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Apple Vision Pro 再談蘋果產品營銷中的「敘述性詭計」

0 評論 3465 瀏覽 4 收藏 10 分鐘

在這篇文章里,作者對「敘述性詭計」做了介紹,這一營銷手段常常被用在蘋果公司的新產品發(fā)布、或營銷過程中。具體如何理解?一起來看看吧。

自從 Apple Vision Pro 在蘋果開發(fā)者大會(WWDC2023)發(fā)布以來,最興奮、討論熱度最高的當屬以下兩大群體:科技博主(KOL)和 XR 從業(yè)者。由于蘋果嚴格的保密政策,至今為止(2023.9)真正體驗過的只有少量科技媒體&博主和報名參加了Vision Pro 實驗室活動的蘋果開發(fā)者,而因為后者簽署了嚴格的保密協(xié)議(NDA),幾乎很難在公開場合看到開發(fā)者對 Apple Vision Pro 的評價。

我們能從科技博主那里看到的幾乎一邊倒地驚呼“極度震撼”、“革命性產品”(這里面當然不排除有人情世故的因素:如果一個 KOL給出的都是負面評價,那可能就要承受失去下一次 Apple 邀請資格的風險)。

作為 XR 從業(yè)者,站在專業(yè)技術的角度如何看待蘋果的這款頭顯(Headset) 產品呢?如果關注 XR 行業(yè)動態(tài),那你一定看過在計算機視覺、近眼顯示領域從業(yè) 40 多年的資深專家Karl Guttag對 Apple Vision Pro 的系列評價(已經更新至第 7 篇,仍在更新中)。

從 Apple Vision Pro 再談蘋果產品營銷中的「敘述性詭計」

近眼顯示(NED)專家 Karl Guttag 撰寫的 Apple Vision Pro 系列文章(更新中)

Karl 從 XR 硬件顯示技術、計算視覺技術以及人類工程學原理等角度,秉承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原則,對 Apple Vision Pro 的技術原理和蘋果所宣傳的體驗效果之間的差距進行深入分析和討論。這些分析討論中既有作者多年從業(yè)經驗的深度、敏銳洞察,也不乏一些主觀推斷的口水論點,我們將在后續(xù)文章中進行全面分析總結。

本文想要結合 Karl 文章中提到的幾處 WWDC2023 視頻對 Apple Vision Pro 的技術細節(jié)描述,簡單討論一下 Apple 在新產品發(fā)布、營銷過程中慣用的「敘述性詭計」。

這里的「敘述性詭計」是借用推理小說一種寫作手法的概念:指作者利用文章結構或文字技巧,把某些事實刻意地對讀者隱瞞或誤導,直到最后才揭露出真相讓讀者感受難以形容的驚愕感。目的是讓讀者產生錯覺,讓他們相信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但實際上這些事情并不總是正確的。這種手法可以用于小說、電影、戲劇等藝術形式中,以吸引觀眾并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jié)。

一、“ 12ms 的圖像延遲,比人眨眼速度快 8 倍!”

這句話出現(xiàn)在介紹專門為信號處理設計的 R1 芯片時,如何解決 Apple Vision Pro 視頻透視(VST)的延遲問題(第 01:51:34):

R1 virtually eliminates lag, streaming new images to the displays within 12 milliseconds. That’s eight times faster than the blink of an eye!

WWDC2023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蘋果式營銷「詭計」(Trick):

  • 先拋出一個和人因工程學(Ergonomics / Human Factors)相關的技術概念(延遲~眨眼速度):蘋果很少單獨強調技術參數有多厲害,因為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純粹的技術參數是無法感知的,但是當技術參數和人的生理參數綁定時,所有人都能理解技術參數的意義;
  • 再介紹自己產品的技術參數遠超過人類生理極限:延時只有 12ms,而人類眨眼一次的時間至少需要 100~400ms;類似的還有”人類的視網膜分辨率只有 60 PPD,而 iPhone 4 的屏幕(在手持距離下)可以達到 68 PPD “。

這時用戶必然會聯(lián)想到:原來蘋果產品的技術已經超出我的生理極限了,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這里的Trick在于:

  • 首先我們相信12ms的圖像延遲一定是準確的(這就是詭計和詐騙的區(qū)別),但視頻透視(VST)的延遲要考慮的可不只是圖像到顯示的延遲,還要考慮用戶頭部運動、屏幕刷新率等過程,也就是運動到成像(motion-to-photons,MTP)的系統(tǒng)延遲,Apple 并沒有直接說 MTP 延遲(這也是一個用戶不太能直接理解的技術參數);
  • 其次和眨眼速度比較,會「引導」「暗示」用戶認為比眨一次眼都要快 8 倍,那我肯定感受不到畫面延遲了!但實際上人眨眼速度和畫面延遲感知幾乎沒有任何關系,否則我們就不需要 120Hz 刷新率的手機了,按照眨眼速度算,只需要 10Hz 就可以了。
  • 重點在于,蘋果并沒有宣稱:R1 帶來 12ms 的圖像延遲,比人眨眼速度快 8 倍!所以你的眼睛感受不到畫面的任何延遲!后面這句都是用戶自行腦補出來的。

這就是我想要表達的「敘述性詭計」:蘋果先拋出一個客觀且準確的技術事實,然后引入一個用戶主觀可理解的人因工程學概念作為參考系,但是兩者之間并不必然(蘋果也不會宣稱)存在量化的因果關聯(lián),結果就是在沒有任何人撒謊的情況下,用戶理解了蘋果的產品性能,自行腦補了它所能帶來的體驗!

接下來看第二個例子:

二、“每只眼睛都可以看到比 4K 電視更多的像素!”

這句描述出現(xiàn)在 Apple Vision Pro 的官方介紹頁面,為了說明 Apple Vision Pro 可以給你帶來更加震撼的沉浸觀影體驗:

And with more pixels than a 4K TV for each eye.

從 Apple Vision Pro 再談蘋果產品營銷中的「敘述性詭計」

https://www.apple.com/apple-vision-pro/

關于這一點,Karl 在 Part3 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計算,我就不展開了,總結來說:

  • 技術事實:Aple Vision Pro 單個屏幕像素數要比 4K 電視屏幕更高(用戶沒有哪怕家里沒有 4K 電視,也能理解這意味著什么);
  • Trick:很明顯并不是整塊屏幕都用于電影內容渲染,而且根據 Karl 總結的人因工程研究結論,在超過 40~50° 水平視野范圍內呈現(xiàn)高清視頻反而容易讓用戶產生視覺疲勞;甚至蘋果自己給出的設計規(guī)范里,也要求開發(fā)者將內容呈現(xiàn)在用戶水平視野的 60° 范圍以內(這還是雙目范圍)。

從 Apple Vision Pro 再談蘋果產品營銷中的「敘述性詭計」

從 Apple Vision Pro 再談蘋果產品營銷中的「敘述性詭計」

同樣的結果,蘋果并沒有對自己的產品參數撒謊,也沒有宣稱 Apple Vision Pro 可以帶來比 4K 電視更高清的顯示效果,但用戶已經腦補出來 Apple Vision Pro 震撼觀影體驗了。

三、總結

蘋果慣用這種「敘述性詭計」式的營銷手段:

他就像一個頂級渣男,從來不撒謊,但是只說精心篩選過的真話;他說的真話能夠讓你格外「感同身受」,并讓你產生一系列美好但不一定切實際的幻想,這些幻想既不是他刻意編造的同時又確實是他精心編造的。

最后要說明的是,我們并不批判這種做法,首先能做到對產品技術不撒謊不詐騙已經難能可貴了!其次,在荒茫無聊的人生中,有一家市值萬億的巨頭公司花盡心思就為了給你營造關于人生更美好體驗的想象,除了掏錢還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呢???

作者:V2XR; 微信公眾號:V2XR

本文由 @V2XR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