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產品經理可以做什么?

10 評論 15629 瀏覽 82 收藏 10 分鐘

科技在變化,隨著前沿科技的到來,產品的工作職責也在變化,那么在AI時代,產品工作又是哪些呢?作者分享了一些想法。

0.AI時代,產品經理可以做什么?

前幾天散步聊天的時候,一位同事問道:在前沿技術領域,一個產品經理可以做什么?

這個問題,可以這么轉化來理解:在機器人公司、語音識別公司、圖像識別公司、VR產品公司等各種高大上的AI類公司里,技術是如此先進,產品經理對這些前沿技術并不清楚,那么,產品經理可以做什么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然后理解產品經理的職責,最后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1.AI的基本方向與基本原理

要討論上面的問題,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AI技術的基本原理。

從技術架構上講,我們可以分層次來描述AI。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我們從底層往上層來描述:

人工智能的架構層次

第一層:硬件基礎

隨著軟硬件技術的發(fā)展,越來約強大的計算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為AI的技術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能力,像大數據等人工智能領域,不會發(fā)展地如此之快。因為,大數據的特征之一就是數據量要足夠大。

第二層:算法基礎

近年來,伴隨AI時代而來的,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兩個詞: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樣的基礎算法的快速發(fā)展,是所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算法。

第三層:人工智能的5大發(fā)展方向

人工智能,是一個寬泛的詞語,表示我們的產品和技術將會越來越智能化。但是,自己拆解的話,人工智能,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向。

  1. 計算機視覺方向:既然是是視覺,就包括兩部分,圖片和視頻。
  2. 語音識別方向:對人類的語音進行識別,理解語音表達的意思,作出對應的操作,或者轉換為文字。
  3. 自然語義方向:一句話、一段話,到底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如何對一句中文進行精確的理解,然后轉化為對應的英語?這個研究方向就是研究這些事兒的。
  4. 大數據方向: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然后理解數據背后的規(guī)律,理解用戶的習慣,為提供更懂人類的產品而努力。
  5. 自動決策系統:贏遍世界圍棋高手的阿爾法狗,名噪一時的騰訊“絕藝”,都是自動決策方向的代表性產品。

第四層:人工智能的產品化

在上面描述的各個人工智能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之上,衍生出了各類產品。各種各樣的產品,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為用戶提供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有用的服務。

2.人工智能的5大方向的應用

在計算機視覺方向,美圖秀秀類的圖片處理軟件,添加濾鏡,這是最簡單的視覺處理技術的應用。再比如:支付寶登錄時候采用的人臉識別技術,百度搜索提供的根據用戶提供的圖像來搜索相似的圖像的功能,許多公司提供的黃色頭像自動識別,等等,這是高一個層次的圖像處理與理解的技術

然后,計算機視覺的最終努力方向,不僅是理解圖像中畫了個什么角色,而是,從語義的角度,理解一副圖像表達了什么含義,理解圖像中的角色在干什么。

在語音識別方向,亞馬遜推出的Echo銷量很好,訊飛輸入法提供的語音識別功能在發(fā)布會上技驚四座,微信提供的語音轉為文字功能,一些列的應用,都大大的方便了用戶的生活。

在自然文本方向,我們在發(fā)現百度翻譯、谷歌翻譯等工具的翻譯能力越來越精準的同時,也發(fā)現微軟小冰等也能更準確的理解我們,能跟我們愉快地聊天。(相信能跟小冰愉快的聊一晚上的,不止我一個)

在大數據方向,淘寶和京東給我們推薦的產品越來越精準的同時,他們的產品銷量和銷售收入也正在節(jié)節(jié)高升。

最后,在自動決策方向,阿爾法狗的出現已經讓幾乎所有的頂尖棋手都自嘆不如。

3.產品經理的前世今生

我們再來聊一聊,產品經理的工作范疇。

在寶潔公司出現第一位產品經理的時候,那位產品經理負責營銷,那是營銷型產品經理。

在上世紀80年代,在IBM、微軟等公司出現產品經理的時候,他們負責帶項目,那是項目型產品經理。

在21世紀,互聯網行業(yè)尤其易懂互聯網行業(yè)大爆發(fā)的年代,產品經理更多的在發(fā)現用戶需求、評估性價比、策劃產品方案,這時候的產品經理,是需求型產品經理。

現在,我們把這個行業(yè)中的產品職位分解得非常細致,交互設計專員、運營專員、商務專員、活動策劃專員等。我們仿佛不再將這些被細分出來的職位歸位狹義的產品經理范疇。

但是,從廣義上講,上面的細分職位卻都是產品經理應該熟悉的。

4.AI時代,產品經理應該做什么

如產品經理行業(yè)大牛俞軍所言,產品經理的行業(yè)變化,無不伴隨著新要素往人類生活中的融入。

而在此刻,我們討論的人工智能,正是融入最新的要素。這個新要素雖然出現在上個世紀,但是現在卻發(fā)展地愈發(fā)迅速,仿佛一夜間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AI時代其實剛剛開始,也有很長的路要走。AI技術的大概原理我們需要清楚,但其中的更深層次的技術細節(jié)需要專業(yè)的技術人員、研究院來不斷地探索和改良。在算法改進的過程中,需求型產品經理所能做的應該是極少的。項目型產品經理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然而,AI不只是深奧的技術,所以AI與各行各業(yè)、各種產品的結合,才剛剛開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行業(yè)、越來越多的APP、越來越多的工具,都將會與人工智能結合在一起。這時候,需求型產品經理,還是可以繼續(xù)發(fā)揮挖掘用戶需求、提供優(yōu)良的用戶體驗的作用。

再者,從科技行業(yè)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探索與發(fā)展需要依賴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人才和大量的物力財力。能夠應對這些的,只有BAT、華為這類大公司。

更多的中小公司將智能依賴于大公司提供的基礎組件,將這些基礎組件與自己的產品應用場景相結合,在更多的應用場景中發(fā)揮作用。例如,在大數據方面,谷歌公司的幾篇論文極大地推動了大數據方向的發(fā)展。

5.總結

1. AI時代,大公司將耗費人力和財力探索技術、提供組件,大量的中小公司能做的將會是以大公司提供的基礎技術為前提,將多樣的場景結合起來,提供更多滿足的服務類型。

2. AI時代,對于產品經理而言,如果在大公司的核心的人工智能團隊中,項目型產品經理可以發(fā)揮作用。如果在中小公司,需求型產品經理應該思考如何把大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技術與多樣的生活場景相結合,為用戶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智能化的產品。

可以預見,在AI時代,將會有更多的產品經理為用戶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智能生活。

 

作者:贊德

來源:http://www.jianshu.com/p/14e6d51bb39e

本文由 @贊德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是所有的行業(yè)都需要產品經理的,如果單單是做需求的話,為什么不招一個需求分析師呢?

    來自北京 回復
    1. 產品經理不是僅僅管理需求,是現代公司運作的一種模式,產品驅動+落地,如題,AI行業(yè)現在這么火,為什么還沒蔓延到產品經理頭上,這個問題很簡單,產品經理還沒有覺知,而且AI是技術,AI創(chuàng)業(yè)公司基本上都是這一個項目,當然需要老大親自抓,當人工智能成為大眾創(chuàng)業(yè)的選擇時,CEO們自然會想到產品線。

      來自北京 回復
  2. ??????????

    回復
  3. 前面鋪墊那么多,最后的結論太應付了,感覺說了一堆正確的廢話! ??

    來自北京 回復
  4. 很實用

    回復
  5. 話說搞這些虛頭巴腦的,一個產品本來就是搞應用的和玩法的,只是看你能不能玩出點花樣而已,這篇文章實際上沒有什么干貨

    來自北京 回復
  6. 我也來湊個數:

    這個其實可以100%的類比現在的技術和產品的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沒有一絲一毫的區(qū)別。你會發(fā)現技術體系的不斷發(fā)展,對于上層產品始終是“技術支撐”。

    AI時代,各種深度的技術百花齊放,圖像、視覺、文本、語音、情感、視頻等的深度分析算法確實帶動了時代的飛速進步。

    但是,技術固然有他自身的價值,但是如果和業(yè)務,和產品,和需求更加深度的結合,而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商業(yè)價值,不是更好嗎?

    所以,AI時代,產品經理依然有他存在的充要條件,而且更加不可或缺,而且存在的價值更大。因為技術變得深奧和難懂,更需要產品經理做好用戶和技術的重要銜接。

    來自廣東 回復
  7. 發(fā)表點愚見:
    AI時代的產品經理,應該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應用層的,因為深度學習和底層的運算,技術門檻比較高,一般的產品經理只能達到知曉的程度。而與用戶、客戶打交道的層面,則可以發(fā)揮更多。
    AI時代的產品總監(jiān),應該有2種,一種是洞察用戶需求和商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的(2C),一種是技術出身,以AI資源平臺推出服務的(2B)。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