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長文分享,電商測款完整實操細節(jié),我親自實踐總結版(上)

0 評論 1295 瀏覽 2 收藏 20 分鐘

在電商的世界里,產品的選擇和市場接受度測試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電商測款的完整實操細節(jié),從理論到實踐,揭示了如何通過細致的流程管理和廣告投放來驗證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

沒有做過電商的朋友,或者電商經驗比較淺層的朋友,可能都會聽說過電商要測款,測品,測圖等流程。但具體這個流程到底怎么做,從頭到尾如何進行,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模棱兩可。

網上也有一些講測款的文章,但我看了很多,感覺都描述的比較模糊,看了之后依然不明白。

我也聽了很多電商課程(是的,我也需要不斷學習)。有一些電商課程講測款講的蠻好,但這些課程的方法,主要是針對電商經驗比較豐富,操作比較熟練的人,普通人一聽,基本就懵逼了。

比如我聽某位電商大佬的課程,他的測款方式是建一個廣告計劃,往里面放100個產品,再加幾百個關鍵詞,跑出哪個產品就是哪個。

他們用這套方法是蠻熟練的,因為他們會做很多店鋪,很多品類,很多產品,需要大批量的測款操作。

這種方法很適合電商老手,成熟團隊。但普通人如果真的這樣去執(zhí)行,可能上手就會猝死,因為光找100個產品就已經累的要死,還要去挖掘幾百個關鍵詞,

我覺得普通人是無法執(zhí)行下去的。

還有的電商大神一邊講測款,一邊同步講推廣,又同步講標簽權重,多個維度混到一起講,內容是沒錯的,但很多人連推廣后臺操作都沒搞明白,這時候你再給他講什么標簽,權重這些很意識化的東西,他的大腦徹底被纏繞,無法明確核心重點到底是什么。所以結合了很多課程,又在自己店鋪做了大量實踐,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效果后。

我感覺自己已總結出一套比較精煉,清晰,容易操作上手的簡易版測款流程。

請注意是簡易版。

今天就此分享出來,希望能讓大家對于電商的測款流程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知。

在此特別說明一下,我是做服裝品類的,所以我比較愿意說“測款”,大部分電商人也說“測款”這個詞,有一小部分人會說“測品”。但其實兩個詞都是一回事,都是要對產品進行測試,為了表述方便,我下文統(tǒng)一用【測款】這個詞來表述。

一、測款的重要性

首先明確一點:測款不一定重要,但測款反應的本質很重要。

測款反應了一個什么本質?

就是你能不能明確把握,觀察,驗證出市場會不會接受你的產品。

并且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要前置的,越提前清楚越好。只有當你明確市場愿意接受你的產品后,你再根據需求進行推廣、備貨。

為什么線下店很難做?尤其是線下的服裝店,餐飲店,小商品店很難做,就是因為無法提前把握到這一片區(qū)的市場是否會接受他們的產品。

線下也沒有什么測試環(huán)節(jié),沒有什么廣告工具,無法提前進行測試。只有等開了店,進了貨,才能得到反饋。但這時候,房租,裝修錢,押金,進貨錢,大筆的錢已經花出去了。結果發(fā)現市場不接受自己的產品,貨賣不出去,沒有顧客上門,撐了幾個月,沒錢交房租了,直接倒閉。

那包括很多人做原創(chuàng)產品也會犯這個問題。

很多互聯網精英,白領精英,職場精英,帶著一筆積蓄創(chuàng)業(yè)做電商,看不上市場的產品,決定自己打造,做了很多自以為科學的調研,疊加自己的審美,對產品的理解,市場的理解,這些理解也沒有經過市場的測試,直接開始大量備貨、投放、打廣告,到最后發(fā)現賣不出去,貨全砸手里了,積蓄虧掉,回去上班。

所以測款只是一個手段,還是要不斷拷問自己的:

  • 我是否能明確把握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有沒有成功案例,
  • 市場是否會接受我的產品,有沒有數據佐證,有沒有小范圍測試,

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先需要測款,通過測款得到大量數據佐證后,再去做下一步行動。

二、有些情況不需要測款

我特別強調一下,也不是做電商就一定要測款,我們不要為了測款而測款。

某些情況下,你是不需要測款的。

比如說你沒錢,你推廣費用很少或者近似于沒有,讓你每天花幾十元,一個月花小幾千,你舍不得,你就是沒有錢。

我沒有嘲諷你,我只是在說實際情況,大多數普通人做電商都是沒錢的。

那你就無需測款了,測啥啊,你都沒有預算沒有錢,就得想其他辦法。

比如你去小紅書抖音拍產品短視頻,測,然后你又說不會拍短視頻,這也不會,那也不會,那你還是老老實實上班吧!

再比如,你連基礎的廣告推廣手段和操作也不會,那你也不需要測款。

我們測款是為了找出好產品,然后用推廣工具把它給推起來,你連廣告推廣工具都不會用,那你測款沒啥意義啊,你測出來比較不錯的款,后續(xù)也推不出去??!

再比如,你就是牛X的產品經理,你的審美,選品能力引領市場,引領你的顧客,你是牛X的設計師,你也有過成功案例,那你也不需要測款,你專注開發(fā)產品就行;

大家不要覺得這些人不常見,其實我們見到的一些網紅,帶貨達人,或者某個行業(yè)做的非常久的經驗豐富人士,都有這個能力;

他們做的太久了,對于這行有著深刻的理解,可能看幾個產品,就能清楚是否能賣爆。

所以我也建議大家要多去研究產品,多積累一個行業(yè)的深度經驗,你積累的經驗越豐富,你就不需要測款,你的眼光就很精準,你就是人形測款機。

再比如你賣的產品,有其他店鋪,競對,已經賣爆了,那也無需測款了,這個產品競對已經替你證明了是個好產品,市場可以接受,我們只需要測其他部分就行了。

再比如,某個產品,供應商那已經賣爆了,出貨量很大,那也不用測款了,供應商大量出貨,說明產品有很多經銷商在銷售,一定是大家都覺得不錯的產品。

再比如,你對產品還是要進行一些比對和判斷,進行一些競對對比,和同行產品進行比對,款式上,價格上,圖片上等等,有了一個大致的比對,覺得差不多一樣,再去測,明顯就很爛的,說不過去的,很普通的產品,去測它意義也不大,白花那個錢。

總之我們測款的目的要明確,在一堆產品中,找到市場接受度高的產品,或者了解一下,我們做的這批產品,市場愿不愿意接受。如果已經證明了這些東西,那就不需要再去測產品了。

三、有些手段可以代替站內測款,或者作為補充?

那我們的測款,也不是說就一定要用站內廣告測款,就一定要投廣告花錢,你要有其他能力,一樣可以代替測款,或者和站內測款進行互補,這樣測款的廣告費也會大幅度降低。

比如你店鋪開的比較久,有了一堆忠實顧客,每次上新產品,你一發(fā)宣傳,有一批忠實顧客回來買單,某個產品在老顧客這表現特別好,一上架就賣掉了七八件,十幾件,幾十件。那你不用測款了,你直接強推就行,這一定是個不錯的款,老客戶本身就代表著市場需求。

再比如你是搞直播的,那你也不用專門開廣告計劃測款,你只需每次直播,推推新款,監(jiān)控下數據,測款已經融入成你直播的一部分,所以也不需要刻意去測。

再比如你是小紅書博主,KOL,你有一個不錯的自媒體號,發(fā)產品視頻都有一定的數據,那你直接通過自媒體的短視頻,或者筆記,去測試產品數據,一樣可以代替測款;

為什么網紅店的優(yōu)勢很大,在測款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多網紅有微博,小紅書,能提前做上新預熱,測款,迅速確定主攻方向,降低時間成本。

所以大家不要把測款這個事情想的那么教條,只要能用數據佐證你的產品是個不錯的產品,那手段可以不用拘泥于站內廣告。

四、測款前的產品準備

測款其實就是給產品投廣告,獲得反饋數據。

那為了得到更好的反饋效果,我們在初期規(guī)劃,以及上產品的時候,需要有意識的去適配廣告,這樣可以得到更好效果,降低推廣費用。

首先就是一般測款廣告計劃的產品,最好都是同品類。

比如我這次上了20個產品,有6個毛衣,5個褲子,3個連衣裙,6個針織打底衫。

那我測款,會盡量將毛衣,以及打底衫,放到一個廣告計劃里去測。

因為廣告計劃里會有關鍵詞,同一個品類,關鍵詞集中度高,適配多,拉升權重容易,出效果就會快,提高效率,等于變相節(jié)省推廣經費。

這也是為什么女裝這個品類非常強調品類規(guī)劃的重要性,初期品類不能做散,要集中2~3個品類去做,這也是為后續(xù)的推廣創(chuàng)造效率集中度。

其次我測款,要盡量保證圖片的一致性。

因為做電商就是賣圖,有的產品很好,圖片不好看,可能會埋沒一個好產品。

我們盡量保證圖片的風格都是一致性,這樣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測款時發(fā)現圖片點擊率都不行,那我們在下一輪,又可以進行統(tǒng)一優(yōu)化。

最怕的就是有的圖片好、產品差,有的產品好、圖片差,得到的數據會很混亂,讓我們無從分析。

再然后呢,我還是建議大家,初期做電商,你最好先做主流價格帶,做低價格帶。

不一定真的要做低價,但至少產品要符合主流價格帶。

你賣飯盒,市場上飯盒都是十幾元到幾十元,你不要隔路,做一個上百元的飯盒,消費者都買不起,很多人做的產品,很好,也很貴,那測款就沒法得到準確的數據,產品可以吸引很多流量,但是卻沒有轉化;到了這時,你無法判斷,消費者對這個產品不感興趣,到底是因為價格,還是因為產品本身。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為了給測款流程創(chuàng)造一個很好的條件,我們盡量做控制變量法,讓一些數據盡可能保持統(tǒng)一,讓一些數據在市場的標準區(qū)間內,從而避免異常影響。

五、具體測款工具

那以淘系店鋪為例,我們用什么工具測款呢?

我們用直通車測款,現在改名的叫【關鍵詞推廣】工具來測款。

因為測款本身是希望用顧客的強需求來去佐證產品,那這種強需求一定是基于用戶的搜索行為。

比如我賣水杯,要測水杯產品,那當用戶搜索【水杯】這個詞后,我希望廣告能把我的水杯產品展現給用戶,看看用戶是否會對我的產品產生一系列動作,所以【關鍵詞推廣】模塊是基于用戶搜索的主動行為廣告,是真正代表了顧客對于這個產品的強需求。

六、如何創(chuàng)建一個測款計劃

由于很多人并沒有操作過這塊,所以我簡單快速教大家如何建一個測款計劃,沒有操作過的朋友了解下流程即可。如果不想看這部分的朋友也可略過。

沒有操作過的朋友,主要體會一下這個感覺,體會來自一個一線的實際操作體感。

第一步:選品

選【關鍵詞推廣】-【自定義推廣】-【自定義選品】

測款嘛,我們肯定要測自己想測的產品,我們把想測的產品給添加上。

那這個產品數量,肯定不會很多,我相信大家也沒有很強的能力,一下搞幾十個產品,所以我們最初把要測的產品控制在10個以內就行。

第二步:預算設置

我們選【手動出價】,預算設置成【每日30元】

廣告投放后,我們會給要投的關鍵詞出價,為了控制成本,這種出價我們是一定要手動操作的。

對于初期的人來說,每天只花30~50元測款是足夠的。

所以只要控制好測款量,會花一些錢,但不會花太多錢。

第三步:選擇關鍵詞or詞包

當添加產品后,系統(tǒng)會根據我們的產品,自動給到一些詞,我添加了一些衛(wèi)衣款式,所以系統(tǒng)給到我的是關于衛(wèi)衣的詞。

我們可以看下這些詞和產品是否符合,如何符合就選擇,不符合就刪掉。

如果你做的產品,比如你做某個產品,比如你做足浴包吧,我為不知道為啥會說這個產品,你發(fā)現系統(tǒng)給的詞太少,或者和你產品不相符,那你就關掉所有詞,然后選擇系統(tǒng)給到的流量智選詞包,走系統(tǒng)推薦的詞,去測。

當然,以上選詞可以說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了,因為都是系統(tǒng)推薦的。

像有經驗的電商運營,他們會積累大量的關鍵詞,會針對自己賣的品類,積累大量精準的關鍵詞,那他們的測款,會從自己積累的關鍵詞里去選,但我認為這個事情對于很多菜鳥來說不現實,大家可以從后面推廣過程中,逐漸積累自己的詞庫。

初期先用系統(tǒng)的推薦詞足矣。大家上手之后,再慢慢深入。

第五步:選擇人群

除了選擇關鍵詞,廣告它也是展示給不同的人群的,因為電商平臺有很多人群,不是說你投了某個關鍵詞,你的廣告就會展示給所有人,你的廣告只會展示給你關鍵詞下,選擇人群的一小部分。

那我們選擇什么人群呢?

新店鋪,直接選【智能拉新】就可以

老店鋪,選【智能拉新】+【店鋪長期價值人群】+【購買過店鋪商品內的訪客】

總之就是【智能拉新】人群,是系統(tǒng)幫我們把產品推薦給更多的新人群,店鋪人群就是把你的產品,給老顧客們也看看,其實到這,一個測款計劃的小閉環(huán)就已經完成了,把產品加進去,把關鍵詞加進去,把人群加進去,你的產品,就會展示給對這個關鍵詞有需求的一部分人。

這些人群會來看看你的產品,對你的產品有沒有興趣,有沒有互動行為。通過這些行為,你會判斷市場對你的產品是否認可。

你要是很有錢,多加幾個人群也可以。

當然,這個計劃還沒有建完,還要有大量的細枝末節(jié)需要進行調整,以及建了測款計劃后,它們會有什么表現,如何進行優(yōu)化,如何進行計劃的跟進,我們下篇文章再說,敬請期待!

(未完待續(xù))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劉瑋冬】,微信公眾號:【劉瑋冬創(chuàng)業(yè)手記】,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