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只在需要時 —— “暫停”按鈕的消失又出現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56.jpg)
很多時候,不好的設計往往是因為思考的不充分或者思考的太多;而好的設計則正是因為它出現的恰到好處,哪怕它可能是在對傳統(tǒng)習慣做出的挑戰(zhàn)。以下我將通過現實產品中“暫?!卑粹o的消失又出現來說明這一點。
對于現實中的聲音播放工具,大家應該不陌生吧。錄音機、walkman、CD隨身聽,雖然這是上個世紀甚至上上世紀的名字,但是也不至于讓現在沉溺于虛擬世界的人們徹底忘記(90后除外)。我們只是去回味這些古老工具的播放控制按鈕,也是能夠品味出優(yōu)良的設計思想的。
“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1983年的這句廣告詞?這句曾經家喻戶曉的廣告詞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明星家用電器——燕舞牌收錄機。
圖1:燕舞牌收錄機
雖說錄音機的歷史可以追述到19世紀末,但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熟悉的,應該還是從“燕舞”開始吧。它是一款卡帶式錄音、放音設備。如何使用這個東東來錄音我們不談,這里需要留意的,是那一排控制按鈕:
圖2:燕舞牌收錄機控制按鈕
這是左側主要負責錄音及放置母帶的卡槽下側的控制按鈕,從左向右依次是:錄制、播放、快退、快進、出倉(停止)、暫停。
當播放在進行時,播放按鈕是處于被按下狀態(tài)的;這時按下出倉按鈕,播放按鈕則彈起,再次按下出倉按鈕,卡槽則打開。所以事實上出倉按鈕起到了停止的作用。
這時暫停按鈕更像現在軟件上使用的乒乓鍵,在錄音的時候很有作用??梢韵胂螅绻浺舻臅r候沒有了這個快捷的按鈕,那可能得重復錄音很多次,或者總是要徹底停止(要知道,由于物理原因,出倉按鈕要比暫停按鈕難按的多)。
多說一句,錄制按鈕的圖標應該是紅色圓形,而這些圖標至今仍被沿用。
Sony、aiwa隨身聽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各式卡帶隨身聽在中國大行其道,sony、aiwa隨身聽更為風靡。
圖3:aiwa牌隨身聽
這一類的隨身聽大多沒有錄音的功能,而僅僅作為卡帶放音使用。從上圖頂端的控制按鈕可以隱約看出只有四個按鈕而已,其實他們分別是:播放、快退、快進、出倉(停止)。而出倉(停止)按鈕就是最前端那個大大的按鈕了。
確實,對于卡帶放音機而言,“暫停”按鈕似乎沒有任何作用,而暫停的功能完全可以通過出倉(停止)按鈕來搞定。
CD播放時代
二十世紀末,中國似乎進入了短暫的CD隨聲聽時代,雖然這似乎比sony D50(第一款CD隨身聽)的誕生晚了十幾年。
圖4:sony牌CD隨身聽(1)
這是sony不同時代的兩款CD隨聲聽。
對于音樂播放而言,暫停的功能始終是需要的。在卡帶時期暫停的操作被出倉(停止)按鈕所實現,而在CD時期,則必須要有個暫停按鈕了。而可以發(fā)現,隨著技術的進步,按鈕的樣式的變化使“播放”與“暫?!卑粹o一體式成為可能。
順帶一句,可以發(fā)現,后一款的CD隨身聽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停止按鈕,停止的功能已經被“power”鍵、“出倉”鍵以及長按“播放”鍵來代替實現。這里定義的很明確,“停止”代表著徹底終止當前任務。
其實所謂的“設計只在需要時”也是簡潔設計的一部分,其宗旨是不給用戶帶來更多的認知負擔,更方便用戶的使用。這可不是指一味的減少按鈕,“暫?!卑粹o的消失和又出現正說明了這一點。需求并沒有變化,只是如何更好的表現,更方便用戶,而這也正是我們的基本職責。
- (本文出自Tencent CDC Blog,轉載時請注明出處)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