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KOS“大風起”
本文深入探討了KOS在小紅書生態(tài)中的角色和價值,分析了它們如何彌補KOL和KOC之間的差距,為品牌提供更接近真實消費者的視角。
什么是KOS?
KOS——“Key Opinion Sales”,關鍵意見銷售,特指具備專業(yè)銷售能力及大量垂類行業(yè)、品牌知識儲備的強內容創(chuàng)作者在小紅書,KOS既是一種導購賬號定位,也是一種體系化工具,兩者都在受到追捧。
一、小紅書為什么會給KOS設定了一套體系化工具?
KOS的誕生是小紅書內容特性和內容為王時代的雙重匹配之下誕生的高效工具。
因為小紅書是種草社區(qū),種草效果最好的其實不是KOL,更多的時候我們合作小紅書KOL是為了背書和破圈。種草效果最好的其實是更接近消費者的KOC,KOC能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分享自己的產品使用感受,這種筆記對其他消費者來說是非常好的經驗。
但對于品牌來說,組織大量的KOC產出一些筆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方面是KOC的數量,KOC很散,幾乎沒有專門做KOC的MCN機構;另一方面是KOC的筆記質量難以把控。
KOS角色的出現很好的彌補了KOL和KOC之間,既接近真實消費者,又對產品足夠了解的角色。
小紅書從商業(yè)化開始就吸引到了很多的美妝和奢品品牌的關注,也許是小紅書洞察到了主要客戶群的需求,所以應運上線了KOS的體系。
小紅書從商業(yè)化開始就吸引到了很多的美妝和奢品品牌的關注,也許是小紅書洞察到了主要客戶群的需求,所以應運上線了KOS的體系。
簡單來說,商家開通KOS體系后,可以形成自己的內容流量盤,把所有員工、導購綁定品牌成為KOS賬號,支持所有KOS賬號的內容管理,也可以給數據表現不錯的筆記進行加熱,相比把預算投給KOL和KOC,顯然投給自家KOS,性價比更高。
二、KOS在小紅書生態(tài)中扮演著什么角色?
KOS是更具人感的營銷新觸點。
小紅書人感營銷變得越來越重要。
消費者更愿意與人“鏈接”,而不是冰冷的產品。
小紅書近兩年給到品牌的人感化營銷的建議是:主理人。
主理人品牌相較于傳統(tǒng)品牌,可以更好傳達品牌理念,以主理人視角與消費者共情。人本身就自帶情緒價值,自然而然能為產品和品牌賦予感性的弧光。
人是可交流的,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始終超越任何內容和品牌對人的單向輸出,相較于單向表達傳統(tǒng)品牌,主理人品牌更容易打動小紅書用戶。
但是呢,不是所有品牌都具備做“主理人”角色的能力,尤其是大牌美妝和奢品品牌,品牌故事久遠,架構較為龐大,很難找到一個代表性人物來做主理人內容。
KOS對這些品牌來說就成為了人感營銷的替代性方案,KOS能夠承接品牌專業(yè)號和KOL的種草內容后續(xù)轉化,三者也可以互為補充。
而且KOS內容本身就很接近小紅書原生內容,非常符合買手邏輯,且內容成本低,內容豐富度高,用戶信賴度強,可投廣告,可以形成品牌自己的博主庫。
所以,KOS對于品牌來說,是個很重要的“人感營銷”+“承上啟下”的角色。
三、KOS會成為未來小紅書種草的主要趨勢嗎?
我還是比較認可小紅書KOS的體系。
小紅書本來是人群生意,而不是流量生意,KOL和社區(qū)資源的投放,其實更接近于流量生意,而KOS則是“人群生意”的重要角色。
同時KOS還特別適用于決策周期長、服務體驗要求高的類目,不僅適用有線下門店的零售行業(yè),也適用于大健康、美業(yè)、教培、地產、婚慶、月子中心、旅游等零售行業(yè)。
所以,我覺得KOS目前已經在小紅書形成趨勢了,在未來,也一定會有更多品牌在小紅書應用KOS,為種草營銷效果提效。
公域可獲客,私域可轉化,KOS對于品牌來說,不僅僅是人感營銷”+“承上啟下”的“最佳角色”,也是品牌營銷的萬能解法。
建議有線下店鋪和導購的商家把KOS體系開通經營起來,沒有線下店鋪和導購的商家也可以給對客的工作人員做一些KOS定位的賬號,利用KOS矩陣賬號幫助分銷。
以上。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趙子辰Vic】,微信公眾號:【Vic的營銷思考】,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