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產品人:職場常見的「迷茫期」,到底該怎么治?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92.jpg)
任何階段性的打雞血或者迷茫,在產品經理的工作階段都是一定會出現的,你要做的是盡量縮短這些階段性干擾的持續(xù)時長。
最近,有一個入行不久的產品小伙伴,在產品群里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是一名入職剛一年的新生代產品汪,是產品大軍中默默無聞的一名,從一無所知入職到現在刑滿一年,也在不斷學習進步,但始終還是感到很迷茫:因為我越來越覺得,純互聯網的業(yè)務,最終必定是需要落地的,那我們這些做互聯網產品的產品汪,未來又到底在哪里呢?
看到這位小伙伴在一年期產品經歷時的迷茫,作為創(chuàng)業(yè)公司出身的野路子產品人的我,也非常能能夠理解,或者說是深深的感同身受——大概一年前,我也是這樣,在兩年內連續(xù)做過了不同業(yè)務領域的產品后,對于產品經理這條職業(yè)發(fā)展路線產生了質疑,并且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長板的俗”和“短板的短”,在個人價值差異化的路上,產生了猶豫和迷茫。
下面,我就把“自己在這段路上的心路歷程,以及最終如何做出決策的思考”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到剛剛入行的產品童鞋們,或者一部分入行未滿3年、具備相當經驗和經歷的產品小伙伴們。
一、我們是隨大勢起落的一批產品經理
我們這一批5年以下從業(yè)經驗的產品經理,大部分人都是隨著IT軟件和移動互聯網快速繁榮的浪頭起來的。
講真,當時的互聯網野蠻生長和繁榮的狀態(tài)下,產品經理的人才需求旺盛,而產品經理的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要求還沒有被明確規(guī)范和定義,導致一大批職業(yè)人士,甚至是應屆畢業(yè)生,都輕易的跨過門檻、進入了產品經理的職業(yè)圈層,并且在工作中獲得了快速成長和低成本試錯的機會。
而有一些個人能力相對平衡(沒有明顯短板)或與同齡人相比更出色的應屆畢業(yè)生,更是獲得了通過產品經理職位進入BAT級別的大公司,并且獲得了面向百萬、千萬甚至過億用戶體量的產品來完善和打磨自己的產品能力的機會,并且跟隨產品的快速成長,獲得了相對不錯的機會和上升渠道。
但其實,更多的產品經理,并沒有獲得更優(yōu)質的資源,能借助海量用戶級產品的功能或運營試錯,來打磨自己的產品或運營能力。他們只是借助互聯網的繁榮,又通過萬眾創(chuàng)業(yè)造就的產品經理就業(yè)機會,獲取了進入互聯網行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學習和打磨產品能力的機會。
所以,當互聯網行業(yè)度過野蠻生長期,進入到平穩(wěn)發(fā)展階段的時候,我們之前隨浪頭輕松上升、獲得快速成長的勢頭,在浪頭降下來之后,就自然會慢下來,甚至如果在前期不夠努力,還可能會不進反退、摔得很慘。
至少我知道的,我認識的一些產品朋友,就因為公司裁員、倒閉,且找不到新的產品工作,而轉型去當培訓機構老師、銀行柜員等等。
在行業(yè)快速上升的時候,進入門檻會降低,更多人會獲得進入機會,這個期間你能更加努力、快速成長,就決定了在行業(yè)趨于平穩(wěn)發(fā)展、門檻升高的時候,你不至于被淘汰、摔得太慘。
二、一年期產品經理的迷茫,其實是職場一年期的常見癥狀
一年的產品經理,最容易滋生的是迷茫心態(tài)、焦慮心態(tài)、畏縮心理。
- 迷茫,是因為不知道產品經理的下一步該怎么發(fā)展
- 焦慮,是因為不知道產品經理是否是最適合自己的發(fā)展路徑
- 畏縮,是覺得自己現在干的還不錯,于是不敢嘗試新的產品領域,甚至新的職業(yè)
這些階段,我都全部經歷過,并且在事后進行了反思和總結。實話說,這些情緒,大部分并不是來源于“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而是來源于“職場一年經歷”。
進入職場一年,你經歷了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帶給你的喜怒哀樂,所以能夠比以前更加理性的分析這個職業(yè)帶給你的利弊,而且可能你會更多的看到一些消極的東西。與此同時,你也見識過了很多種職業(yè)、很多種掙錢的方式、很多人跳槽的隨意、很多人跨界更換職業(yè)領域的輕松。因此,你開始覺得,自己似乎有很多選擇;你開始懷疑,到底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是不是自己真的喜歡的、是不是真的讓自己收益最大、是不是真的適合長期發(fā)展下去。
講講我自己的產品從業(yè)經歷吧。大部分產品的從業(yè)經歷,或多或少也會有類似的經歷:
我從初入職場干產品的充滿干勁、恨不能用產品改變世界,到受制于各種部門利益、個人利益糾紛而不斷撕逼,不堪其擾、舉步維艱而導致萎靡不振。
接著跳槽到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獨立負責一條產品線,需要親力親為的思考從產品孵化、迭代、短期活動推廣、中期持續(xù)運營、長期營收考慮等更多事宜,每天都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和思考。后來公司因為需要活下去而停掉該產品線,導致我被收編到其他產品線而再次缺少斗志、準備安逸的休整一段時間。不過禁不住這種停滯不前給我?guī)淼淖晕蚁訔壐?,所以還是裸辭了。
再到進入一家新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做好自己最擅長的B端和后臺產品經理相關事宜的同時,逐步嘗試去填其他C端因為人員變動、產品變動而帶來的坑。到實際上負責從C端產品、B端管理系統的整體功能設計和迭代跟進,暫緩業(yè)務方面的實際參與程度,但同時在工作之余,開始嘗試系統的學習運營、市場相關的知識,并且通過自己運營一個公眾號,來嘗試把自己學到的運營、市場相關知識和工作中逐步積累的產品經驗,總結出來進行分享。
現在的我,工作節(jié)奏既不緊張也不輕松,所以有了在較長時間尺度上的穩(wěn)定時間段,用于思考、感悟、總結、學習。我允許自己偶爾進入舒適區(qū),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強行把自己逼出舒適區(qū)來換取焦慮狀態(tài)下、比自己通過踩坑換取的快速學習,但也不會在舒適區(qū)里長期安逸的呆著讓自己變懶惰。
看過我的經歷,請大家再回溯一下自己的從業(yè)經歷。
你會發(fā)現,在逐步擺脫職場新人的身份時,對自己的職業(yè)產生價值疑惑和迷茫心態(tài),是非常普遍的職場蛻變歷程,倒不必為此過于焦慮和難受。想清楚自己的特長和短板,然后劃清利弊、快速決策,盡量減少這場“換季感冒”的發(fā)作時長,就能將其影響降到最低。
三.產品人需要明確了解產品職業(yè)的職責和對個人的好處
作為產品人,想要基于產品經理這份職業(yè)路徑進行長遠規(guī)劃,首先需要明確的理解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的職責,以及對自己的好處。
下面,我用自己在從業(yè)初期時寫的文章中的一部分,來解釋“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的常見職責和好處。
1.產品經理的職責
在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普遍承擔的,是“高效聚合信息、輸出方案、連接部門”的職責:
高效聚合信息:產品經理,需要收集來自用戶、領導、運營、市場、銷售、設計、研發(fā)等多個信息源的信息,然后通過篩選、整合,聚合成可讀性較強的信息,用于反映現狀、輔助決策。
輸出最優(yōu)方案:產品經理,需要對聚合信息進行深入解讀,同時平衡各個部門的投入與產出,最終輸出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用于解決現存問題、滿足短期或長期發(fā)展需要。
密切連接部門:產品經理同時與各個部門有交集,就像維恩圖的中間多次重疊部分。通過將方案落地、細化并拆分為多個任務,輸出到各個部門,同時對各個部門的輸出進行跟進和重組,最終解決問題或滿足需求。
產品經理需要與所有的部門配合,才能完成任務。而且,在大公司,至少有產品部門的存在,你至少有部門歸屬感;但在互聯網行業(yè),創(chuàng)業(yè)公司遍地都是,如果你身在一個不足100人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可能都沒有產品部門。所以,需要你的時候,你得什么都是;平常的時候,你什么都不是。
2. 產品經理的常見好處
產品經理歷練之路的收獲,是能夠讓你受用于整個職場生涯,甚至能夠反哺你的生活的。
抗壓能力:首先,經歷過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的職場生涯歷練,你的抗壓能力會得到質的提升。只要經歷過幾次項目并行迭代,并且成功扛了過去,你的抗壓能力,絕對已經遠超同齡朋友們許多了。在你退休之前,只要你還在工作,你要做的事,永遠比你能做的多。所以,出色的抗壓能力,絕對是能夠用到整個職業(yè)生涯的軟能力!
情緒管理、應用能力:其次,你的情緒控制能力也會大大提高。要知道,你往往需要同時和多個部門配合,而這也加大了你跟其他部門產生爭執(zhí)、摩擦的幾率。當你逐漸養(yǎng)成并習慣于先解決問題而不是將個人情緒帶入工作,你就能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緒,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并且,無論性格多么沉默、內向的產品經理,在工作中都會或多或少的變得開朗、活潑起來,并且變得富有感染力。因為在工作中你需要長期扮演乙方,所以就必不可少的需要笑臉面對其他人,并且靠你的感染力,推動別人樂于協助你,最終達成你的目標。
信息獲取整合能力:最后,當你成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資深產品汪時,你的信息收集和聚合能力,絕對遠超同行業(yè)的非產品從業(yè)者,甚至完爆非互聯網行業(yè)的同齡人。你能夠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收集到你需要的信息,然后經過數據處理和聚合,最終得出最優(yōu)的解決方案。這種能力,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最快速有效的辦法。
四. 我對于“將產品作為職業(yè)起點的人,如何規(guī)劃長期職業(yè)發(fā)展”的思考
在認識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能帶來的利與弊之后,對于選擇將產品經理作為職業(yè)生涯起點的人,我認為在計劃自己的長期職業(yè)發(fā)展時,需要認真思考如下幾點:
- 通過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你到底挖掘或培養(yǎng)出了哪些職業(yè)習慣和個人技能點?
- 這些職業(yè)習慣和個人技能點,哪些能夠發(fā)展成你的差異化價值,或許具備長期發(fā)展價值的?
- 這些具備差異化或長期價值潛力的技能點,你還能通過哪些趨勢、手段或渠道去強化?
- 如果你需要迎合這些趨勢、借助這些手段和渠道來強化自己,你是否真的喜歡并能堅持下去?
- 通過追逐這些東西,你能否達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者在10年后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你需要認真的問自己這些問題、并給出眼下你的答案。在之后的各個階段,重復問自己這些問題,反復明確和給出新的答案。這樣,你才能不被迷茫、抱怨、挫折阻撓,堅定的向自己認可的路徑走去。
說白了,你需要逐漸從把自己從專注于“產品經理”這個職業(yè)上,切換到關注整個職業(yè)生涯的能力路徑規(guī)劃上(即快速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目標規(guī)劃能力、任務拆分落地的能力、管理能力等),然后從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延伸出來,逐步完善和細化自己的人生目標規(guī)劃。
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逐步做好在這個需要終生學習和成長的時代進行一場人生長跑的準備。而工作是其中的一部分。無論從事任何職業(yè),最重要的都是,在這份職業(yè)中展示出你的亮點,獲取你在別人心中的能力定位,用于獲取關注、認可,進而讓別人愿意與你合作共贏。
任何階段性的打雞血或者迷茫,在產品經理的工作階段都是一定會出現的,你要做的是盡量縮短這些階段性干擾的持續(xù)時長。就像長跑,階段性的加速或減速,都會更加消耗你的體力;只有把握好一個不輸給大多數人的速度,然后盡量按照這個速度跑下去,這樣你才能先保證跑完全程,然后在考慮如何在最后的一段賽道上,把之前積攢的體力一次爆發(fā)出來,超過那幾個在你前面不遠處的人。而你積攢的體力,其實就是你在職業(yè)生涯中,積累的人脈、資源、經驗、閱歷,還有你可能還想試著做一款好產品的存留熱情。
最后,記得時刻提醒自己以下兩點:
- 產品經理只是職業(yè)的一種,是幫助你不斷打磨能力、達成目標的一個途徑和手段。如果你有比它更適合自己的路徑或者手段,果斷放棄就好。
- 職業(yè)生涯只是你的生活的一部分,是幫助你獲取想要生活的一個途徑和手段。當然,在這條路上你也可以不忘看看路邊的風景。記得你最終的目標,并不是工作,而是借助工作達成自己想要的人生,這樣就能夠客觀、理性而且盡量不偏離自己的大目標。
以上是我作為一個野路子產品汪,對于“產品新人的迷茫”的一些思考和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如果大家有什么經驗或者思考,也歡迎與我一起探討和分享。
作者:Aaron暖塵,微信公眾號:產品經理NEXT
本文由 @Aaron暖塵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有很多共鳴,作者比我想得透徹,頗有啟發(fā)
我目前的迷茫是,產品從0到1以后,大部分都是運營做主導,產品的價值越來越小,接近打雜。
看了很有感觸,謝謝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