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車載用戶體驗:儀表盤的重設計(一)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69.jpg)
這次帶來的是Adhithya的一系列的關于思考車內人機交互的文章。這是一個系列哈,今天帶來第一篇關于儀表盤的重構。
這個項目始于對我最討厭的車內控制器的解決方案。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行業(yè)在迅猛發(fā)展著,很多車里已經安裝了17寸的顯示器,人與車的交互方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
一個司機首要的關注點在于駕駛和安全。隨著我們的汽車搭載了越來越多的功能,你現在甚至可以在開車的時候發(fā)推特,人們的注意力已經開始從駕駛時最應該關注的那兩點上移走了。自動駕駛汽車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了,當然現在這項功能還不夠完善。馬路上有少量的汽車是有自動駕駛的,但那一般作為一個非常有限的延伸,大部分的時候還是靠人類自己來駕駛,然而人類很容易犯錯。
我的目標是在車內的人機交互上找到針對現有系統(tǒng)的改進空間。
當前環(huán)境
為了對當前的車內體驗有大致的了解,我決定對現有的不同車輛里各種各樣的駕駛體驗進行一個快速研究。
Tesla
Tesla的Model S擁有一個17寸的顯示屏作為中央控制臺,還有一個集成的數字顯示器,用來顯示里程,電力消耗功率,預期里程和一個隨著時間變化的可視化圖表。屏幕上似乎有個過載信息提醒,汽車全部的功能參數都可以通過中央控制器來調整。是的,特斯拉很快就可以完全無人駕駛了,但是現在他們花在屏幕上的時間有多少呢?
navdy
navdy是一個平視顯示器(Head Up Display),并且通過語音控制來解決導航、電話和音樂控制。它可以幫助你查看twitter、Facebook和手機里的短信等。它可以通過手勢來接聽和撥打電話。 但是這些手勢需要你把手從方向盤上拿下來。
馬自達3 /奧迪
光滑的圓形旋鈕是目前在馬自達3和一些型號的奧迪幫助司機在屏幕上的菜單之間輕松導航。 這同樣要求司機將他們的手遠離方向盤。 在旋鈕周圍存在著多個小按鈕,它負責特殊的功能,如導航,音量的變化和返回到以前的菜單項的。 在駕駛過程中進行功能的切換是件相當艱巨的任務,有時甚至是致命的。
基于之前的調研我發(fā)現,警告、指示和其它儀表盤上的信息需要駕駛員從馬路上把注意力移開的程度最小。方向盤上的控件都非常的方便,并且當道路需要駕駛員注意時,緊急情況下,手仍然在車輪上操縱保證安全。
所以我決定分解現有的儀表盤,去了解方向盤背后的儀表盤都有哪些不同。我觀察各種不同的儀表板,分析他們都有哪些共同點。
儀表盤上的故障提示
- 轉速表:在IC提示每分鐘有多少轉速
- 警告:如門半開,安全帶的指示,警告檢查引擎,暫停模式/手剎啟動
- 模式?-?開車,停車,空擋和倒車
- 指示器
狀態(tài)指示器,如前照燈模式,遠光燈模式,燃料指示
我決定和人們談談他們對儀表盤的看法,他們目前尋找什么信息,他們擁有的汽車中存在的一些現有的痛點,以及他們日常的一些活動在駕駛時有哪些潛在的危險。
研究見解
訪談
我采訪了幾位在美國開車超過五年的人,他們對這里的道路和條件都非常熟悉。所有的司機都提到了他們會在駕駛的過程中使用手機,尤其是需要查路線或者接電話的時候。他們中的大部分會使用手機來鏈接車內的音樂裝置,并且用手機來操控它們。有趣的是,我發(fā)現他們中沒有一個留意過速度表。受訪者提到的關于轉速表的趣事—
- 受訪者 1:“我知道手動換擋的時候是需要看轉速表的, 所以自從我買了自動擋的車我就再也沒看過轉速表了?!?/li>
- 受訪者 2:“我從來沒認真看過那部分,既然你這么問了,我可以告訴你我覺得那玩意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 受訪者 3:“可能在爬坡的時候會看一下,但是在城市里開車的時候我?guī)缀踝⒁獠坏剿拇嬖凇?/li>
通過跟他們談論在車內的行為,他們現有的車內系統(tǒng)只允許他們調整音量,接聽電話這種不需要讓手離開方向盤的行為。而一些其他的行為,像換首歌,打個電話,切換音樂源等,都需要他們有意識的去切換視線到中控臺上去。
問題構建
在了解完痛點和現有系統(tǒng)可能造成的潛在危險的情況下,我決定做一個不需要駕駛員將手離開方向盤的系統(tǒng),從而有助于他們能保持注意力一直在路上,不會分心。語音控制工具例如Navdy可以幫助你保持注意力在路上,但是鋪天蓋地的功能,例如可以發(fā)Tweet,更新Facebook的狀態(tài),查看手機通知等等,都在鼓勵駕駛過程中不好的行為。我想通過提供一個可以給駕駛員提供重要信息的入口來解決這個問題。
儀表盤的重設計
劃分控制臺
控制臺被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控制器將會被放置在方向盤上,第二部分專門展示相關數據,所有的部分都支持語音控制模式。
控制臺分為三部分?-?1、左邊是地圖和導航。2、中間是由與車輛的當前狀態(tài)有關的信息構成的。3、右邊是一個可以切換音樂的控制器、給最近/最親近的聯系人通話,和查看天氣變化。
控件
這里有兩個控制器,一個在方向盤的左側一個在方向盤的右側,它們對應著控制器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左邊的控制器對應著第一部分,右邊的控制器對應著第二部分。
左控制器
一個簡單的只有一個按鈕的圓盤形控制器,當你長按中央的按鈕時可以激活語音控制(就像蘋果的Siri一樣)?-?按下左邊表盤中央按鈕,系統(tǒng)將會接收有關地圖&導航的指令。
右控制器
右邊的控制器比左邊的要復雜點,但它的功能也是有限并且易于理解和使用的。中間的按鈕跟左邊一樣也是長按可以觸發(fā)語音識別控制模式。它給幫助更改音樂源,給你喜愛的人打電話,切換歌曲和查詢天氣。它還可以通過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來調整音量和選擇聯系人。
警告和其它指示信息
預警系統(tǒng)包含了汽車是否超速和車輛當前狀況(例如發(fā)動機狀況,制動狀況、安全帶是否帶好,門有沒有關上等)的相關信息。還可以估算剩余行駛距離。
體驗設計
被動體驗
當司機進入車內啟動汽車的時候,他只能看到中間的部分。其它兩個部分是空白和不活躍的,直到司機需要它們的時候才會亮起。這樣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到路面上,把分心的可能降到最低。
無縫導航
導航被制入到儀表盤內,司機就可以不用看手機或者其它導航設備了。這個導航安置在駕駛員視線范圍之內,并且語音控制可以讓過程變得更容易。
司機長按左邊的控制器,用語音控制他,系統(tǒng)給出目的地建議,司機從中選擇一個。
有效警告
車輛中的警告從其他元素中脫穎而出,從而使它很難被錯過。
警報閃爍—這里是安全帶提醒和車門未關提醒
音樂、電話和天氣控制
音樂控制,電話簿里最近的聯系人和天氣詳情都可訪問。音樂和聯系人列表同步可以與手機配對同步。天氣列表顯示一天之內重要的天氣變化。
在司機輕敲右邊的控制器之前,右邊的區(qū)域都是不可見的。選項卡之間切換的交互非常簡單,向右滑動查看下一個選項,向左滑動查看上一個選項。
智能語音控制
各個標簽之間的語音控制是通用的,系統(tǒng)可以識別你的命令是針對音樂,電話還是天氣的。
這個控制器提供了選擇音樂源的機會,生成的列表是基于與之配對的設備上的音樂列表。
該命令查找一個叫“Saturate Me”的歌曲列表
觸發(fā)了對“Jane”的呼叫
重構儀表盤想法的背后是為了給駕駛員提供一個無干擾的環(huán)境,以便于將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通過去除轉速表,和一個駕駛員不需要將視線從路面移開的語音控制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了一種更加安全的駕駛體驗。
原文作者:Adhithya
原文地址:https://uxdesign.cc/re-imagining-instrument-clusters-in-cars-be0bb4afd5b6#.48iyydejh
譯者:逗砂
譯文地址:微信公眾號【非科班設計】
本文由 @逗砂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我覺得有改進的地方,比如司機想看導航的時候,肯定是希望顯示的區(qū)域比較大,現在只在左邊部分區(qū)域顯示的話,視覺區(qū)域稍微小了一點。可以考慮導航時全屏顯示,其他信息縮小展示面積,比如放在右下角。一點小建議
這個東西是儀表盤?
HUD顯示,操作全靠方向盤是終極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