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對“祛魅”祛魅

0 評論 465 瀏覽 1 收藏 15 分鐘

文章《從今天起,對“祛魅”祛魅》旨在反思當代社會中廣泛流行的“祛魅”現(xiàn)象。祛魅,原指去除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圣性,現(xiàn)被引申為對任何事物喪失興趣和信心。文章指出,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祛魅言論往往缺乏理性,過度使用可能導致對世界的冷漠和虛無感。作者呼吁,應對“祛魅”本身進行祛魅,理性看待事物,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避免陷入虛無主義的陷阱。

對名牌祛魅了,對明星祛魅了;對異性祛魅了,對婚姻祛魅了;對職業(yè)祛魅了,對露營、騎行、演唱會統(tǒng)統(tǒng)祛魅了。

層出不窮的二手經(jīng)驗和塌房事件,讓互聯(lián)網(wǎng)充滿五花八門的祛魅。有時候還沒“魅”上呢,就有人來替你“祛”,像是大師口中的厄運,又像老中醫(yī)說的濕氣。

父母對你說“相親那個海歸聽親戚說人品不行”,你肯定半個字都聽不進去。但網(wǎng)友發(fā)布一個“對留學男祛魅了”,再配上對熱門戀綜的種種分析,咱多半要點個贊。即便二者說的是同一個內(nèi)容,但傳播效果就是天差地別。

馬克斯·韋伯怎么也想不到,100多年前他在《以學術為業(yè)》演講中造出的概念,這兩年竟成了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的流行詞。當時他老人家的基本意思還是形而上的:“由于理性化的發(fā)展,人們不再借助于神靈找尋終極意義。沒有神秘力量在起作用,一切都可以通過人的理性而認識,這是一種現(xiàn)代的世界觀?!?/p>

韋伯關注的是神性衰退,理性登場的世界潮流。但當代網(wǎng)友卻創(chuàng)造了一種最缺乏理性的用法——只要對某事某物喪失信心和興趣,就可以說“對XX祛魅了”。這個詞很負面,但又留有闡釋空間,叫人浮想聯(lián)翩。比如有人“對體育生祛魅了”,就可以解讀出“很渣”“不行”“不適合談戀愛”等多維方向。我們甚至可以對自己祛魅,就是個NPC,干啥啥不行,干飯胃不好,接受平庸擁抱牛馬日常。

當年,韋伯是受慕尼黑大學的學生邀請做演講。時逢十月革命,那會兒的主題是世界可以被認知、被掌握。今天,同樣還是一群年輕人,他們認為世界已不再令人著迷,便不斷用“祛魅”自我解脫,還隱約獲得了智力優(yōu)越感。

問題在于,在沒有直接經(jīng)驗之前就“祛魅”了,是不是言之過早?

一、2024,對這些祛魅了

“我喜歡南——Southampton?!薄拔蚁矚g曼——Manchester?!眲偟阶爝叺闹形木拖駶L燙的湯圓,立馬被兩位精英男士吞回肚里(《心動的信號第7季》)。好久沒看到這么好笑的裝貨了,上一次還是在《圍城》里。

在短視頻,人們調(diào)侃戀綜里的死裝行為,算是對精英祛魅。在博主“小叮當?shù)幕锇閭儭倍窝堇[的《心虛的信號》里,所有嘉賓都換成低配版本。做騎手的男嘉賓自稱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工作,提到海岸城購物中心。女嘉賓立馬嬌羞道:“我也去過,是初中的時候,已經(jīng)很久了?!?/p>

嘴上質(zhì)疑怎么沒有二本戀綜,真來了又感覺怪怪的。因為你很難確認,這種夸張沒有傷害賣淀粉腸的女孩和外賣騎手的“蜜雪冰城”之戀。一邊說戀綜搞學歷崇拜,但女嘉賓被爆出“民辦二本”學歷又審判人家。試問究竟有多少人,真的在關心二本、???、職高人群?不過是為祛魅精英扯大旗。

《凡人歌》里熱議的“二本女友”問題,則是對高薪階層的賦魅。天天說章若楠配不上“龍傲天”張哲華,硬糖君看應該對爹味程序員趕緊祛魅;另一波觀眾也要對公務員祛魅才行,天天說秦俊杰飾演的北京公務員多么高貴不可欺。真基層公務員出來現(xiàn)身說法祛魅又不樂意了,是自己在代入官老爺過干癮嗎?

打開豆瓣、抖音、小紅書,能夠發(fā)現(xiàn)祛魅的三個維度。小紅書是理論派,告訴你祛魅一共分幾步,并且拋出橄欖枝——“你都不知道我對世界祛魅后,過得有多爽!”

對旅游祛魅,這是打碎一切虛假濾鏡。對奢侈品祛魅,只需當兩年外國留子。對帥哥祛魅,告訴自己他們也拉屎摳鼻孔。這個方法,應該是借鑒了李敖和胡因夢的名場面:“我真沒想到你拉屎的模樣這么丑,明天咱們就離婚!”

豆瓣是日常祛魅,凡所有相,皆可祛魅。對大房子、對相機、對天菜,甚至是沒有惹到任何人的MBTI都可以祛魅。“今天也祛魅了”小組擁有10000+組員,每天分享千奇百怪的祛。搞得硬糖君很想來個祛中祛:對小說人設祛魅嫌刻板,這是還沒遭過真人影視的荼毒!對MBTI祛魅,那是把自己的惰性思維怪到模型上了。

抖音則專注情感祛魅,各種情專和營銷號每天教你對異性祛魅?!凹幢隳阊矍斑@個人是現(xiàn)階段你認知總和里的最優(yōu)解,你也不會喜歡太久?!鼻閷P乃樾以苦口婆心的勸說風格漲粉,他認為“一個男的條件再好,沒用到你身上,關你屁事!”轉(zhuǎn)頭心碎小K就被女友爆出軌和無縫銜接。

哼,立馬對情專祛魅了。同樣的話,女博主說一千遍都不信,轉(zhuǎn)頭去捧copy文案的男博主,沒想到男人在情專界也有性別優(yōu)勢。

二、我祛魅,我快樂?

從理論到實踐,從情感到生活,祛魅在互聯(lián)網(wǎng)鋪開了一張鐵幕,籠罩著每一只迷途羔羊?;恼Q程度不亞于你推開一家從沒吃過的餐廳,站在前臺大喊“對這里祛魅了”,然后揚長而去,留下震驚的老板與食客。

人們?yōu)槭裁磿矚g祛魅?大概是一部分人前期被灌輸了太多的“賦魅”。但在實踐中,慢慢發(fā)現(xiàn)不過如此,于是笑著進行自我反思。另一部分則是“賽博祛魅”,在沒有親身經(jīng)歷的情況下主動放棄嘗試,美其名曰“祛魅了”。

小紅書教人對帥哥祛魅,就是反向爆料助你快速下頭?!澳阋涝賻浽偾謇涞膸浉?,也是愛發(fā)裸體黃圖的摳腳大漢?!薄安恢罏槭裁?,對腦袋空空的帥哥一點興趣都沒有?!薄跋胂骳rush蹲在馬桶上,就從crush變成rubbish了?!碧?,大家對“馬桶祛魅法”如此癡迷的原因,難道是巴甫洛夫效應,用生理性厭惡去抵消所有濾鏡。豆瓣有人從電影top250一部部往下看,發(fā)現(xiàn)大多不如預期,最后成功對高分作品祛魅。這倒是值得借鑒的祛魅操作,硬糖君也干過,而且更加瘋狂。從七十年代開始,每一年奧斯卡獲獎名單像考勤一樣打卡看。必須清楚作品和作者都有時代局限性,時代的經(jīng)典是時代的,不是你的。個人最喜歡的喜劇片只有5.7分,它在影史毫無地位,但在俺這里是皇冠上的明珠。

還有博主分享30+之后對很多東西都祛魅了。從愛錢變成夠用就好,從狂愛衣服包包,變成無心去雕飾而是運動替代。從被迫社交變成免去所有不必要的人際關系。說到底,祛魅無常法,大多是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

矛盾之處在于,那些天天嚷著對異性祛魅的人,有相當一部分僅僅是看到網(wǎng)友的戀愛經(jīng)歷,自己就患上了PTSD;調(diào)侃二本戀綜,本身是反精英敘事,但大多數(shù)人只是煩別人裝,自己看到精英的物質(zhì)條件恨不能立馬用人格交換,“洋味”算什么,“爹味”都沒在怕的;如今對白女、韓女也祛魅了,追捧時搞白女三件套,搞半天沒人家那時刻精致的精神頭兒,又趕快尋找新的生活方式去虛擬體驗“松弛感”。

與喪和躺平相比,“祛魅”自帶一種智力優(yōu)越感。我不那樣做或者沒有哪樣東西,不是因為我能力上辦不到,而是因為我看穿了他們的把戲、我不需要了。在思考美感的包裹下,這種放棄顯然擁有了更正當?shù)捏w面。就像極簡的日式設計,說成“侘寂美學”是不是高級多了。

三、祛魅之后,還剩下什么

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則痛苦,滿足便無聊。尼采的鐵口直斷,對祛魅同樣適用。祛魅就是一個不斷消滅好奇心的過程,當你真的擁有或者到達目的地后,才發(fā)現(xiàn)那里空無一物。

應該說,成長是對所有客體體驗的祛魅。任何客體經(jīng)歷、關系狀態(tài),沒有一樣可以讓我們永遠保持幸福喜悅。只要我們開心的預期及理想的圖式,一直寄托在他者和外界身上,我們就會一直試圖用新的體驗去替代舊的。

祛魅的好處顯而易見,它讓你不再容易受騙。帥哥沒什么,學歷不羨慕,有錢也不一定花我身上。壞處也在明面,你將不再擁有踏入任何一條河流的勇氣甚至力氣。祛魅之后的虛無,甚至還不如賦魅讓人有點念想、有點奔頭。

睜開火眼金睛,看誰都是繡花枕頭,看哪兒都是草臺班子。對旅游失去興趣,世界上哪個地方都差不多,早有人跳出來幫你祛魅:“家人們,這個地方我不會再來了!”對新鮮事物也失去探索欲,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都是消費主義的外衣。

這幾年的青年文化,就是一場沒有盡頭的祛魅。孔乙己文學是對學歷祛魅,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發(fā)現(xiàn)并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活。那件褪不去的長衫,就是曾經(jīng)老師和家長編織的霓裳。浪浪山文學,是對宏大敘事祛魅。你我皆小妖,挨一悶棍把命消。更早的小鎮(zhèn)做題家,也是一種應試教育的祛魅?!俺癁樘锷崂?,暮登天子堂”的故事早已遠去,做題做得再好,也答不好人生這張試卷。

祛魅的流行,隱藏的是意義感的缺失。它讓我們喪失了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包括對這個世界的敬畏與好奇。為了跳出怪圈,有必要對祛魅進行祛魅。它只是一種思維方式,絕不能替代客觀體驗和自我感受。

我們用傲慢代替沮喪,但很難說這樣就取得了單方面勝利。當我們還沒有強大到可以脫離世俗,還是需要一些東西來保持動力,維持自己的社會化。祛魅后,需要及時賦魅,來保持前進動力。

別人說的壞男人,不嘗怎么知道滋味。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嘛。別人說的爛電影,沒準兒你看得淚流滿面與導演心有戚戚。不過別人說難吃的東西,那大概率就是真難吃。什么印度湯圓、黑蒜、鯡魚罐頭,有人替你祛魅就信了吧。

祛魅就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是一個長期反復的思辨過程。需要祛魅的是那些消耗自己的事物,而不是理想和遠方。優(yōu)秀美好的事物,不是拿來祛魅的,而是讓人看到更多可能。

保持真實、保持誠實是重要的。我考不上清華,不是因為楊笠說的不喜歡,也不是因為對名校祛魅了,單純就是因為分不夠。同時,各位也要對硬糖君祛魅。當我們寫出爛糟糟的文章時,那就是真實水平。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作者【娛樂硬糖】,微信公眾號:【娛樂硬糖】,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