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界面:對話式UI會走向何方?

0 評論 9910 瀏覽 24 收藏 13 分鐘

2016年是對話式設計之年。消息應用正以驚人的好評度和參與率,占領世界和app store的排行榜。每個社區(qū)產品、應用市場、點播服務、約會應用、社交游戲和電商產品,為了提高好評度、參與率和銷量,都已經或即將加入消息功能。

有大量關于對話式UI的討論,還有這種人機對話模式如何通過簡單的指令和文字反饋(偶爾配合照片),將消息或語音交互融合在一起。雖然我很喜歡文字和照片,但它尚有非常廣闊的探索前景,可以在對話式界面中加入豐富的圖形界面元素。
這點有些諷刺,因為1986、1996、2006年也是對話式設計之年。想知道對話式UI會走向何方,我們就應該回到這些歷史時期。

命令行,又稱作原始對話式界面

似乎我們都見過這些界面。命令行正是最初的對話式界面。輸入上下文指令,敲回車,電腦就會執(zhí)行命令,并且打印出答案。輸入和輸出都是文字。有時候通過非常原始的方式,你能看到各種符號組成的表格或ASCII碼圖片。這是文字媒介的一種極具創(chuàng)造力的用法,但它本質上還是文本。

Linux命令行

仔細想想,這是不是很像一場互動對話,人告訴電腦做什么,電腦執(zhí)行,然后回來匯報結果,或者提出新的問題,得到回復后才能繼續(xù)任務。

命令行最大的缺陷在于,你必須準確知道應該輸入什么,或者讓電腦給你提供選項。要記住所有這些命令,對多數人而言要求太高,這時的電腦還不夠平易近人。

即使早在那個年代,消息應用就已經存在了,因為人們不僅僅想要與機器對話,也想和人類對話。交互被局限于文字媒介。

圖形化用戶界面

施樂公司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一家復印機公司下屬部門的天才們,創(chuàng)立了一系列用戶界面范式,徹底改變了游戲規(guī)則。讓不懂命令行、也不愿花數小時學習的用戶,能夠直接用東西(鼠標指針)指著屏幕上熟悉的視覺形象。

Xerox Star用戶界面

這些物體代表了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熟悉的事物——文件夾、按鈕、垃圾桶。除了這些熟悉的視覺隱喻,他們還加入了新的概念,例如窗口、對話框、桌面等等。這些物體讓用戶能與電腦交談,電腦也能以圖形化而非文字的方式與用戶交流,只需要指向并點擊他們需要的操作。

采用對話式UI的消息應用

文字主要用于輸入網址、撰寫文檔和郵件,已經不作為人機交互的主要方式了。但它仍然是人與人通過電腦交流的主要方式,聊天室和前赴后繼的消息應用都是如此。

聊天室就是最原始的Slack。顯然,它更粗糙、更欠產品化。但聊天室引入的許多概念在今天再度盛行。聊天室已經支持了聊天機器人、多人測驗、投票和其他類型的對話式應用,各頻道可以依需要啟用。

Trivia聊天室機器人

即時通訊應用在視覺上更自然,隨時間推移也開始支持更豐富的媒體格式,例如表情、照片、視頻和小程序,例如游戲或測驗。第一批這類應用包括ICQ、AIM、MSN和Yahoo! messenger,在90年代末極度盛行。

MSN messenger里的井字游戲

隨著移動通信的到來,還有運算設備屏幕的局限,需要對桌面端的富圖形界面進行重新思考。早期的移動設備只有幾行簡單的黑白文本界面。

短信服務(SMS)是1994年少數幾個出現在移動設備上的服務之一。短信只支持文字,并且不能超過160個字符(譯者注:這是在作者的國度)。從一開始,它就既支持人與人互發(fā)短信,也支持人與電腦發(fā)送消息。短信具備一些聊天室和桌面即時通訊應用不具備的特征。它能持續(xù)運轉,可以在任何時候接收到通知。也出現了基礎的對話式服務,例如通過短信指令查詢余額。文字游戲、星座運勢、還有其他娛樂類內容,把短信的運用推向了一個新的方向。而相對嚴肅的應用,例如天氣和股票行情,則又是另一個方向。這些應用通常都由服務商或者關系緊密的企業(yè)提供。不像聊天室或即時聊天應用,短信自己集成了支付系統(tǒng),使得它能在這個平臺上構建出真正的業(yè)務。最后,許多像Nexmo這樣的上層服務商(OTT),讓每個開發(fā)者都能運用短信來搭建全球平臺。平臺限制和入口,使得短信成為移動端對話式界面、聊天機器人、智能助手絕佳的試驗田。由于只能使用文字,基于短信的應用與命令行的體驗差不多。

Assist的短信聊天機器人界面

隨著智能手機的崛起,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上層服務(OTT)應用開始蠶食短信的核心價值。通信應用在移動使用中占了最大比重,因為用戶暴露在大量消息通知中。由于這些消息應用通過IP通信,繞過了運營商的信號網絡,對內容的類型基本沒有任何限制,消息中什么都可以發(fā)??梢钥吹剑@些應用已經擴展了消息類型,包含照片、音頻消息、視頻、表情、動圖等富媒體。微信和Line這些來自亞洲的即時通訊軟件,還將這些富媒體消息擴展為迷你應用。Facebook Messenger對這個概念進行了移植。每個消息都是一個自我包含的應用,可以產生文字或富媒體界面。

上層消息應用正在逐步開放API來整合各種服務,非常像短信的演化路徑。Telegram、Slackkik都有成百上千的聊天機器人。

Slack中的KhaledBot

盡管如此,限于應用所處的環(huán)境,其中多數機器人還是基于文字,還不支持迷你應用。仍然近乎于命令行,只是額外加入一些富媒體內容。

不像短信是整合到系統(tǒng)中的應用,所有基于短信的產品都依存于此,但許多產品都有應用內消息。各種消息應用、社區(qū)、應用市場、點播服務、約會應用、游戲和企業(yè)工具,都包含某種依照環(huán)境和用戶專門定制的即時消息。一般來說,相對于OTT消息應用,這些應用都有簡化版的消息功能,畢竟這些都不是業(yè)務的核心。但一切變化很快,我們在Layer打造的服務,能讓消息功能被植入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中。不只是把通常專屬于消息應用的功能帶給每個產品,最重要的是探索了新的可能性。

每條消息都是獨立應用

下面是一些混合界面的案例,很好地將命令行與圖形界面范式結合起來。2016年起,我們會看到更多此類案例,因為這種結合吸取了兩者的優(yōu)點:文字——對話式界面的快速輸入,還有圖形界面豐富直觀的體驗。

每條信息都是獨立應用

每條消息都有成為一個獨立應用的潛質。它可以顯示文字、照片,或者在消息氣泡的局限中展現更復雜的信息。有無限的可能,可以創(chuàng)造各種迷你應用,比如照片輪播、媒體播放器、迷你游戲、清單項、消息內支付等等。

富文本消息例子——音樂、照片、移動商店、迷你游戲、測驗、快遞、酒店預訂

開發(fā)者們可以更多關注體驗,不用局限于基礎設施。將迷你應用作為消息的一部分,會成為一種行業(yè)標準。我們在對話式設計領域中已經能看到這種趨勢,Operator這樣的公司正在引領行業(yè)前行,設計出豐富的體驗供用戶直接操作,而不僅僅是回復文字。這是他們與傳統(tǒng)消息應用的一大區(qū)別。

Operator中的可操作消息卡片

聊天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和其他許多美好事物)

你或許已經注意到了,以上案例中的某些消息,其實不必由人類來撰寫和發(fā)送。事實上,隨著消息變?yōu)槊阅銘?,加入聊天機器人就變得更有意義。這尤其方便了管理工作流的業(yè)務和應用。發(fā)出消息就是輸入請求,回復的消息不僅僅是答案,還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應用來處理請求。

例如,向一個對話式應用提問“知道Onitsuka Tigers嗎?”會得到文字或圖片的商品列表,還可能返回帶有輪播滾動的信息卡片,每條結果都帶有購買按鈕,可以直接觸發(fā)支付流程。讓人類來制作富媒體卡片極其耗時,但對于理解上下文問題的機器人而言,這是小事一樁。只有混合了對話式界面和富媒體圖形界面,聊天機器人才能發(fā)揮它的潛能。

語音信息

蘋果的Siri和亞馬遜的Alexa/Echo做出了表率,語音可以成為對話式人機交互中一種強大的輸入/輸出手段。結合富媒體圖形化反饋,它還可以更強大。帶有語音輸入和視覺輸出的智能手表,是這個領域的一種探索。我很確信將來會出現更多類似形式。

原文地址

原文作者:Toma? ?tolfa

#專欄作家#

可樂橙,微信公眾號:可樂橙(colachangree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UI/UX設計師,關注互聯網,關注科技。現居杭州,與小伙伴們正在創(chuàng)業(yè)途中。或許不是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至少是個快樂的設計師。

本文翻譯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