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公司的三駕馬車:獎、罰、培訓
現如今國內的電商公司逐漸發(fā)展起來,相互之間開始競爭,但都有著共同的訴求就是多賣貨。電商公司的想法一樣,但在獎罰培訓方面實行起來卻大不相同,讓我們來看看吧~
國內的電商公司還是蠻多的,以拼多多為例,每一個店鋪背后都對應著一個電商公司,哪怕是個人店鋪,等做大了,未來也是往電商公司的方向去發(fā)展。
據我對不同電商公司的了解,幾乎所有電商公司都是有一個共同的訴求:多賣貨。
電商公司為什么會招電商運營,不是錢多了,為社會分擔就業(yè)壓力,而是希望這些電商運營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為什么招電商客服,目的不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而是減少平臺的售后處罰。電商公司是逐利的,一切以賣貨,賺取利潤為出發(fā)點。
為了多賺錢,電商公司會制定各種規(guī)章制度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句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作為電商運營,我自然希望所有的電商公司都賺大錢,這樣每一個電商運營也能分到更多。
雖然每個電商公司的想法都是一樣的,但是在制度落地執(zhí)行時,不同電商公司的不同策略,卻有天壤之別,這里跟大家簡單嘮一下。
一、怎樣獎
獎,就是分錢嘛。電商公司的電商運營等同于銷售,銷售是靠提成生活的,分錢的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不像行政、財務崗固定薪資,干多好也沒有盼頭。
電商運營既然等同于銷售,那么想提高電商運營的工作積極性自然是多分錢了。
人都是很現實的,熙熙攘攘,皆為利往,大家每天拼命上鏈接、優(yōu)化素材,是希望把利潤做上去,自己分的也多些。但是,真的涉及到分錢這塊,我就發(fā)現,老板的格局盡顯了。
先說分錢方式,那種按銷售額分錢的比較簡單就不講了,咱講下按純利的百分比分錢。
有的公司是純利的2~30%,有的公司提成是跟目標掛鉤的。這兩種方式區(qū)別蠻大的,第一種是干多少就能拿多少,比如說提成利潤1%,那么賺100萬,就鐵定拿1萬塊錢提成,這種方式比較公平公正,賺多賺少看個人能力。
另外一種按目標達成率來分錢,同樣賺100萬,如果目標200萬,實際完成率50%,則提成減半,很多公司喜歡這種模式,可以激勵電商運營創(chuàng)造出更高的業(yè)績,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為什么說怎樣獎能看出老板的格局呢?因為電商嘛,賺錢不賺錢就是前后腳的事。有個案例,某公司招了個厲害的電商運營,承諾年賺100萬,提成30萬,然后電商運營熬夜加班,各種辛苦付出,第一年完成了,拿到了30萬。
第二年,老板就心想了,現在業(yè)績都穩(wěn)定了,你也比較閑,沒啥用了,我還分30萬給你,我不是傻嗎?于是開始找借口,把提成壓到5萬以內。
能力高的人,不會忍著,換了個平臺去干了,然后老東家,后續(xù)招的新人接不上,業(yè)績越來越低,最后賺的遠不如以前。卸磨殺驢,咎由自取。
二、怎樣罰
有賞自然要有罰,人都是利益驅動的,但真正有主觀能動性的電商運營畢竟是少數。大多電商運營需要賞罰并重才能激發(fā)出潛能,罰就是完不成目標、失誤操作等的處罰。
罰的作用更多是讓大家做事上點心,電商運營嘛,線上賣東西,一個操作沒設置對,就很有可能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損失。但有的電商老板把罰當成增加公司利潤的方式就不可取了。
某寶電商運營設置錯誤,被薅羊毛導致閉店的例子比比皆是,還有倉庫發(fā)錯貨,導致售后率飆升,以及拼多多客服錯過售后時效,導致僅退款成功等等,都是可以通過制定處罰規(guī)則來規(guī)避。
比如電商運營做鏈接,可以按照ABC檔運營事故,制定處罰標準,如價格設置錯誤,虧本出單,根據虧損金額進行百分比處罰。
舉一個例子,鏈接上活動時賣價和券是疊加的,比如報品牌秒殺時,要取消券,如果未及時取消就會導致虧本出;我平時報活動,如果單量猛增,第一反應是看看價格對不對,千萬別設置錯了價格,被拍了大單,那就虧大了。
罰的話也要控制好力度,電商公司做獎懲,有的是輕獎重罰,這樣的公司吃棗藥丸。因為罰是為了規(guī)避問題,而獎才能激勵電商運營沖業(yè)績。
我比較提倡的是勤于發(fā)錢,少扣錢。畢竟誰都不想犯錯,能大度發(fā)錢的公司,才能做的更大,比如胖東來。
三、怎樣做培訓
電商公司想做大,培訓絕對不能少。先說公司的產品,除了老員工,有幾個對公司產品熟的,不做培訓,電商運營干個一年都不知道自家產品優(yōu)勢是啥。
不懂產品,還推啥?再說公司的文化,雖然很虛,但是培訓還是要做的,比如加班的文化,不培訓,誰心甘情愿陪老板加班?
培訓要定期,比如每月月末做一場,像經驗分享,可以每周搞一次。電商運營本來就是吃經驗的行業(yè),誰的鏈接起來了,不搞個經驗分享培訓一下,簡直就是浪費。
電商老司機的經驗分享,可以給予一些現金獎勵,500~1000塊錢的紅包。底下的人學會了,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可遠不止這一點,所以,各位老板把格局打開一些。
自己沒能力培訓,可以找外部的,電商平臺的課程、外面的課程,可以組織員工觀看,然后寫觀后感。雖然我也比較反感占用大家時間做培訓,不過短時的痛苦換來長久的回報,是值得的。
公司要營造出經常培訓、勤于學習的氛圍,是比較難的,成敗取決于老板是怎樣的人。
四、最后
獎、罰、培訓三駕馬車,是電商公司手里的三個武器,用好了,公司業(yè)績能逆勢上漲,蒸蒸日上。用不好,公司離倒閉也就不遠了。
根據我這么多年的閱歷見聞,能不能用好這三個武器,80%取決于老板的格局。所以,作為老板,大家有沒有敢于分錢的格局?作為電商運營,大家有沒有拼命搞錢的意愿呢?
專欄作家
老虎講運營,微信公眾號:老虎講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運營書籍《公司離不開的全棧運營高手》作者,千萬流水項目操盤手。專注產品運營與推廣,精通運營的各個模塊,將運營推廣玩轉于手掌中。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