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復活人”,生存在爭議與善惡之間

0 評論 488 瀏覽 0 收藏 8 分鐘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AI復活”的討論有很多,目前來看,現(xiàn)在的“AI復活術”其實還相對初級,只是通過數(shù)字虛擬影像的制作,來讓思念更接近于真實。而想利用這一技術來牟利的人需要明白,“再高明的技術永遠也只是工具,唯有人心才能決定最終的善惡?!?/p>

一、“AI復活術”:讓思念插上AI的翅膀

前不久,知名音樂人包小柏成功運用AI技術“復活”了自己已離世兩年的女兒,引發(fā)了諸多關注。

兩年多前,包小柏年僅22歲的女兒因病去世。思女心切的包小柏做了一個決定,重返校園,學習AI技術。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他成功地運用AI技術“復活”了女兒——通過模型模擬女兒的面容和聲音。這個被“復活”出來的數(shù)字版女兒,可以用惟妙惟肖地表情和語氣跟家人對話,甚至還為母親唱了一首生日歌。

包小柏并不是第一個這么做的人?,F(xiàn)在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已經(jīng)可以搜索到類似的服務。相關服務供應商聲稱,只需要提供一張正面半身像和一段1分鐘左右的音頻,他們就可以做出一段簡短的視頻。在視頻中,故去的親人將會被“復活”,用生前的表情和聲音來說一段話。這種簡版的“復活”不能實現(xiàn)即時聊天,還原度也并不高。不過,由于這樣的服務只需要支付幾百元即可實現(xiàn),銷量也不錯。

定制化服務會稍稍昂貴一些,大約需要數(shù)千到數(shù)萬元不等,但還原度非常高,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這種客戶大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用這種方式來寄托自己對已逝子女的思念。

按包小柏的話說,AI提供了一種方式,“能把思念的模式換一種工具來表達”。

二、爭議:誰來掌管“復活”的決定權?

由于這種AI復活的成本并不高,于是,許多粉絲將之用在了自己已經(jīng)逝去的偶像身上。近日,有網(wǎng)友用AI技術“復活”了李玟、喬任梁等人。這種行為備受爭議。

爭議的焦點是:究竟誰有權來決定“復活”?“被復活”的喬任梁的父親就在前日的一次采訪中明確表示,自己無法接受這種所謂的“復活”,他形容這種行為“是在揭傷疤”,并希望對方盡快下架。江歌媽媽也在相關話題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復活“女兒的決定僅限于她(直系親屬)自己來做。

對于這一點,我國的《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了逝者的肖像權受到法律保護。對死者肖像的保護,包括了保護其近親屬懷念、追思的精神權利。這一點,對于公眾人物,同樣適用。因此,粉絲并不能打著緬懷、追思的旗號,在未征得相關人士同意的情況下,擅作主張“復活”自己的偶像。免費況且不行,以此來牟取商業(yè)利益更加不可了。

除了公眾人物的肖像權問題外,普通人的肖像權則可能面臨著另一方面的法律問題:被盜用用在不法行為上。前文提到的AI復活定制團隊的負責人就表達過這方面的擔憂,他說,由于他們制作的AI復活人還原度非常高,他們會嚴格審查客戶和制作對象的身份信息,并通過簽署協(xié)議來預防將AI復活人用于違法活動。不過,這也只是合同層面的約束,在社會公權力領域,這方面的審查和監(jiān)督暫時缺位。

三、技術僅是工具,人心才決定善惡

目前的“AI復活術”其實很初級,只是通過模仿逝者生前的面容和聲音來制作一個數(shù)字虛擬影像,讓思念更接近于真實。離所謂的“復活”還差得很遠。

即便如此,對于因為失去親人而遭受巨大心理創(chuàng)傷的人群來說,這項技術不啻為一種福音,可以有效地療愈他們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盡管會造成各種各樣的風險,但絕對是有積極意義的。

同時,如果我們開開腦洞,把這種技術應用在別的領域,或許也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譬如,應用在教育領域。試想,讓我們“復活”一個AI版的李白,讓他“親自”給中小學生朗誦和解讀自己的名篇大作,講述當時的創(chuàng)作歷程,是不是比現(xiàn)在的語文課會生動很多?抑或是“復活”一個AI牛頓,讓他隱藏在便攜版學習機中,在學生有需要的時候,被呼喚出來以問答互動的方式為他們解答物理和數(shù)學方面的問題,是不是也會讓學習效率驟然提升?

當然,必定會有一小波人想著利用這種技術牟利,或用在不法行為上——比如,盜用肖像去詐騙。對此,我們只能說:再高明的技術永遠也只是工具,唯有人心才能決定最終的善惡。

參考資料:

  • 新京報:AI“復活”逝者引爭議,涉及哪些風險和法律問題?
  • 澎湃新聞:喬任梁父親回應“兒子被AI復活”:盡快下架!
  • 瀟湘晨報:江歌媽媽最新發(fā)聲:不接受AI復活親人!憑什么為我們做決定!

作者:河伯

來源公眾號:首席商業(yè)評論(ID:CHReview),深究商業(yè)邏輯,助力價值成長。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合作媒體 @首席商業(yè)評論 授權發(fā)布。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