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營銷全攻略:歸因分析在整合營銷中的關鍵作用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新媒體營銷已經成為了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橋梁。文章《新媒體營銷全攻略:歸因分析在整合營銷中的關鍵作用》為我們揭示了在多渠道、多賬號的整合營銷矩陣中,如何通過歸因分析來優(yōu)化營銷策略,提升品牌價值。
一、當下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中國人的一天
新的一天開始了,大家一睜眼就是拿起手機。早上朋友圈刷一刷,看看朋友們的新鮮事,再點開公眾號,找找有沒有什么有意思的文章。上班的時候,偶爾偷偷懶,小紅書、微博上看看八卦,放松一下。
到了中午,肚子餓了,打開美團或者點評,找找附近有啥好吃的,點個外賣,享受一下美食。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刷刷抖音、快手,看看搞笑視頻,放松放松,結束一天的忙碌。
從上面的場景可以看出,中國人的碎片化時間幾乎都被手機應用給占據了。大家不妨現(xiàn)在就仔細觀察下身邊的人,無論是等公交、排隊買咖啡,還是午休小憩,大家都喜歡拿出手機,刷刷新聞、看看視頻、逛逛購物網站。
二、營銷的進化:多渠道、多賬號的整合營銷矩陣
之前的文章里,我也提到過“新媒體矩陣運營的重要性”。就像老話說的“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即使酒再香,也得讓人知道巷子在哪兒,簡單來說,就是你的顧客在哪兒,你的廣告就得跟到哪兒。
營銷和廣告投放已經告別了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現(xiàn)在講究的是精細化運營投放。不是隨便發(fā)發(fā)傳單,或者買幾個廣告位就能搞定的?,F(xiàn)在的玩法是整合各種資源,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宣傳矩陣,線上線下、公關活動、效果廣告,一個都不能少。
舉個整合營銷的例子:
把廣告做到人們日常必經的路牌和電梯里,讓品牌不經意間進入他們的視線。
在小紅書和抖音上,找那些有影響力的網紅和草根明星、素人,讓他們推薦你的產品,讓用戶種草。
利用公眾號,講述品牌的故事,傳遞品牌的精神,讓用戶對品牌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情。
在美團、抖音這樣的本地生活平臺上,投放效果廣告,直接帶來客流和轉化。
通過朋友圈廣告投放,直接觸及用戶,把你的目標用戶轉化為你的私域流量
這樣的全方位營銷策略,能幫你更精準地找到潛在客戶,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時讓營銷效果達到最佳。
三、如何評估各渠道帶來的貢獻?
評估各渠道廣告貢獻就像是在做一道數(shù)學題,我們要找出哪個渠道的廣告貢獻價值最大。這時候,歸因分析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它幫助我們:
發(fā)現(xiàn)那些可能不太買賬的觀眾,這樣我們就知道哪些廣告可能沒打中目標。
弄清楚每個廣告投放到底值不值,就像買菜時挑最新鮮的一樣。
算清楚我們花的錢到底賺回了多少,確保我們的廣告投入能帶來真金白銀的回報。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更聰明地花錢,把廣告營銷預算用在最有效、最能帶來收益的地方。
歸因分析就像是營銷界的情報部門,它給我們帶來的價值可以通俗地概括為:
看透用戶:歸因分析讓我們知道用戶是什么時候、通過什么方式第一次發(fā)現(xiàn)我們的品牌,以及他們最終決定購買的每一步。
花錢有道:它告訴我們哪些廣告渠道最有效,讓我們知道錢該往哪兒花,避免浪費。
價值評估:通過歸因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哪些渠道的廣告最能吸引顧客,帶來銷售。
賺錢效率:它能幫我們算出每個廣告渠道的投資回報率,讓我們知道哪些廣告最賺錢。
減少流失:歸因分析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用戶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可能放棄購買,讓我們有機會及時改進。
定制服務:了解用戶在不同渠道的行為后,我們可以提供更符合他們口味的個性化服務。
統(tǒng)一品牌形象:在多個平臺上保持品牌信息的一致性,讓品牌形象更加鮮明。
用數(shù)據說話:歸因分析提供的數(shù)據分析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營銷決策。
長遠打算:它不僅幫助我們評估短期效果,還讓我們知道哪些做法能培養(yǎng)忠實顧客,對品牌長期有益。
歸因分析讓我們在多平臺矩陣營銷過程中,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顧客,提升用戶體驗,最終推動業(yè)務增長。
四、如何進行新媒體矩陣營銷歸因分析?
歸因分析聽起來高深,其實做起來就是幾個步驟:
1. 確定目標:首先得清楚你想通過歸因分析了解什么,比如是想看看哪些廣告渠道最有效,還是想找出用戶轉化的瓶頸。
2. 收集數(shù)據:收集用戶在各個渠道的行為數(shù)據,包括點擊、瀏覽、購買等。
3. 選擇歸因模型:根據你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歸因模型。比如,如果你想強調用戶最后點擊的廣告,就用最后觸點歸因;如果你想平均分配功勞,就用線性歸因。
4. 分配權重:在多觸點歸因模型中,給每個觸點分配權重,表示它在用戶轉化過程中的重要性。
5. 分析數(shù)據:使用統(tǒng)計工具或軟件來分析數(shù)據,找出哪些渠道或觸點對用戶轉化貢獻最大。
6. 識別問題:通過歸因分析找出可能導致用戶流失的環(huán)節(jié)。
7. 優(yōu)化策略:根據分析結果調整廣告投放策略,比如增加在效果好的渠道的投入,減少在效果差的渠道的投入。
8. 持續(xù)監(jiān)控:歸因分析不是一次性的,要持續(xù)監(jiān)控各渠道的表現(xiàn),根據市場變化和業(yè)務需求進行調整。
9. 報告總結:定期制作歸因分析報告,總結哪些策略有效,哪些需要改進。
回歸初心:回歸到做生意的本質,歸因分析是讓投資回報更可觀
做營銷,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到業(yè)務本身。說到底,歸因分析就是得緊貼實際,弄清楚要在哪些新媒體平臺用套路和方法來吸引顧客。
– 業(yè)務定調:咱們得先有個計劃,想明白在哪個平臺上做宣傳,怎么宣傳,這得根據業(yè)務的實際情況來定。
– 技術幫忙:咱們用的技術不是為了秀,而是為了幫咱們更好地實現(xiàn)目標。數(shù)據分析這些,都得為業(yè)務服務。
– 精準打擊:歸因分析就是幫咱們看清楚,哪些廣告最有效果,這樣咱們就能把錢花在對的地方。
– 效果說話:最后,咱們要看的還是效果,就是這些廣告能帶來多少回報。歸因分析就是幫咱們把錢用得更值。
– 不斷進步:市場是動態(tài)的,咱們的策略也得跟著變。歸因分析能讓咱們一邊做一邊學,不斷優(yōu)化。
歸因分析不是花架子,是實打實幫業(yè)務提升營銷效果,讓我們的投資更有回報。
以上為我個人的思考和工作中的實踐,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闖爺】,微信公眾號:【闖爺用戶增長實戰(zhàn)筆記】,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