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您也不想降本增笑的事被老板知道吧?

0 評論 224 瀏覽 0 收藏 11 分鐘

在當今商業(yè)環(huán)境中,“降本增效”已成為企業(yè)管理中頻繁提及的關鍵詞。然而,這一概念在實際執(zhí)行中卻常常引發(fā)爭議。本文通過一系列真實案例,深入探討了“降本增效”在企業(yè)管理中的應用現(xiàn)狀,揭示了部分管理者在執(zhí)行過程中因短視和片面追求成本削減而導致的種種問題。

從神話到笑話

關于降本增效,我最早的印象是在2019 年,那個時候剛被人騙過的我在社招面試。

我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面試官一邊翻著簡歷,一邊問我問題,表情里充滿了不耐煩。

當我說到降本增效四個字的時候,他突然放下簡歷看向我,眼里充滿了光…

那次面試結束我就拿到了 offer,雖然我后來沒去,但卻讓我第一次感受到這四個字似乎有某種奇妙的魔力。

2025年的今天,這個詞徹底淪為了爛大街的存在,和裁員廣進一起躋身打工人最討厭的詞之一,成為了眾多管理者不干人事的“黑命貴”。

但凡當領導的,基本三句話不離降本增效,不管他做了多么奇葩離譜的決策,只要說是為了降本增效,在企業(yè)運作中似乎就變得情有可原。

咱不看廣告看療效,那領導們到底搞得怎么樣?

2023年10月23日,語雀遭遇了長達8小時的服務中斷,后來螞蟻集團回應并向個人用戶贈送6個月的會員服務。

2023年11月12日,阿里全系產(chǎn)品相繼出現(xiàn)崩潰故障,給使用阿里云服務的公司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2023年11月27日,滴滴系統(tǒng)出現(xiàn)近12小時的功能癱瘓,29日官方向所有用戶發(fā)放10元打車立減券用于致歉補償。

2024年8月19日,網(wǎng)易云音樂發(fā)生故障,隨后官方回應并免費送出7天會員權益。

2024年8月21日,WPS出現(xiàn)服務故障,緊急修復后向所有用戶贈送15天會員。

……

盡管一件又一件的經(jīng)營事故,已經(jīng)讓人發(fā)覺所謂的降本增效,不過是在降低成本,增加笑料,但仍有很多企業(yè)的老板們深陷其巨大的認知陷阱而不自知。

回歸而非增長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用成年人來類比企業(yè)。最早降本增效這個概念提出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它就是讓這個人的身高從一米七增高到一米八五。

但事實上,所謂的降本增效,其實只是讓現(xiàn)在彎腰駝背的那個人減掉負重,抬頭挺胸,重新拿回本來應有的一米八五的身高。

是的,這位看上去只有一米七的哥們本來就有一米八五的身高,只是因為背負了太重的負擔才直不起腰。

對企業(yè)來說,這負重可能是無能的領導、不合理的流程、冗余的崗位或是有問題的戰(zhàn)略。

去掉這些負擔后,視覺上會讓人覺得他長高了,企業(yè)增效了。

但歸根究底,這就是他本來應有的身高,我們只是在幫助企業(yè)拿回原先應有的狀態(tài)罷了。

如果這個時候管理者還不滿足,想要他長到一米九,兩米,忽略客觀事實,就會開始昏招頻出。比如把這個男生穿的衣服包括內衣也當做負重全部去掉。

接著讓這個男生穿上高跟鞋,戴個紅高帽起到外增高的效果

再讓這個男生量身高的時候踮起腳尖,被人注視的時候還要跳起來。

我這樣打比方你可能沒有直觀的感受,但只要你能聯(lián)想到裁員裁到大動脈、無效會議、每日早晚會等詞匯時,你就會有種似曾相識的即視感。

現(xiàn)在很多打著降本增效旗號的企業(yè),就像是這個想要長高的成年人,穿著高跟鞋戴著紅高帽在裸奔,時不時還要跳起來炫耀:快看,我又長高了!

你說這樣子降本能不引來嘲笑嗎?

順著這個思路就會發(fā)現(xiàn),多年以來,我們都被降本增效中“增”這個字給誤導了。降本的行為并不會增效,準確的說法應該叫降本回效,回復的回。

退一萬步講,如果降本真的能夠增效,0 人參保的公司應該要賺得比全員參保的多得多,世界上最賺錢的商業(yè)體就應該是個體戶,而不是那些五百強企業(yè)。

擊穿做人底線

對此,老板們不語,只是一味地要求管理層完成降本增效的指標。于是乎,我們會看到管理者為了降低成本,一遍一遍地擊穿做人的底線。

  • 我們能不能壓縮基層員工的薪資,延長工作時間,提高人效?
  • 我們能不能多裁幾個崗位,讓一個人同時干幾個人的活?
  • 我們能不能裁員的時候想辦法不給賠償,再省個幾百上千萬的賠償金?
  • 我們能不能拖欠供應商的賬款,再把賬期拉長一點,反正也沒利息?
  • 我們能不能用地溝油,把顧客吃剩的飯菜倒回去賣,反正也吃不死人?
  • 我們能不能把那些運輸?shù)呐K活外包出去,這樣就不用再花錢清洗油罐車了?
  • 我們能不能偷工減料,不按安全標準的要求生產(chǎn),人死了也沒辦法來給差評了不是?

相反,那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反而像房間里的大象,被管理層視而不見。

  • 能不能減輕基層員工的壓力,讓他們各展所長,把重心都放在收益產(chǎn)出最大化的工作上?
  • 能不能把不干活的關系戶砍掉,降低冗余的人工成本?
  • 能不能優(yōu)化某些不合理的協(xié)調要求,提升跨部門溝通的效率?
  • 能不能取消一些重復反人類的流程,線上報備過的事情就不要線下再走一遍?
  • 能不能調整規(guī)章制度,趁機清除公司多年的積弊?
  • 能不能追究管理層領導不力的責任,換更有能力的人上??
  • 能不能?
  • 能不能??

回答我!

LOOK IN MY EYES!

TELL ME

WHY,BABY

WHYYYYY?

房間里的大象

管理層可能會和老板匯報,由于裁了某位員工,每月人工成本減少了 2 萬。

但管理層不會告訴老板,因為這位員工的離開導致公司需要雇傭 3 個月薪 8000 的新人來接手他的全部工作。

管理層可能會和老板匯報,團隊的年齡結構得到了進一步優(yōu)化。

但管理層不會告訴老板,大量不熟悉業(yè)務的新人在崗所造成的事故讓公司蒙受了遠高于降本金額的損失。

管理層可能會和老板匯報,這次降本增效的指標全面完成。

但管理層不會告訴老板,團隊的交付實施能力全面受限,老客戶不再信任公司,不敢往外推薦,失去了拓展新市場的可能性;

公司的聲譽受損,成為了降本增笑的標桿案例,連供應商都不想供應太好的產(chǎn)品或服務;

員工們看到了未來的自己是怎樣被裁出局,大家心照不宣,不再全心工作,能摸魚就摸魚,能撈一點是一點。

公司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維系客戶關系,盯緊社交媒體,加大質檢力度,嚴抓工作效率,整頓職場腐敗,直至最后,不得人心。

這本看似降了,又好像沒降。

死神永生

這些事情沒人會告訴老板,也不想告訴老板。沒錯,領導也不想老板知道他降本增笑的事情。

這件事情賈誼在《過秦論》里也有話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引用我最近看到的一位博主的話,在人類歷史上,但凡能擊倒超級巨人的從來都不是另一個超級巨人,而是巨人自身。內在的體系僵化,大量的浪費,效率低下與失去活力,無法向內刮骨療毒,才是其倒下的真正病因。

但領導不會在意,領導在哪永遠都能當上領導,牛馬在哪永遠都只能是牛馬,這才是每個組織真正要面臨的。

本文由 @產(chǎn)品小莊說項目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