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產品主管,產品總監(jiān):為什么你招不到好的產品經理?

8 評論 15631 瀏覽 82 收藏 11 分鐘

解答標題中的問題,或許需要我們先從一個入門級的問題開始:產品經理是做什么的?

前兩天,參加一次產品經理交流會,分享嘉賓提到了一個問題:產品經理是做什么的,坦白講,這個問題確實困擾了我?guī)滋臁?/p>

最終還是回到了產品經理誕生的背景,找到了我認為比較客觀,并且符合歷史發(fā)展的答案。

因此,冒昧致意各位主管和總監(jiān)們,有機會也希望與大家一起交流產品部門的管理方法以及方向。

現狀

隨著公司的發(fā)展,團隊規(guī)模的擴張,產品經理勢必會發(fā)展成產品組,再到產品部門,人數也會從1人擴充到數人,再到十余人,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這表示項目獲得了一定的市場認可,有充足的資本可以招兵買馬。

遺憾的是,人數的增加隨之產生的價值增加僅僅只有些許,有的團隊甚至還出現倒退的情況,也就是說付出了數倍的薪資,效果卻不如只有一人兩人的時候。

因為文章的原因,與許多產品朋友有過交流,超過70%的產品團隊,尚未實施項目組管理制度,仍然堅持產品部門管制,他們的工作流程是這樣的。

需求方(有多個),將需求集中交付給產品主管,再由產品主管根據成員的空閑狀態(tài)分配需求。

其中,大部分成員,會逐漸變?yōu)椤爱媹D經理”與“文檔經理”,少部分成員,會跳出現有的團隊,尋找新的機會。

作為主管或者總監(jiān)而言,我們會一直抱怨招不到好的產品經理。

產品部門應該是企業(yè)最重要的部門之一,行使的是企業(yè)的方向權,所有的資源,包括研發(fā),運營乃至市場資源,都會因為產品的落地方案而進行調配,產品經理的角色如此重要,反過來卻加劇了內部的矛盾,“為什么你們的角色那么重要,但你們自己卻那么弱”。

是的,讓人尷尬的是,如此重要的一個部門,在許多企業(yè)里卻成為了一個巨大的短板,由此產生的低效,方向錯誤,不勝枚舉。

承擔所有壓力的主管或者總監(jiān),除了自己硬抗,沒有任何辦法,盡管沒日沒夜的工作,加班,面試,對持續(xù)發(fā)展的頹勢依然束手無策。

或許,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幫助。

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考一個入門級的問題:產品經理是做什么的。

第一位產品經理

麥克愛爾洛埃發(fā)現:

由幾個人負責同類產品的廣告和銷售,不僅造成了人力與廣告費用的浪費,更重要的是容易對顧客造成顧此失彼的印象。

于是,他提出了“一個人負責一個品牌”的構想:

品牌經理應能夠把銷售經理工作的大部分接過來,使銷售經理能將主要精力放在銷售產品的工作上。麥克愛爾洛埃的“品牌管理”法,得到了以醉心于改革創(chuàng)新而聞名的寶潔公司總裁杜普利的贊同

原文地址:https://wenku.baidu.com/view/dc5b018371fe910ef12df830.html

這是另一個版本的寶潔與產品經理的故事,文中的“品牌,即為“產品”之意。

這個小片段,最近一直影響著我的思考,我試圖還原產品經理的誕生背景,嘗試解讀這個片段背后的含義。

從組織架構考慮,“由幾個人負責同類產品”,與現在所面對的問題似乎是相同的。

在部門架構里,我們的現狀也是“由幾個人負責同類產品”,我們的人力資源也是存在極大的浪費現象的,畢竟無法保障每一次的需求都是飽和的,必然會出現空位,而我們的精力也是分散的。

部門制里,很難培養(yǎng)出具備領域屬性的產品經理,因為需求是雜亂的,或許上一個需求還在做工具模塊,下一個需求可能就要做電商模塊了,來回切換的情況下,無法在單個領域深入學習和研究,持續(xù)下去,所有的模塊都變成了“畫圖”和“文檔”。

而產品經理缺少對領域的深入研習,會直接導致文中所提到的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影響,是我們完全無法避免的結果,我相信產品主管和總監(jiān)們,一定曾經遇見過類似的情況,并為此感到懊惱。

由于缺少對用戶的研究,不了解用戶的需求,最終實現了一些有損用戶價值的功能,導致大量用戶的流失。

比如一次想當然的“改版”,無視忠實用戶的使用習慣,貪圖理論的產品設計,版本更新后,出現大量用戶流失,或是因為抵觸新版本,或是因為“陌生”,或是因為“學不會”。

“更重要的是容易對顧客造成顧此失彼的印象

在產品經理誕生的故事里,因為精力的分散,忽視了針對性顧客的感受,傷害了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是促成“產品經理”這一崗位誕生的主要原因。

遺憾的是,我們似乎僅僅沿襲了產品經理的頭銜,但卻并沒有成功建立“產品經理”誕生的環(huán)境?。。?/p>

這就好像我們買回來了烘培的各種材料,也學會了烹飪的各種技能,但卻沒有開通水,電,天然氣。

不論食材,設備,技能多么專業(yè), 也沒有辦法在無水,無電,無氣的環(huán)境下進行烘培。

“一個人負責一個品牌”會怎么樣呢?

麥克愛爾洛埃爭取到了一次嘗試的機會,第一位產品經理,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產生了。

我甚至猜想,產品經理或許并不是一個以人為主的崗位,而是由環(huán)境和制度自然孕育的一個崗位,或許當我們滿足這個條件時,也就具備了擁有“真正產品經理”的前提條件。

拋磚引玉

當我把故事當中的四個關鍵含義組合以后,找到了“產品經理是做什么的”這一問題的答案,而這個答案讓我興奮不已。

由幾個人負責同類產品

導致人力與資源的浪費

導致對用戶造成顧此失彼的現象。

一個人負責一款產品。

你的產品經理,是否能為一款產品負責呢?

我們繼續(xù)深入探討一下。

在寶潔的故事里,產品經理是在一定的管理制度下產生的,也就是產品經理管理體系,是由體系, 環(huán)境所催生出來的一個角色,是為一款產品最終的市場結果負責的角色。

我們沒有辦法找到好的產品經理,或許最關鍵的原因不在于人不好招,而在于我們并未真正的搭建產品經理管理體系,并未建立“一個人負責一個產品”的客觀環(huán)境。

換言之,如何改變公司的管理體制,如何劃分產品線,是作為主管,作為總監(jiān)的我們決定踐行產品驅動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只有我們先做了產品線的分割,才能找到對應的人為對應的產品負責。

關于產品線的劃分,并不是要求有多款獨立產品,實際上伴隨著用戶量級的提升,一款產品里也會被拆分成多條產品線,這一才能保證產品的正常迭代和優(yōu)化。

就像去哪兒網,優(yōu)酷等成熟的產品,實際上是由多個項目組,多個產品線共同構造而成的,其中,每一位產品經理需要對自己所屬的模塊負責。

比如優(yōu)酷的播放器項目組,和會員項目組,去哪兒網的機票事業(yè)部和專車事業(yè)部。

以上都是在一款產品里拆分出的多個產品線。

我是一位產品經理嗎?

話題回到原點,如果你不是主管或者總監(jiān),只是一位產品經理,不如嘗試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我是一位產品經理嗎?

答案就在于你是否為某一個產品負責。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傳遞給我們的產品主管和產品總監(jiān)們,如果能推動部分企業(yè),開始建立產品經理誕生的環(huán)境,開始劃分項目組,產品線,我將由衷感到欣喜。

#專欄作家#

枯葉,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近6年經驗的產品經理,擅長社交、社區(qū)、細分群體挖掘。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個產品不止是產品,可能是一個功能、模塊、產品、甚至是產品線、系統(tǒng)等。

    來自廣東 回復
  2. 想跟著BAT大咖老師學習更多系統(tǒng)高階產品知識嗎?
    在【產品總監(jiān)修煉之道】,四位來自騰訊、百度的資深總監(jiān)級導師,將和你面對面分享高階產品必備的系統(tǒng)知識,幫你掌握更加全面的產品專業(yè)知識和團隊管理思路……

    想了解更多詳情?立即戳>>http://996.pm/z4bLB
    也快可以聯系KK進行咨詢哦~微信/TEL:13043462422

    PS:除了咨詢問題,還能領取【產品總監(jiān)課程學習筆記】! ??

    來自廣東 回復
  3. 寫的不好,連淺顯都談不上,本來這個問題非常的好。思考的角度是值得探討的,遺憾的是這么好的一個問題,回答的太潦草

    來自美國 回復
  4. 是否對某一款產品負責——這是產品經理的本質

    來自北京 回復
  5. 寫的不錯

    來自上海 回復
  6. 沙發(fā)

    來自上海 回復
  7. 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作為產品經理應該為自己做的產品負責。文章不錯,已經關注你了 ??

    來自上海 回復
    1. 我本來想用這個名字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