù)。

雖是一句玩笑,卻成真。

念橋心想,姜夔真好。

果然,大學四年,年知為和慕念橋從相識,相知,相戀,一步步走過來,艷煞別人。畢業(yè)后,兩人進京城。8年后,購置了一套房子,建巢成功。

“終于有自己的家了!”

年知為那晚拉著念橋的手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我們進入相守期了。”

念橋幸福的蹦蹦跳跳,和月亮握手。

年知為出差,忽然發(fā)生車禍,失憶。出院后總覺得耳邊有火車哐當哐當?shù)穆曇簟?/p>

念橋遍求名醫(yī),各種恢復記憶的解決方案,無果,家人都勸她算了,她一直記得和自己握手的那輪月亮,不肯放棄。忽然想,也許用熟悉的場景來高頻觸發(fā),點滴的場景投入,不斷刺激,也許有效。

于是每個月,念橋都會精心調整時間,選個月圓的日子,帶年知為坐一次從北京到銀川的列車,裝作剛認識的模樣,試圖靠初次邂逅的場景激發(fā)記憶。

2年時間,從北京到銀川,走了20個來回 !

這是第21次。

“銀川站到了,請銀川的旅客下車。”

在沉睡中,慕念橋和年知為被廣播催醒。

“橋橋,快,車到站了,趕緊下車”

“你叫我什么?”念橋一愣:“你剛叫我什么?”

“橋橋呀,怎么了?”

“你以前叫我什么?”

“怎么了?”年知為一愣:“剛認識的時候,我叫你慕念橋,后來改為慕同學,再后來去掉姓,喊你念橋,結婚后,就直呼橋橋了!”

“結婚?誰給我們牽的線?”

“姜夔。”

“哪句詞?”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你給我寫的第一封信叫什么名?”

“把你納入我的職責范圍里!”

念橋淚流滿面:知為哥,你…你恢復記憶了?

年知為一愣:“你在說什么?”

“咱們認識多久了?”

年知為一算:4年大學,8年北京工作,12年了。

念橋拿出手機給年知為看日歷:2018年5月15日!

年知為愣住了:2018年?難道這不是2016年?

當晚,念橋發(fā)朋友圈:相守期,不離棄,并致謝如下:

那輪馬上要被刺破的月亮、

售賣員脫序的五官、

點餐員的關懷式文案、

價值4元的農(nóng)夫山泉、

餐車上的愛情模型、

產(chǎn)品運營的最高境界、

菜市場的價格殺伐、

情商與智商、

產(chǎn)品上癮論…

#專欄作家#

韓利,微信公眾號:weboper,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原網(wǎng)站運營108將個人站長,原某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運營副總監(jiān)。暢銷書《運營實戰(zhàn)指南》作者,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運營知識一網(wǎng)打盡思維導圖作者。創(chuàng)作有15萬字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運營方面文章。關注內(nèi)容型社區(qū)和新媒體,擅長運營優(yōu)化、數(shù)據(jù)分析、文案,一直致力于研究四兩撥千斤的運營技巧!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可以直接寫劇本了,浪費人才啊,感動的我呀!粉你!??!

    來自湖南 回復
  2. 【引人入勝】是我這個產(chǎn)品新兵對您寫的文章的直接感受
    仔細想想,做運營的做的成功,也就是引人入勝

    來自廣東 回復
  3. 每一篇故事匯集在一起,就可以出書了,看小說,亦學習產(chǎn)品運營知識,看到入迷!

    來自四川 回復
  4. 我的天! 奇文!

    來自上海 回復
  5. 唯美的愛情故事被產(chǎn)品帶壞了

    來自廣東 回復
  6. 厲害了。。。愛情故事與產(chǎn)品思維融為一體。用鮮明的栗子來講解知識,慢慢推動故事發(fā)展。最后結尾用的也是一個反轉,加深人的印象。由此了解到了產(chǎn)品與運營的區(qū)別。紅包養(yǎng)成用戶的習慣,宜家效應等等。

    來自廣東 回復
  7. 是誰失憶了,年知說認識12年也沒錯呀,為什么會覺得是在16年~不不不不這是一篇講產(chǎn)品的,不是愛情故事

    來自廣東 回復
  8. 故事好,能再細膩一點就好了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