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鐵出行引發(fā)的產(chǎn)品思維

3 評論 8081 瀏覽 39 收藏 16 分鐘

我們做產(chǎn)品一直在講優(yōu)化,一直在思考如何做減法,以提升使用者的體驗。其實不光是產(chǎn)品,連我們的日常出行都可以使用產(chǎn)品思維來優(yōu)化,現(xiàn)在作者如何用產(chǎn)品思維來優(yōu)化自己的出行和工作。

我有一個習慣。

但凡某件事的流程過長,要么我就懶癌上身,第一時間以迅雷之勢放棄 (想想大部分沒有耐心的用戶是不是都是這樣);

要么我就思考切換另一種方式,簡化流程,優(yōu)化時間。

而這一點會讓設計者感覺,倍兒爽!

讓使用這種流程的人感覺,還不賴!

有這么一句話,“正確的做事,還是做正確的事”。

以下普世兩種觀點:

  • A觀點認為作為業(yè)務時間不長的新人,你需要至上而下,聽從指令,干好手頭上的事情,也就是正確的做事;
  • B 觀點認為屁股決定腦袋,坐上位置,你就需要不斷地去想什么才是正確的事,如何組織資源,推進你認為正確的事;

循規(guī)蹈矩往往九死一生,自然我會有C觀點:

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說簡單點就是學著正確的做事,但不必花太長時間;多想想什么才是正確的事,有機會,有資源可以順勢推進;

逆勢能不能推進,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能耐了。

拋開方法論,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的小事-:地鐵的事(高頻的用戶場景)

筆者蝸居深圳,小車一輛,但從不開車上班,原因已經(jīng)講過,因為流程太長,堵車-堵車-紅燈-堵車-紅燈,無限循環(huán)(總時間約2小時);

那么切換方式有很多種: 公交(雖然搶位狠猛準,但轉(zhuǎn)乘太多,中轉(zhuǎn)時間過長,總時間約2.5小時),uber(一樣塞車,只不過少一個操作,不用自己開車,總時間約2小時),嗒嗒巴士(站點太多,接人太多,類似公交,總時間約2小時);

所以自然地鐵成為了大眾白領的首選,這里不再贅述。

那么接下來我們來一起還原一下我上班坐地鐵是如何取到最短路徑的。

圖1顯示house到office的大致位置。圖2顯示地鐵站起點民樂,終點坪洲。圖3是最快的地鐵線路轉(zhuǎn)乘方式。(這些都不談,一般正常人都會怎么坐)

1

圖1

2

圖2

3

圖3

首先請看圖4,從起點民樂站A口進入,B到每一個閘口即C,每個人選擇都不一樣。第二次去上班,我已經(jīng)開始選擇C5口進,并找到標記物(從里往外數(shù)第二個柱子旁的閘口)。

4

圖4

請看圖5,到達深圳北轉(zhuǎn)乘,可見在C3和C4之間有一個直達環(huán)中線(前海灣方向)的觀光梯。為什么會選擇在C5入口進呢?根據(jù)歷史經(jīng)驗的實際排隊情況,基本上都會排到C5口旁邊。因此剛下站,立馬排隊一次,即可直達環(huán)中線轉(zhuǎn)乘。而反觀B線路,必須得經(jīng)過三次自動扶梯和一次走樓梯,才能抵達環(huán)中線轉(zhuǎn)乘,可以想象流程之長。

5

圖5

請看圖6,從直達電梯下來D,到E口中你會如何選擇呢?有了第一次快速路徑經(jīng)驗,朋友們一定會通過推測轉(zhuǎn)乘站的最快路徑來反推該走哪個路口。所以下面的問題來了,如果是第一次乘地鐵上班,我應該如何選擇呢?通過圖6,聰明的朋友應該會搶答了,選擇E4。一般分析:

通過排隊人數(shù)來看,入口排隊越多的人,越能反證這是一個最優(yōu)路徑,這個是歷史數(shù)據(jù)反復影響用戶,并映射在用戶身上,讓用戶選擇最優(yōu)結(jié)果。當然不排除其他因素,比如E4本身離樓梯和電梯口較近,用戶自然喜好等。通過結(jié)果驗證,確實E4口抵達寶安中心轉(zhuǎn)乘離自動扶梯較近。

6圖6

結(jié)局大反轉(zhuǎn):

小學即get到的知識點,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但是有個叫做Brachistochrone Curve(最速曲線)告訴我們你錯了(圖7),有些時候曲線救國,反而更快。

7

圖7

請注意,E4入口確實是最優(yōu)路徑出口,但不是最優(yōu)路徑入口。

懂了嗎?

我們還原一下場景,排隊排這么長,你是不是可能第一趟車你趕不上?

如果沒趕上,那么你就得準備浪費3-5分鐘等下一班車,那么你之前爭取的最優(yōu)路徑時間,反而被輕松吞噬掉了。

那么怎么處理呢?又想得到最優(yōu)解,又不想錯過這一班。

Re-think一下,E4只是最優(yōu)路徑出口,所以真的要在入口這么爭先恐后地進去嗎?

那么我們可以有如下方案:

按照歷史經(jīng)驗,最頭和最尾是最容易上去的(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原因很多,剛剛的結(jié)果反證,又或者是最頭最尾必然有一堵厚厚的墻擋住很多空間,所以每一站排隊的人數(shù)都不多。

因此,我會選擇E1或者E6上去,然后再等到人數(shù)逐漸離散,選擇人少一站出,并一路輕松小跑,彎道超車來到E4口進,靜靜裝逼;
或者等人數(shù)離散得更多,直接穿行至E4位置,引來路人甲乙一陣盯梢,風騷無限也無妨。

從E4出來直接上自動扶梯,有兩個路徑O和F;

這時候告訴你最優(yōu)路徑出口是G5,那么通過上述分析,你應該不會傻不啦嘰地選擇F路徑。

這時候,能最快上最近的一班地鐵,然后中途彎道超車到G5才是王道。

一般場景:

一個同事在E4口上扶梯上快速奔走,并且對我say hi,而我站在扶梯上休息。

結(jié)局大反轉(zhuǎn):

到達辦公室后我反而超他5分鐘。

8

圖8

Ok,你以為就這么愉快的結(jié)束了嗎?

產(chǎn)品經(jīng)理就給你講地鐵最優(yōu)路徑之詳解,然后就這么結(jié)束了嗎?Too young,too na?ve

以下才是干貨:筆者在互金行業(yè),我們一起進入一個比較實際的場景。

  • 場景背景:在做引流推廣的時候,我們會給推廣渠道一個特殊活動優(yōu)惠的投資頁面(購買詳情頁)。
  • 活動目標:需要大量真實有效的購買用戶數(shù),而不只是注冊數(shù)。

一般流程(圖9):

9

圖9

用戶心理流程:

10

圖10

請記住一點,這是過關打怪,只有每一個關卡都通過了,才能贏取白富美。蛋疼就在于,這些關卡是你自己設的,所以簡化常見的用戶使用流程,進而突破用戶的心理防線,才是從用戶需求出發(fā),妙手回春醫(yī)治重疾的方法。

11

圖11

圖11紅框里的需求醫(yī)治,必須得內(nèi)容運營的童鞋運用文案+圖說的方式直擊用戶內(nèi)心,活動策劃的童鞋思考好渠道用戶,渠道成本,優(yōu)惠力度等等;

至于為什么支付金額不能太高就是用戶門檻的問題,一般投資者投資謹慎,以小額試水的投資習慣,觀察互金投資是否安全;

而第一次流程體驗顯得至關重要,就像第一次愛愛體驗,決定下一次的印象分。

圖11的棕色框里的需求,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先問幾個問題,自然就解決掉絕大部分無聊的流程痛點。

為什么注冊完還要再登錄一次?

答:產(chǎn)品潔癖,社交產(chǎn)品都有,不能全部照抄啊,產(chǎn)品特性不一樣。

為什么前面輸入金額,點擊購買,后面又多一個重復步驟?

答:NC了一回,請大人原諒(應該都能發(fā)現(xiàn)這個bug)

實名認證就兩個信息,姓名和身份證;綁卡頁面就銀行卡和預留手機號,需要切分成兩個頁面嗎?

答:切分兩個頁面有一定的道理,讓每一個頁面填寫的內(nèi)容不會太多,用戶按照順序一步一步往下走;但是整個流程確實太長,綜合考慮還是把實名認證頁面和綁卡頁面合并為綁卡頁面。

交易密碼設置,交易密碼確認,是否可考慮優(yōu)化?

答:一般分析:

為什么要設置交易密碼?

因為讓用戶覺得這個平臺的是安全的,安全是用戶考慮的第一防線;沒錯,bingo!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加重了整個流程的負擔,進一步流失了大量用戶;

那么再仔細思考一下交易密碼的作用,第一次沖動消費,在有一定優(yōu)惠,小額試水的條件下,會那么在意平臺是否交易安全嗎?

交易密碼用在什么地方比較靠譜呢?

是否是用戶有大量資金在平臺里的時候。想象一下自己的招商銀行卡網(wǎng)銀,是否有交易密碼,有的;

因為那樣會覺得自己的大筆資金被安全保護了,但是如果平臺里只有100元,用戶會期望你給我增設一個交易密碼嗎?

你還可以考慮的更深入一些。

如果拿掉交易密碼,那么如果有大額用戶投資,他是否會感覺到不安全?

也可能會。

那么你感覺自己又進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怎么辦呢?

結(jié)局大反轉(zhuǎn):

請仔細想想現(xiàn)在手機的鎖屏密碼,有的默認你需要設置,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跳過;當你想起來的時候,還可以去選擇重新設置。這就是密碼的選擇性你得給足用戶,而不是強制;強制安全反而讓人覺得太流氓,我不干了。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的做法是把交易密碼后置到支付成功后,給用戶一個選擇;你可以選擇設置,也可以選擇不設置;但是當你覺得每次交易都需要輸入交易密碼很煩的時候,也可以取消交易密碼。

12

圖12

如圖12,我們成功消滅掉5個節(jié)點,讓整個購買流程變得很簡單了。

你覺得這樣就結(jié)束了嗎?

你還是too young,too na?ve。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干貨呈現(xiàn):

1、拆解注冊

注冊需要手機號碼,驗證碼,登錄密碼,再次輸入登錄密碼。

想想我們真正需要的是用戶什么信息,無非是手機號碼,而且是用戶手上正在使用的手機號碼,因為短信可以驗證它。

那么問題就來了,綁卡的時候,是不是輸入了預留手機號碼,第三方支付是不是短信也驗證過一次。

懂了嗎?

重復的步驟能刪則刪,那么一鍵微信登錄是不是顯得更高大上一點呢?但是這里不做強制,而是兩個路口都給你,條條大路通羅馬,用戶你想注冊就注冊,想微信登錄就微信登錄。

2. 拔除綁卡

綁卡是最為讓用戶感覺不安全的信息,因為要填銀行卡,姓名,身份證這些隱私信息。

想想我們真的是希望要他的銀行卡信息,還是要他口袋里的錢?

第三方支付如果過于弱爆,其實也是降低我平臺信譽度問題。

那么如何拔除綁卡的同時,又增加品牌背書?

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呢?用戶既然選擇這兩種支付,就是說在微信或者支付寶已經(jīng)做了綁卡,綁卡步驟被直接干掉;

如果選擇不知名第三方支付渠道,那么仍然需要進行綁卡步驟。

選擇多一點,幸福多一點。

13

圖13

綜上,圖13就是終極方案。

 

胡磊(個人微信號hulei198877),原Skyline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產(chǎn)品負責人,現(xiàn)火柴財富產(chǎn)品經(jīng)理??焖俚囊吧a(chǎn)品汪,歡迎來搞。

本文由 @胡磊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從數(shù)據(jù)層面,不知道這樣優(yōu)化后,在整個拉新流程的轉(zhuǎn)化率提升了多少?

    來自江蘇 回復
  2. 手動贊,通俗易懂。

    來自廣東 回復
    1. 見笑了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