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包裝設計,能夠打動消費者?
本文作者將從近期看到的一些美好的包裝設計作品,來總結一下未來包裝設計的趨勢,看看怎樣的設計能夠打動消費者。
高能?。?!設計力了解一下。
聊完品牌、運營、文案,這次想跟大家聊聊設計。藝術都是相通的,設計作為視覺傳達的語言承擔著和消費者溝通的重要作用。
在如今顏即正義的時代,我們不僅只滿足于物品本身的實用性,對外在的美觀亦十分在乎。買一樣東西本身倒不如說買的是它的設計。在新零售如火如荼的勢頭下,設計的要求比以前提高不少,設計水準亦大有提升。好的包裝設計就像為產品穿上了一身得體的衣服,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我將從近期看到的一些美好的包裝設計作品,來斗膽總結一下未來包裝設計的趨勢,看看怎樣的設計能夠打動消費者。
一、發(fā)揮地方特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案例一:千葉仙貝
這個是使用東日本的地方食材開發(fā)的小零食——產自千葉的一款仙貝(跟我們的旺旺仙貝類似),包裝上除了使用粉色和黃色線條吸引消費者的視覺之外,上面有很誘人的商品圖,也用插畫繪制了食材,另外寫上了生產者在務農時的小故事、畫上了產地地圖,希望能借由商品傳達之后可以感受到產地醞釀的情懷,期待消費者吃完后也會想來產地玩玩。
各種地方特色的小零嘴齊聚一堂,不僅可以嘗到地方美食,還能了解地方文化,設計功不可沒。
案例二:待改良設計的螺螄粉
通過鄰國的案例,我想到來自廣西柳州的螺螄粉,也是大名鼎鼎的網紅零食。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讓人欲罷不能。螺螄粉能否推動柳州當地經濟就不知道了。倘若如案例一那樣展現地方特色,希望能推動當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恐怕在設計上還有改良的空間。
大家都知道,螺螄粉中的酸筍是其點睛之筆,倘若在包裝中,能揭秘一下酸筍的腌制秘密,是否能賦予更多產品內涵,讓產品的故事性和人物性大大提升呢?
二、看得見味道的“房間”
透明的包裝設計,消費者從外觀就能一睹物品的一隅,既讓人產生無限聯想,又仿佛在還未打開食物之時,就已經嘗到了食物的味道,令人食欲滿滿。
這款是商品是FARM8(位于日本新瀉縣長岡市,一家為地方食品做設計的設計公司)開發(fā)出來的人氣商品,將西班牙水果酒中的紅酒換成日本酒,并放入各種水果干及新瀉縣薄荷糖,不僅喝起來讓人聯想想到西班牙水果酒般的香甜滋味。在包裝設計的視覺上使用粉嫩的色塊代表果干,雪晶圖案代表薄荷糖,倒入日本酒后搖晃瓶子,在視覺上看起來就像是在日本酒中看見細雪紛飛的新瀉冬日場景一般。
還有很多別具匠心的透明方案設計。想象一下當你看到這樣創(chuàng)意無限的產品時,腰包應該是收不住啦。
三、向消費者傳遞互動信息
當看到這個案例時印象尤為深刻,從未想過商品的包裝設計還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帶動災區(qū)經濟。
自從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fā)生以來已7年,但東北災區(qū)的經濟仍未恢復之前的面貌,加之當時輻射外泄的問題,東北經濟更是一落千丈。盡管政府宣布物產出貨前都會進行嚴格地輻射監(jiān)測,但仍然難以獲得消費者的信心。
這時,JR東日本企劃發(fā)出了「行くぜ、東北。(走吧,到東北。)」的召喚,如今已經進行到第7個年頭。日本包裝設計協會甚至舉辦「おいしい東北 パッケージデザイン展(東北美食包裝設計展)」,希望藉由競賽募集為東北物產設計好的包裝作品,推銷東北物產,只要商品賣得好,自然就能帶動災區(qū)產業(yè)循環(huán)。
案例一:東北六縣咖喱
快來東北品嘗美味的咖喱吧!
當你選購咖喱時,看到這么一句“來吧,到東北”的呼喚,這種體驗還是挺特別的。除了極盡可能展現食物的美味之外,我們還能向消費者傳達不一樣的信息。
案例二:江小白
說到傳遞信息不得不提到本土炙手可熱的“江小白”。前陣子江小白的文案又火了一把,我們常說江小白的文案走心,到底走心在哪兒呢?我覺得它始終把消費者作為一個情感的傾訴對象——朋友,賣的雖然是酒,但是有些話不妨對買酒的你說一說。而江小白的瓶身設計很好地將他想表達的東西“告訴”了你。
做傳播講究互動,我們看到的絕大部分包裝設計只是一味地顧自展現產品本身,特別是同質化如此嚴重的今天,倘若能加入有點信息的互動、關懷,產品看起來是不是更有溫度呢?
四、海外跨界了解一下
初次聽說野村一晟,是因為年初的一組海報的走紅。那是「GI全日本王者決定戰(zhàn)」日本競艇比賽海報,黑白背景加上鮮黃色字款「挑戰(zhàn)」和「最強」,反轉后竟然變成「勝利」和「戰(zhàn)場」。第一次看到時真的有被驚艷到。
正因為這組海報的突然走紅,使得野村一晟獲得與臺灣瓶裝水公司「多喝水」跨界合作的機會,順勢推出一套4款限量設計,竟能把「才能」二字,變成另外4組文字,令人嘆為觀止!這款包裝更是一經上市便被搶購一空。
這套反轉的設計,用驚艷來形容毫不過分。本身既有藝術價值,同時賦予了產品逼格與話題性。好的設計莫不如是。相信會給國內的設計師帶來不少啟發(fā),希望日后不僅是海外跨界作品,本土也能看到更多這樣優(yōu)秀的作品。
五、設計帶動環(huán)保
相信去日本旅行過的人都喝過我即將要介紹的這款礦泉水。
看起來貌不驚人,實則“大有來頭”。
案例一:ilohas礦泉水
ilohas是可口可樂旗下的一款礦泉水品牌。特別之處在于它的重量只有普通塑料瓶的 60%,還可以被擰在一起,在垃圾回收時節(jié)省更多的空間。
在當時,全球的礦泉水產品設計的主流是以宣揚取水地的自然環(huán)境為賣點。比如來自長白山的天然礦泉水。但日本的礦泉水因為取自全國各地,自然條件絕佳的取水地太多,反而無法突出取水地的優(yōu)勢。
能不能改變這種礦泉水設計的“游戲規(guī)則”呢?環(huán)保意識成了德田祐司的靈感來源。他采用了能減少原油消耗量的綠色環(huán)保瓶和標簽設計。在日本,生產出 500ml 塑料瓶子一般要用到 20 毫克原油,而德田祐司的環(huán)保瓶只需要用 12-13 毫克原油。
在日本演員阿部寬為 ilohas 拍攝的廣告片里,他演示了選擇 ilohas、飲用、擰瓶子這三個步驟。最后一幕,阿部寬舉著一塊廣告牌——這樣就能改變世界的水。
憑借著“可以擰的塑料瓶”這一賣點,ilohas 在上市后迅速引發(fā)話題,第一年就成了日本銷量第一的瓶裝水。ilohas 帶來的話題和經濟效應吸引了日本各大新聞媒體的關注,日本經濟新聞把這種獨創(chuàng)性的設計稱之為“可以體感到的環(huán)?!?。
有機會買到這個牌子的礦泉水的朋友,喝完后不妨擰擰看,感受設計的溫度與力量。
案例二:餓了么的可食用筷子
我們再來看看國內的情況。今年5月,餓了么推出了一款可以吃的筷子,為環(huán)保助力。利用面粉、黃油、冰糖 、牛奶和水作調配,創(chuàng)造出原味麥香、抹茶和紫薯三種口味,能儲存10個月,丟棄一周后即可降解,目前已與兩家飯店合作。
餓了么本是一家做外賣配送的公司,從屬性上算是產生各種餐飲飯盒等垃圾的一個源頭,推出可食用筷子踐行環(huán)保,不僅正面提升了公司形象,也是一件頗具社會責任感的事,好感值up up up~
在了解完以上不同產品的設計思路后,真心感受到設計的力量??吹竭@些愛不釋手的包裝,囤積癖表示買完東西的包裝盒,包裝袋都不舍得扔了。有興趣想更深入了解他們,不妨去搜索設計師們其他的作品。
德田祐司認為,設計,就是連接產品和消費者的故事。設計師就是故事的講述者,要根據時代的不同不斷地去改變。
現在風頭正勁的新零售,它的“新”亦不僅是模式,而是體現在產品從頭到腳,由內而外的點點滴滴。這時候依靠包裝設計講一個動聽的故事來吸引消費者對做品牌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人靠衣裝,產品靠包裝。不妨試試利用包裝設計,化身為一個講故事的人。希望以上提到的這些案例對各位有所啟發(fā)。
- 部分案例來源:Shopping Design
作者:Fancy,公眾號:歡喜Fancy(ID:Fancy_Chiang)
本文由 @Fancy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