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成長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59.jpg)
增哥導讀:現在產品的重要性越來越高了,甚至比銷售和客戶關系的重要性還高了。但是產品經理的成長是一步一步的,大家急不得。要一步一步的來。
產品經理作為價值鏈最前端,這個崗位越來越重要了。而且現在好像什么人都想干產品經理、好像什么人都能干產品經理。
但產品經理應該做什么、應該具備哪些能力,這些能力的優(yōu)先重要度如何排列、需要怎樣一步步成長、需要怎么成長更有效。這些問題我一直在思考。
一、做好基本功:需求洞察、UI美感
- 需求梳理、需求洞察、需求提煉、需求排序
- UI用戶體驗設計、美感
能力成長方法:
- 需求:需求洞察方法與需求管理方法,靠培訓
- UI:一方面靠培訓,一方面靠跨界交流、跨界讀人文書、跨界做藝術品欣賞。不過不少人是天生缺乏美感敏銳度的
二、做好執(zhí)行:項目管理、敏捷創(chuàng)新
- 展示表達、影響說服
- 多方協(xié)調溝通
- 目標管理、快速迭代、進度推動
能力成長方法:
- 展示表達影響說服:靠培訓。不過這個能力短期內練不起來,也和每個人的性格/出身生長環(huán)境相關。有些人天生靦腆敏感多心。
- 多方溝通協(xié)調、進度推動:這個沒有辦法。這個和性格是強相關的。有些人知道做不到,有些人性格習慣懶于做到。
- 目標管理:目標管理最難。大部分人把做事完成就看做完成目標,豈不知目標和手段是兩碼事,手段可以變,但目標不可以變。
但話又說回來了,你坐在不同的利益山頭上,各個相關利益方想達到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平衡各方利益,又是一番明爭暗斗。這都是很多人性格和成長經歷中就缺失與不擅長的。
所以,只能找有這三個特質的人。
三、做好中級功:數據洞察、體系構建
- 數據洞察
- 流程梳理、模型構建
能力成長方法:
- 數據洞察:有一些方法,但基本難以訓練,主要和經驗、日常勤于思考梳理總結相關。只能在實際工作中多自我訓練,是最有效的提升方法
- 流程梳理、模型構建:這里有一些方法論,可以通過培訓達到
四、做好產品運營:推廣、用戶粘性
- 產品推廣
- 用戶吸引、用戶粘性
能力成長方法:
- 產品推廣:這里面是有特質的。有些人就擅長推廣、炒熱。有一些方法,但主要是靠特質、經驗敏銳洞察快速捕捉。
- 用戶粘性:此也亦同。
所以,這兩個能力是沒法有效提升的。只能找此方面擅長的人。當然,一個人不可能什么都擅長,所以產品設計、項目管理、產品推廣/用戶運營,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操辦的。這是人的特性,沒法通過培訓、磨練而達到優(yōu)秀的,不過稍微補補短板還是可以的。不過,補個人短板還是發(fā)揮長板進行團隊配合,這個問題還值得探討。
五、做好中級功:懂競爭經營
- 競爭對手真實情報獲取、競品分析、競爭對手商業(yè)模式分析/長短板分析
- 目標客戶群定位、盈利商業(yè)模式構建、市場競爭策略構建
能力成長方法:
- 競爭對手情報獲?。哼@個最重要。情報錯了,其他后續(xù)分析都是錯的。但是現在市場上看到的情報大部分都是虛假的,只有有線下人脈關系你才能獲得真正的信息和及時的信息。這人脈,有些人不擅長或不喜歡在業(yè)界搞人脈。
- 競爭分析/商業(yè)模式構建:這是有一些方法的,可以用培訓來解決。還可以通過實際案例分析交流來達到提升。
六、做好高級功:懂技術
- IT技術優(yōu)勢理解、IT技術優(yōu)勢利用
- 技術風險洞察
能力成長方法:
- IT技術優(yōu)勢理解/利用:精心設計一些課程,專門面向產品經理,專門講每項技術的優(yōu)點,技術人和產品人一起頭腦風暴這些技術能做哪些創(chuàng)新應用,這是不錯的成長方法
- 技術風險洞察:技術日新月異、技術層出不窮,這個硬能力沒法訓練,隔行如隔山。只能依靠技術架構師來分工配合識別。
七、總結(精華往往在最后,你最懂)
可以培養(yǎng)提升的能力:
- 需求梳理洞察
- 流程梳理、模型構建
- 競爭分析/商業(yè)模式構建(大產品經理才需要)、
- IT技術優(yōu)勢理解(高級產品經理才需要)
不可以培養(yǎng)的能力,必須通過分工配合來完成(稍微提提短板也行):
- UI美感
- 展示表達、影響說服、多方協(xié)調溝通
- 進度推動
- 產品推廣、用戶粘性(大產品經理才需要)
- 競爭情報獲?。ù螽a品經理才需要)、
- 技術風險洞察(產品最高手才需要)
可以通過經驗積累歷練來提升的能力
數據洞察
有人說我怎么沒提到創(chuàng)新,應該創(chuàng)新是產品經理最大的能力要求啊。但我想說一說:創(chuàng)新是基于對客戶困境對人性洞察才能做出真正的創(chuàng)新,為了強迫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新都是假的。創(chuàng)新不是你喊就能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新也是不可培養(yǎng)的。這是經驗這也是人的特質。
有人又提張小龍,都希望自己的公司能產生張小龍,但張小龍的天時地利人和,你公司和你公司的人具備嗎:
- 天時:智能手機換機大風口、AppStore
- 地利:廣研,遠離斗爭中心。又不是家生子奴才,不用太唯命是從,可以更中立的從業(yè)界競爭來看事。另外我們也不要忽略了微信在早期時候可以導入QQ聯系人和接收QQ消息,這個地利可不是什么公司都有的,這個關鍵里程碑我們誰都不能忽略了它的重大作用。
- 人和:多次轉賣,但核心鐵軍一直十年如一日從這個公司跟著張小龍到另一個公司。另外,每個公司都非常忌諱高管擁有自己的鐵軍,所以騰訊CEO和HR沒有拆散這只鐵軍,可謂斗爭水平高明,也可謂小龍的領軍能力高明,這么多年一直有人跟著不離不棄。
- 績效:騰訊有高利潤主打產品線,騰訊很多產品早期都是看用戶量和用戶活躍度看用戶體驗,不像其他公司半年到一年就忍不住要拿業(yè)績進行考核了。
- 個人氣質:道家、搖滾樂、極致購買《藍蓮花》許可、生活高爾夫。許多產品經理沒有獨特氣質和品味
- 個人能力:做程序員時名滿天下,自我創(chuàng)業(yè),賣掉公司,再轉賣,財務自由。很多人做專業(yè)都沒有做到頂尖,很多人也沒有經歷過創(chuàng)業(yè)的坑,很多人沒有財務自由過都是頂著生活壓力拿老板給的工資干活,一受到各方利益壓力就容易屈服
- 個人商業(yè)磨練:獨立創(chuàng)業(yè);兩次賣掉鍛煉商業(yè)磨練;在騰訊體系內斗爭生存并上位,這都是磨練。很多產品經理沒有商業(yè)磨練,很多產品經理經不起大公司復雜的內斗而被甩出。
所以啊,頂尖的產品經理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更不可培養(yǎng)的。
作者:阿朱(微信公眾號:簡化ERP)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