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在互聯(lián)網理財平臺的套路與坑

17 評論 11890 瀏覽 102 收藏 11 分鐘

這是一份來自理財交易平臺PM的工作清單。

現(xiàn)將本人實操的一個互聯(lián)網理財平臺的案例分享給大家,由于商業(yè)因素,隱去項目的名稱,同時隱去涉及商業(yè)機密的部分。歡迎大家討論。

說明:由于此理財平臺是公司級別的戰(zhàn)略合作項目,相關合作方的接觸與洽談由公司高層直接掌握,故在產品部門層面未做前期市場調研及MRD,在與合作方達成合作意向、簽署合作協(xié)議后,產品部門直接對接合作方相關部門進行交易架構搭建并出原型。

一、執(zhí)行清單

1、交易架構搭建(產品創(chuàng)新委員會決議,風評會審核通過)

2、客戶賬戶邏輯架構(產品部門討論通過)

3、對接主交易行或第三方支付機構(產品、研發(fā)、商務部門會商通過)

4、網站/APP業(yè)務架構確定(產品、研發(fā)、運維部門會商通過)

5、PM出低保真原型、討論并定稿(合作方與產品委員會同時確認)

6、UI/UE出設計稿,討論并定稿(合作方與產品委員會同時確認)

7、前端代碼搭建(匯總至項目研發(fā)經理)

8、后端架構搭建(匯總至項目研發(fā)經理)

9、產品委員會、PM按照約定時點REVIEW項目進度

10、測試版成型,項目研發(fā)經理統(tǒng)籌測試

11、根據(jù)測試結果反饋修改設計與完善代碼

12、模擬交易測試

13、生產系統(tǒng)交易測試與壓力測試

14、PM驗收合格簽字,報請產品委員會驗收

15、產品委員會驗收簽字

16、合作方驗收簽字

17、約定時間,部署,上線

總設計開發(fā)時長為4個半月,包括測試時間

二、關鍵節(jié)點清單

1、交易結構確定,重中之重,關鍵參與方是合作方和公司的金融風控部門,這是在整個部門協(xié)調與溝通中最消耗精力和時間。

2、在搭建交易模型的同時,商務部門就可以前置開始聯(lián)絡主交易銀行,一般是一主一備,至少談兩家;也可以找第三方支付公司。這里的關鍵點是交易費率和交易限額問題;PM需要注意兩家銀行的交易流程之間的差異,在業(yè)務模型中需要留出切換空間,一旦主交易行出現(xiàn)問題,能無縫實時切換,保障客戶交易不中斷。

3、風控關鍵點,相關法規(guī)政策,準入資格(需要提前申請牌照的由公司專人專責負責)。我們這個項目所有合規(guī)性問題由風控部門與產品團隊中專人一同會商,列明全部風控點,逐條排查,確保整個金融產品的合規(guī)性和風險可性。——很重要!

4、賬戶。理財平臺的客戶賬戶的設計力求簡潔,只保留和客戶交易有關的交易查詢、收益查詢、理財產品到期提醒以及賬戶安全性相關的功能點,多余的一律砍掉,給客戶的整體感覺是“交易流暢”、“資金安全”、“全部交易操作可查可追溯”;流程上向銀行上靠,給客戶感覺像在銀行網站上操作一樣,增加客戶對你的產品的信心。

5、與銀行、支付機構對接關鍵點。與銀行對接,每個銀行對合作方的技術、運營、風控管理要求有差別,需要提前了解細節(jié);諸如網銀、快捷支付、交易限額等等,這些點對產品上線后的用戶交易流暢程度和用戶體驗有關鍵性影響,因此在最初搭建交易架構時PM必須基于充分考慮。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對接,在運營和風控方面的要求相對低一些,但是每家銀行接入支付公司的條件不同,也需要了解清楚,交易限額是PM需要重點關注的事情,這直接影響你在后面做理財產品設計時產品金額的大小。

6、是否把運營需求提前融入到產品架構中去?一般而言,設計互聯(lián)網產品,包括金融產品,都應該在產品規(guī)劃時就包含運營,包括運營工具和數(shù)據(jù)需求;但此項目為公司級戰(zhàn)略合作項目,產品上線后的整體運營由合作方負責,對方沒有提出相關需求,故在產品與平臺搭建時暫不做重點考慮。

7、后端交易結算與產品交割,在技術上有成熟的模塊和API可以直接調用,只要符合金融安全標準都行;但是作為PM,需要知曉其結算流程和交割流程。

8、客戶身份認證。由于理財平臺涉及客戶大額資金的交易,所以身份驗證與數(shù)據(jù)采集是必備步驟。前端可比照銀行網銀的身份認證步驟,技術實現(xiàn)上宜采用單獨的模塊和獨立的服務器存儲數(shù)據(jù),同時做到雙機備份。這些都是運維的活兒,但是作為PM,需要知道。

9、客戶體驗。由于理財產品涉及大額資金交易,屬于理性購買,所以,“安全”、“專業(yè)”、“放心”、“可追溯”、“可撤銷”就比“快捷”、“買得爽”更重要,在設計交易模型和UE/UI時必須體現(xiàn)出來。

三、運營清單

1、根據(jù)合作方的要求,在網頁設計時考慮到預設關鍵字在頁頭的展示,以備產品和平臺上線后在搜索引擎中可以更方便地做SEO。

2、為了適應在手機上的展示和轉發(fā),所有網頁以H5實現(xiàn)。

3、為了優(yōu)化用戶的瀏覽體驗,具體的產品頁采取兩套網頁模板,分別適應用戶在高網速和低網速環(huán)境下瀏覽。

4、雖然合作方沒有提出需求,但是我們在做產品規(guī)劃時仍然將“收藏”和“分享”按鈕部署到每個頁面;并結合用戶名對“收藏”和“分享”的行為進行記錄,便于后期做數(shù)據(jù)分析。

5、通過合作方微信公眾號的二次開發(fā)實現(xiàn)對微信賬戶的直接調用,用戶第一次以微信賬戶登錄時提示用戶完善個人賬戶信息。

6、單獨的營銷系統(tǒng)是否要上,主要看效果和預算。我個人認為,理財交易平臺不同于賣貨的電商平臺,紅包、積分等手段對客戶的吸引力有限,不上也罷。

7、運營團隊數(shù)據(jù)需求,PM需要提前考慮。除了考慮運營團隊,還有合作方和公司高層。因為數(shù)據(jù)報表除了便于運營分析之外,合作方、公司高層對數(shù)據(jù)報表也有需求。

8、單獨說一下數(shù)據(jù)監(jiān)管,根據(jù)央行、銀監(jiān)會的要求,部分理財產品的交易數(shù)據(jù)是需要向監(jiān)管部門定期報備的,所以,關于數(shù)據(jù)采集的需求PM需要與專門負責對接監(jiān)管機構的同事充分溝通。

四、“坑”清單

坑 1

理財平臺與理財產品,合規(guī)性和風險防范是硬約束條件,沒得商量(在介入項目之初PM就應該在腦子里繃緊起這根筋)。

坑 2

與風控部門的溝通很關鍵,也非常耗費時間和精力,因此需要提前做這部分工作,必要時與風評委員會每個成員都單獨溝通一遍,看似花費了不少時間精力,但比沒有充分溝通的情況而在風評會上業(yè)務模型被否決要好得多(被風評會否決業(yè)務模型,等于你的前期工作全部白做)。

坑 3

銀行對接。交易銀行對大額交易合作伙伴的內部運營與風控要求需要提前了解清楚,有些銀行的網上交易流程規(guī)定得非常死板,PM需要實際親身操作和體驗每個交易步驟,并設想用戶在異常場景下(如確定購買理財產品,錢已經劃走,但是沒有收到購買成功的反饋信息)的反應并制定預案,融入產品流程設計;用戶體驗與銀行交易流程之間需要取舍,以取得平衡。

坑 4

在賬戶體系中,設計多途徑登陸模式,“手機號+密碼”、“手機號+短信驗證碼”、“身份證號碼+密碼”建議一次性都上,確??蛻舨辉谫~戶認證上抓狂。

坑 5

所有交易都設置二次確認并可追溯,方便客戶查詢;部分大額、高風險理財產品設置客戶在一定期限內的反悔機制,提升用戶體驗。

坑 6

產品規(guī)劃時考慮政府監(jiān)管問題。這需要與風控部門充分溝通,同時PM也必須對涉及的法規(guī)和政策有充分的了解,我的體會是,這些法規(guī)政策非常枯燥,但沒辦法,規(guī)劃這類產品,這是繞不過去的?!煤诎澹涸诮鹑陬I域,監(jiān)管無小事!

坑 7

金融產品風險提示。現(xiàn)在許多理財平臺的風險提示都有,但關鍵的風險點都不明顯。至于是否將關鍵風險點單獨提示給客戶(比如單獨用紅字標識),需要產品委員會乃至公司高層明確確認,至少有內部書面確認。這是為了保護PM團隊自身所采取的必要步驟。

 

本文由 @kevin.H.S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雖多,但不知所云。唯流水賬而已

    來自湖南 回復
    1. 工作清單就是操作工具,的確沒什么亮點和趣味性可言;不過工具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這幾份清單就是為了完整地構架互聯(lián)網理財平臺而總結出來的,目的很明確。

      來自福建 回復
  2. 說明一下:

    (1)文中的執(zhí)行清單就是來自于本項目PM團隊的項目推進工作表的第一級目錄,按此清單細化,將每項任務分解到每人每天的工作輸出、最后完成時點,就是可以實操的完整的工作進度表(因涉及商業(yè)因素沒有展開);其中1、2、3、4、5項是PM的主要工作內容;6、7、8、15、16、17項PM必須掌握相關工作進度;9、10、11、12、13、14項雖然不是由PM主導,但是PM必須參與。把握好執(zhí)行清單中列舉的事項,一個互聯(lián)網理財平臺90%以上的搭建工作就包含進去了。
    (2)關鍵節(jié)點清單和運營清單是參與項目的各團隊討論后達成的匯總性意見。
    (3)所謂的“坑”來源于兩部分:第一是我曾在一個著名的央企供職時目睹了理財網站搭建時的一些“坑”,當時的兄弟們踩坑時可謂“苦不堪言”,公司高管們各種抓狂,也有兄弟因為產品模型中關鍵性因素上的缺失而直接被炒掉的(銀行網上交易限額導致部分用戶無法購買產品);第二就是執(zhí)行本項目過程中踩過的“坑”,要么導致返工要么導致項目進展推遲(我經歷這個項目體會最深的就是與風評委員會的溝通,見“坑2”)。當然,我們沒踩到的未必就不是“坑”,也許是有運氣的成分,沒踩上就走過去了。做了這個項目后,我的體會是,由于有前一個公司的經歷,我比較還是繞過了一些“坑”,項目進展延遲不大,從上線時間上看,老大們還是滿意的,算是比較幸運。所以關于產品工作中的各種“坑”歡迎大家補充,我自己就有搜集“坑”的癖好。
    (4)最后說一下身份認證的問題。當時關于身份認證有不同的討論,公司與合作方的意圖是:有必要更多地采集用戶數(shù)據(jù),為后續(xù)互聯(lián)網理財產品開發(fā)提供更多的維度;同時,從合規(guī)性上而言,風控部門的意見也是加強用戶身份認證;在下一個版本迭代中,有可能上客戶的個人征信信息,這也是一種反洗錢措施。另外,客戶身份認證功能,的確不是從零開始開發(fā),開發(fā)團隊用了不少封裝的很好的成熟的功能模塊和接口的調用,但這并不表明不需要進行二次開發(fā)。需要說明的是,一個功能是否做,實際上技術研發(fā)說了不算;研發(fā)必須跟著需求走(也就是要依據(jù)PM的原型),需求跟著業(yè)務需要與合規(guī)性限定走,這是理財產品的基本邏輯。

    來自福建 回復
    1. 請問如此規(guī)模的項目產品團隊要怎么配置分工

      回復
    2. pm團隊一共五個人,4個人基本上各管一攤。合規(guī)風控,支付渠道對接,交易模型搭建與理財產品,賬戶設計加運營前置。同時,每個方向都是雙人配置,確保第一負責人因故缺席不至于影響進度。公司還為整個項目團隊都購買有道云筆記協(xié)調辦公,使各組的信息能有效共享。我負責匯總并做整體流程的梳理,并進行內部把關。其他的事情就是誰當時工作相對輕一些的時候臨時指派了。

      回復
  3. 說的比較大、空不切實際,不說別的,就拿實名認證來說:根本不需要自己平臺做功能,直接都是跟三方對接實名認證接口

    來自山東 回復
  4. 感謝大家的鼓勵。補充一點:還有一個坑,就是理財平臺不要設計用戶預充值功能,因為這涉嫌自己做資金池,很容易被監(jiān)管單位認為你在搞非法集資——這是踩紅線的嚴重違規(guī)行為,切記切記!即便公司高層給很大壓力,也需要頂住,踩紅線的事情絕對不能干。

    來自福建 回復
    1. 求作者微信,本人也是金融pm,求交流

      來自上海 回復
    2. 微信:kevinstewart。相互學習交流。 ??

      來自福建 回復
    3. 感謝作者

      來自上海 回復
    4. 金融行業(yè)過于寬泛,據(jù)我所知,至少在北京,有基金群、信托群的產品人聚在一起;不過,我們公司本質上也不能算是金融企業(yè),算是互聯(lián)網企業(yè),通過互聯(lián)網產品為傳統(tǒng)企業(yè)實現(xiàn)“互聯(lián)網+”。

      來自福建 回復
    5. 跨公司的金融產品交流群我沒發(fā)現(xiàn)。也許是理財公司之間的競爭性關系所致。

      來自福建 回復
    6. 請問預充值是個什么概念

      回復
    7. 所謂“預充值”就是預付費,相當于客戶先把錢放在你的賬上,等到購買產品需要結算的時候直接用這筆預付款。一般的商品和服務使用預付費模式沒問題,就像“易到”、“神州”這樣的叫車軟件都鼓勵客戶預充值來作為車資的主要結算方式;但是理財平臺搞預付費就很容易引起監(jiān)管機構的警覺,這里面可以暗箱操作的事情很多。所以,為避免麻煩,我們pm團隊堅持了自己的意見,頂住壓力,當然,管理層最后也妥協(xié)了。

      回復
  5. 不錯,辛苦

    來自廣東 回復
  6. 銀行的坑確實挺影響效率的,說得都挺實在的。

    回復
  7. 接地氣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