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基本功之一——挖掘用戶需求,也許你正需要這篇方法論

0 評論 1213 瀏覽 4 收藏 13 分鐘

C端的產品經理始終站在最終用戶的角度思考如何優(yōu)化產品以滿足用戶需求,本文我們就以C端產品經理作為主人公,以產品經理的視角來探索如何挖掘用戶需求。

一、用戶 and 需求?

1.1 什么是用戶?

用戶是指那些使用或可能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產品(如網(wǎng)站、應用程序、社交媒體平臺等)來滿足其特定需求或解決其問題的個體或組織。

用戶是產品設計和開發(fā)的中心,產品存在的意義就是為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解決他們的問題或滿足他們的需求。

說白了,用戶就是會使用我們打造的產品,并且有可能給我們帶來經濟效益的群體,好比對于餐廳老板來說,顧客就是上帝,而對于產品經理來說,用戶就是天。

1.2 什么是需求?

需求是指用戶或市場對某一產品或功能的具體要求或期望,通常源于用戶在使用現(xiàn)有產品或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痛點、不便,或者是用戶對于未來可能存在的功能、改進或創(chuàng)新的期待。

需求可以分為多個層次和類型,包括用戶需求、業(yè)務需求、技術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等,我們在這里主要講的是用戶需求。

總的一句話概括——需求,需求,需要產品滿足他們的要求。

1.3 什么是用戶需求?

用戶是需求之源,需求來源于用戶,用戶需求就是用戶的需求。

用戶需求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在某種場景下希望解決的問題,或者是他們想要滿足的欲望。

用戶需求可分為顯性隱性兩種。顯性需求是用戶明確表達出來的可以被直接觀察或聽到的需求,而隱性需求則是用戶沒有明確表達出來,需要我們通過分析和推斷感知的需求。

大多用戶的本質需求都蘊含在隱形需求中,類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需要我們費盡心思去真真切切地理解他們。

二、為什么要挖掘用戶需求?

用戶往往無法直接告訴你他們需要什么,這就需要我們深入到他們生活中,用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同理心去揭示那些未被言說的需求。

接下來我通過兩個例子,帶領大家嘗試挖掘用戶的需求。

2.1 用戶案例一

更快的馬與福特汽車

背景:

100多年前,福特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亨利·福特與用戶對話,詢問用戶想要什么樣的更好的交通工具。

用戶回答:“我要一匹更快的馬?!?/p>

分析:

用戶的直接需求是“更快的馬”,但這只是淺層的、表面的需求。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地想想:為什么用戶想要一匹更快的馬?想要更快到達目的地?

沒錯,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用戶真正的需求是“用更短的時間、更快的速度達到目的地”。

福特沒有局限于客用戶的直接需求,而是跳出了思維的限制,制造了汽車來滿足用戶更深層次的需求。

2.2 用戶案例二

用戶與音箱

背景:

有家公司在設計音箱外觀顏色時,邀請用戶做調研,詢問大家的意見。

用戶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但在選擇紀念品時,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黑色的音箱。

分析:

用戶一開始回答他們想要的音箱外觀顏色的時候是根據(jù)自己的偏好做出的回答,屬于用戶的直接需求。

然而用戶的直接需求在表達時可能帶有主觀色彩、個人情緒和時限性。

相比之下,用戶在選擇紀念品時的行為(選擇黑色音箱)比口頭表達的需求更為真實和可靠。

2.3 透過用戶看需求

從上面兩個例子中可以看出用戶的直接需求不一定是真實需求,產品經理需要深入挖掘用戶的真實目的。

用戶常?!罢f一套做一套”

正是因為會出現(xiàn)用戶回答與行為的選擇不對應的情況,產品經理需要通過觀察用戶的行為來驗證和提煉真實需求。

挖掘用戶的真實需求,它要求產品經理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同理心以及系統(tǒng)的分析方法,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和工具,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去了解和分析用戶的需求和痛點。<u>如果不能找到空缺的市場里真正的市場,活生生的人,那么你的產品無異于像一顆投入黑洞的石頭,一聲不響。

以用戶為中心的需求

需要產品經理懷著真誠與執(zhí)著的心態(tài)去不斷的進行挖掘分析,發(fā)揮我們的敏銳洞察力和產品思維能力。

本文1.3處談到了需求分為顯性和隱性,正因為有隱性需求的存在,我們更應該去深入的挖掘用戶,找出最本質的需求,發(fā)現(xiàn)空缺市場中真正空缺的那部分。

那么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如何去有效挖掘用戶需求,尋找到真正的用戶市場

三、如何進行有效挖掘用戶需求?

3.1 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

我們想要充分了解用戶心里到底該想什么,首先要去定義用戶。這就可以用到我們挖掘用戶需求的一種方法——用戶畫像。

根據(jù)調研數(shù)據(jù)構建用戶畫像

包括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yè)、興趣、消費習慣等基本信息,以及他們的目標、痛點、期望等深層次特征。用戶畫像有助于團隊更好地理解目標用戶群體,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挖掘需求。

例如,圖中是攜程的2019~2020近半年來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用戶地域分布畫像。

例如下圖,是我在打造自己的一款產品的時候,進行的用戶年齡分析,通過圖表可以直觀地看出用戶情況,讓一個個用戶畫像不斷在我們的腦海里變得深刻

通過這種形式,我們能夠更加接近用戶,了解用戶的行為,常去的地方,從而發(fā)現(xiàn)用戶的需求來提高產品的可行性。

我們要一切以用戶的價值為依歸

除了去定義用戶之外,我們還要做到去接近用戶,了解用戶。在這里不得不提到一種挖掘用戶需求的有效方法——用戶調研。 比較常見的用戶調研方法包括但不僅限于下面這些

  • 問卷調查:設計并發(fā)放問卷,通過量化的數(shù)據(jù)了解用戶的基本信息、消費習慣、需求以及對產品或服務的評價等。問卷調研成本低、效率高,適合大規(guī)模收集數(shù)據(jù)。
  • 深度訪談:通過面對面或電話聯(lián)系回訪等方式與用戶進行深入的交流,了解用戶的真實想法、情感態(tài)度、使用場景等。這種方法是當產品已經投入使用之后,可以建立用戶與產品的信任關系,獲取更深入的信息。
  • 觀察法:觀察用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使用這一類型的產品或服務,了解用戶的行為習慣、操作難點、使用體驗等。把自己當作用戶之一,深入的直接觀察用戶行為,發(fā)現(xiàn)產品潛在的一些問題。
  • 定性調研:如深度訪談、焦點小組討論等,通過開放性問題引導用戶分享他們的經驗、感受和觀點。這些方法能夠揭示用戶的深層次需求和情感動機。
  • 定量調研:通過在線調查等方式收集大量用戶數(shù)據(jù),用于統(tǒng)計分析用戶的偏好、行為模式和滿意度等。定量數(shù)據(jù)可以幫助識別用戶需求的普遍性和趨勢。

用戶調研的形式特點各有千秋,產品經理要根據(jù)產品特點和調研目的,去選擇適合當前階段的用戶調研方法,深入用戶內部,挖掘用戶需求。

3.2 給用戶真正想要的

在本文的第二,為什么要挖掘用戶需求中談到的第一個例子就很好地說明,用戶真正的需求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這樣可能會有點讓人感覺產品經理有時會像一個心理學家,可以這么說,產品經理其實是一個比較綜合型的崗位,本身的工作涉獵很廣,從市場、用戶、產品、設計、運營、技術、商業(yè)到心理學、美學,可謂包羅萬象。

就拿我們日常用的聊天軟件——微信來說,請大家花兩分鐘時間去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1. 這個產品(微信)解決了用戶什么問題?
  2. 哪個產品解決了類似的問題?
  3. 這個產品(微信)好在哪里?

如果你有認真的思考以上這三個問題,那么你已經發(fā)出了需求三問并進行了思考。通過這樣的需求三問,產品經理可以快速的了解到產品它真正提供給用戶的是什么? 解決的是用戶什么需求?

3.3 關于需求的采集

需求采集的過程是一個系統(tǒng)而細致的工作,旨在全面準確地獲取用戶的需求和期望。

  1. 明確目標:首先要明確整體的目標和期望效果,明確需求采集的邊界和范圍。
  2. 選擇采集方法:方法有訪談、問卷調查、觀察法、數(shù)據(jù)分析等。
  3. 制定采集計劃:根據(jù)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采集的時間和地點、資源的分配和任務。根據(jù)采集方法的不同,準備相應的采集工具,如訪談提綱、問卷模板、觀察記錄表等。
  4. 執(zhí)行采集:按照計劃進行采集,時刻保持溝通和反饋,記錄好數(shù)據(jù)并進行初步分析。
  5. 資料整理:整理和分析需求,對需求進行分類和歸納,評估需求的優(yōu)先級,編寫好需求文檔。
  6. 進入下一步分析:根據(jù)反饋進行迭代,總結和分析采集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不斷改進優(yōu)化采集過程。

以上是需求采集的步驟和關鍵點。

四、Last最后

拜讀了書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后受益匪淺,于是用我淺薄的文字寫下了這一篇挖掘用戶需求的文章,如有不足之處,感謝指出。

本文由 @c++不只想敲代碼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