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做ToB產品需求分析

15 評論 17923 瀏覽 154 收藏 15 分鐘

B端產品該怎么做需求分析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給出些實用方法——先做競品分析,基于競品分析的結果與客戶溝通,逐步明確需求。

做ToB類型的產品,一定要把客戶、用戶分清楚,ToC類型的產品客戶和用戶可能大多是一個人,即使用者是付費者。這就跟ToB產品有非常大的差異了。ToB領域通常付費者和使用者不是一個人,那么你在做需求分析的時候,應該優(yōu)先關注客戶(付費者)的需求,他們需求的優(yōu)先級是最高的。

野路子跟學院派的需求搜集方法可能有點不同,我的野路子是經過我的實踐證明可行的,但是適用性不一定好,學院派可能是做了一些高階提煉,普適性好,但執(zhí)行起來可能需要做一些變通,各位童鞋辨證著看就OK了。

需求分析大家都見過不少了,大部分ToC的產品都是采用場景分析的方法來分析需求,比如在某個場景,你會有什么樣的需求等等。其實從方法論上,場景分析法當然也可以套用在ToB的產品上。但是實際上,大部分做ToB產品的新人在實踐的時候會一臉懵逼(BGM: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那么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講我是怎么做需求分析的,希望能給各位讀者童鞋一點啟發(fā)。

終極大招

咱先撈干的說,我認為ToB產品的終極大法其實就兩個“抄”+“改”。也就是先做競品分析,然后基于競品分析的結果跟客戶溝通,看看怎么改才能讓客戶更爽。(我真是個老機靈鬼)這里我先定個調,各位童鞋順著往下看,我會告訴你們我這個野路子是咋實踐的。

01 競品分析

在之前的《市場分析階段:To B軟件產品設計流程總結》不是找到行業(yè)的頭部公司了嗎?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看看他們的產品都是干啥的。

好多同學說,ToB的產品看不到啊,是的,好多ToB的產品你是看不到的,那怎么辦呢?我通常會按照以下步驟來“看”競爭對手的產品:

Step1. 上官網

先上官方網站看下他們的解決方案,在官網上一般都能看到產品、解決方案、典型客戶。通過這些內容,你能了解到以下信息:

  • 產品的特色功能是啥(一般不超過5個,文案極其牛掰);
  • 針對特定領域的解決方案一般解決了客戶啥問題(一般都有水分);
  • 都哪些客戶用了他們的產品(偶爾有夸大的成分)

前兩條主要是你對競爭對手的產品有個大概的認識。另外,特色功能里面至少得有一條是針對“客戶”的,那么這一條就是你也要實現(xiàn)的特性了。

最后一條就很重要了,你知道了誰用了他們的產品之后,就要去招標網上看看,這個產品當年有沒有招投標的信息,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基本上拿到了他們產品的一部分參數(shù)了(可能有水分,但總體差不多)。如果沒有,那么進入下一步。

Step2.?找文檔

任何產品,一定需要有使用手冊,很多ToB產品是提供下載的,你把他的使用手冊下載下來,這個產品的功能細節(jié)就幾乎都暴露在你的眼前了。

如果網上沒有,你還記得第一步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了他們都有哪些客戶了吧?找你們公司的銷售、市場人員或者看看有沒有同學、同學的同學、朋友、朋友的朋友認識這些公司的人,跟他們要使用手冊。

如果實在拿不到使用手冊,那找找這個產品相關的文檔,比如技術方案、技術白皮書、宣講材料、介紹視頻等等,只要是這個公司產品的文檔,就可以搜集過來看看。

Step3.?現(xiàn)場體驗

還記不記得在市場分析階段,我說過,如果競品參加展會,一定要去。如果你沒有拿到任何競品相關文檔和內容的話,那么去展會現(xiàn)場體驗就是你最后了解競品的方法了。參觀完了別忘了寫競品分析報告,要不公司以為你出去玩兒去了。

有的童鞋說了:對方沒有官網、沒找到文檔、人家也沒參加展會,咋辦?

如果是這樣的公司,你就干脆放棄吧,頭部不行,你可以調研第二梯隊的產品啊,總是有能調研的吧,除非你做的是特種產品(比如涉密軍品),如果是這種產品,應該也不用調研需求了吧,基本上都是有國家標準的,按標準來就行。

到這里,你基本上就知道競品有啥功能了,之后你得對競品的功能做分析,這個分析主要是幾個維度:

1)根據(jù)競品做業(yè)務分析

根據(jù)競品的產品邏輯,構建業(yè)務模型(其實就是業(yè)務流程)。競品一般都是比較先一步進入市場的,它的業(yè)務過程通常也是比較符合客戶實際需要的。這個階段你也不需要關注具體的功能,只關心階段、輸入輸出就行。比如,筆者做的業(yè)務分析情況如下圖:

通過這個分析,你就可以知道:

  • 完成一個業(yè)務大概需要幾步;
  • 每一步的輸入和輸出都是什么。

你看,通過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你已經算是對行業(yè)相對比較了解的產品了。

2)對比分析

多找?guī)讉€競品,每個競品你都能制作出來這樣一個業(yè)務模型,做2~3個以后,你就可以對這幾個業(yè)務模型做比對了,比對的結果一般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 階段劃分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 輸入輸出不一樣,有的多,有的少;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正常的,在這個階段你需要做的就是做一個合集,生成一個最多階段、最全輸入輸出,按照這個做分析,哪家好,那家不好。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之前做的比對結果是這樣的:

這是對一個職業(yè)教育領域的產品進行分析后得出的結論,這個里面標紅色的是沒解決的,標綠色的是解決問題的,標黃色的是解決的不夠徹底的。有經驗的可能已經看出來了吧,這明明就是需求優(yōu)先級嘛(不了解的去百度下Kano模型),規(guī)則如下:

  • 黃色:基本型需求
  • 綠色:期望型需求
  • 紅色:興奮型需求

這下Happy了,連產品功能迭代次序都有了,從MVP角度講,第一版就把黃色做了就能拿出去忽悠了,對吧?

至此,競品分析基本做完了。就該拿著你的分析成果去跟客戶、用戶聊了,去搜集他們的需求。

02 用戶需求分析

通過分析競品,你不在是一個行業(yè)的門外漢了,也算是行業(yè)小白了,這時候你就需要基于競品分析的結果,去找公司市場部門的人哭(沒錯,是哭,是不是很卑微?產品經理本來就很卑微),讓他們帶你去跟一線的用戶聊聊。

具體怎么聊呢?可不能直接就去了,你得做點準備工作,至少你得知道你要問人家啥吧?我一般準備的內容包括:

1. 業(yè)務流程咨詢

你不是看過競品了嘛?也按照競品做了業(yè)務模型,知道了這個行業(yè)的業(yè)務都是什么了,那么跟用戶采集需求,你就把這個流程里每個階段的事情是怎么干的問問。如果你直接問,通常他們會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給你講,我一般會通過競品做個業(yè)務流程圖,對著業(yè)務流程圖給用戶講我的理解,比如下面這樣的:

你放心,不對的地方,他們一定會提醒你的。注意:他們的提醒、吐槽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需求,一定要記下來,一定要記下來,一定要記下來。

2. 細節(jié)咨詢

這個不是必須項,因為細節(jié)他可能不知道。如果他提醒了你做的流程的問題,或者吐槽了你做的流程的問題,千萬要往細了問,一般我是三板斧:

  • 那你們是咋干的?
  • 你覺得現(xiàn)在哪兒不好?
  • 你覺得咋干好?為啥?

問的越深,你搜集到的需求越精確,將來你設計的產品越不會被人家吐槽。另外最好選擇不同工種來做交流,業(yè)務流程上下游都要交流一下,這樣需求就比較全面了。

03 客戶需求分析

跟用戶聊完了,就該跟客戶聊了。跟客戶聊就不能聊業(yè)務情況了,客戶的時間通常都很寶貴的,你得提前做準備,最好做個PPT,把你預想的內容準備好了在去跟人家聊客戶需求。

千萬記著,如果你沒有準備,不管問啥客戶都會說可以、想要、沒錯,如果你準備的很具體,客戶就會對你的內容提出來問題,這個問題極有可能是客戶真是面臨的問題。通常跟客戶聊需求我都會準備解決方案PPT,這里面主要內容包括:

  • 政策環(huán)境(一般是廢話)
  • 產業(yè)環(huán)境(一般也是廢話)
  • 客戶需求(一般是自己想出來的或者從競品那弄過來的)
  • 解決方案(對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一般會講我們設計的業(yè)務流程)

看著是不是特別熟悉,沒有錯,跟客戶聊需求,你得特別有自信的給客戶一種感覺,我們這個產品已經是OK的或者馬上就要OK了,這次我來就是給你講講我們的產品解決方案。

你把這個解決方案一講,尤其是里面涉及到的業(yè)務流程、管理監(jiān)督、數(shù)據(jù)分析等等的內容,關系好的客戶一般會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給你意見,關系不太好的通常就說挺好的等等恭維的話。

切記,只要沒有進入銷售階段,所有客戶的需求都可能是偽需求(別問我怎么知道的),如果客戶提到了一個需求跟你公司內部分析的差不多,就采納,如果不是很契合,就扔到需求池里面等著吧,有一天當他們真的要采購你的產品的時候,你就知道他這個需求是不是真需求了。所以,按照我的經驗,跟客戶聊需求最好是經過市場或銷售部門篩選過,已經有了采購意向的客戶,要不容易被誤導。

04 完善產品解決方案

之前跟客戶聊需求的時候,你已經寫過一版產品解決方案了。等聊了一圈兒以后,對需求進行以下整體的分析,給需求劃分個優(yōu)先級,按照基本需求的內容做第一個版本的產品解決方案就行了。

具體怎么做?可千萬別忘了我提到的終極大招,“抄”+“改”。雖然很陰險,但是真的是挺好的方法。童鞋們不愛聽?。磕俏覔Q個說法“借鑒”+“微創(chuàng)新”,是不是看上去高大上多了?

最后,我一般編寫產品解決方案的時候,使用PPT(畢竟是給人家講的內容的),通常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 政策法規(guī)(一般描述下政策等大環(huán)境)
  • 現(xiàn)狀分析(一般描述下客戶可能遇到的問題,別太多)
  • 客戶需求(針對現(xiàn)狀分析,描述對應的問題解決需求)
  • 解決方案(針對客戶的需求,描述下解決方案,一般是流程+功能描述)
  • 產品體系(宏觀上描述下產品的整體構成)

有了這個產品解決方案,公司的市場銷售就可以拿出去找客戶去預熱市場了,從預熱到成單一般大概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你要是還不能把產品發(fā)布出來,就該卷鋪蓋走人了。

什么,后面該干啥還不知道?那就跟著筆者進入下一個階段——產品設計階段吧。

 

本文由 @Jimmy.jing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非常感謝作者,寫得太好了,新人產品收益很多

    來自重慶 回復
  2. 寫的太棒了,非常實用 給樓主點贊

    來自北京 回復
    1. 謝謝認可

      來自北京 回復
  3. 作者真的是實實在在做產品的,非常實用,非常受用,希望能看到更多你的分享

    來自安徽 回復
    1. 感謝您的認可,文章我發(fā)了五篇,基本上把方法論方面的東西都整理了。細節(jié)上的事兒就不太容易串聯(lián)了。有哪方面想深入了解的可以提,作者是文思枯竭了

      來自北京 回復
  4. 棒棒噠,我是剛入職的產品新人,之前做設計的,一上來就是B端,后臺,我都要瘋了,以后多看看您的文章,有啟發(fā)

    來自江蘇 回復
    1. 謝謝關注,互相交流

      來自北京 回復
  5. 你這個文章實在,我現(xiàn)在很嫌棄人家的文章,飛的不著邊際,哈哈,你這個,可以,訂閱專欄,抽時間看下

    來自福建 回復
    1. 謝謝認可~ 交流學習

      來自北京 回復
  6. 總結的很到位,非常受用

    來自北京 回復
    1. 謝謝支持~ 有問題隨時交流

      來自北京 回復
  7. 怎么明確階段

    來自新疆 回復
    1. 階段劃分的原則有兩個,第一個是從客戶那里問來的,就是了解下標準的業(yè)務流程大概都分幾個階段;之后會對競品做分析,了解各個階段他們是怎么滿足的。當然,如果你本人對這個行業(yè)比較熟悉的話,就更好了。

      來自北京 回復
  8. 非常接地氣,也很有實操價值!

    來自安徽 回復
    1. 謝謝,寫這個的目標就是想往地上寫,雖然看上去不夠高大上,但也能參考著做點東西。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