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訪談中如何做好需求挖掘?

12 評論 9319 瀏覽 108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用戶訪談是目前使用最廣的用戶研究方法之一,目的是深入挖掘用戶的需求,從而為產(chǎn)品設計和開發(fā)服務。那么,要如何做好用戶訪談呢?本文作者總結了幾點關鍵要素,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用戶訪談作為定性研究的典型方法,在用戶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目前使用最廣的方法之一。目前關于用戶訪談的相關介紹文章很多,但用戶訪談的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夠更深入挖掘用戶的需求,從而為產(chǎn)品設計和開發(fā)服務。

本文從以往的經(jīng)歷出發(fā),總結了用戶訪談的關鍵幾點要素,以期能達到更好地挖掘用戶需求的目的。

01 用戶訪談場景化:還原場景下的用戶需求

1. 場景的關鍵要素

用戶訪談的第一個關鍵點是場景化,一個完整的場景通常由人物、時間點、地點、用戶目標和任務等關鍵因素組成。在不同的場景下,用戶需求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只有在特定的場景下談論用戶需求才有意義。

比如同樣是蛋糕,在餓的時候人們的需求是充饑,所以外觀是其次重要的,味道好吃更重要;在慶生的時候,人們的需求是紀念和慶祝意義,因此別樣的外觀設計更能讓用戶感覺到不同的意義。

2. 在場景中發(fā)掘用戶的問題和用戶需求

在場景中,與用戶目標和任務相伴隨的通常有一些存在的難題、問題等需要用戶去克服,在訪談中可以通過詢問用戶在遇到相關問題時候的直觀情緒體驗、本能的行為、后續(xù)的努力嘗試等,都是可以挖掘用戶需求的幾個關鍵點,因此可以通過以下幾個角度去提問:

  1. (場景化)你當時是在什么情形下遇到這個問題的,可以描述下具體的情形嗎?
  2. (情緒體驗)你在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當時是什么感受?心情是怎樣的?
  3. (行為反應)你在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當時直接的行為反應是怎樣的?
  4. (努力嘗試)針對這個問題,你當時有嘗試過怎么去解決嗎?效果如何?

直觀的情緒體驗和行為代表用戶本能的直接反應,而且由于人的主觀情緒體驗和行為會有不一致的情況,因此將兩者相結合更能體現(xiàn)用戶的痛點和需求,后續(xù)的努力嘗試代表用戶對于可能存在的解決方案的理解和探索,也是用戶對于問題更深遠拓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以上幾點都是可以挖掘用戶需求的點。

3. 場景會隨時間而變化

此外,場景可能還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比如以前買電視就是用來收看電視節(jié)目的,場景比較單一;如今隨著智能電視的普及,電視的功能和使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可以輔助健身、進行投屏、連接游戲設備玩游戲等。

因此在對場景進行詢問的時候,也可以從以前的場景、現(xiàn)在的場景、設想未來的場景等不同角度去探索,由此可能發(fā)掘用戶需求的一些變化。

02 縱橫向延伸:探索更多、更本質的用戶需求

在需求的挖掘方面,還可以通過縱橫向的延伸,對比挖掘,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在延伸的維度方面,通??梢詤⒖嫉木S度是時間、空間、同類、異類等幾個維度,典型的如以下幾種常見的訪問方式:

1. 時間維度:進行流程的延展,擴展至全流程考慮問題

當用戶需要完成一個任務時,擴展全流程即通常包括任務前、任務中、任務后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用戶分別需要做哪些事情、觸點有哪些、要考慮哪些因素等,即是用戶需求的關鍵來源。以用戶使用吹風機為例,可以拆解為:

通過對流程的拆解,可以看到用戶在不同階段需要做哪些事情,會有怎樣的情緒體驗和行為反應,整個全流程會有哪些觸點,由此挖掘出用戶的需求。

2. 遷移類比:探尋用戶的本質需求

遷移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或態(tài)度對另一種情境中技能、知識的獲得或態(tài)度的形成的影響。既包括類似的情境,也包括不同的情境。產(chǎn)品是需求的解決方案,因此對應到需求挖掘中來,即包括相同品類的產(chǎn)品(競品)和不同品類的產(chǎn)品(替代品)的對比。

比如用戶出于大屏觀看影視的需要,選擇了A品牌的電視,用了一段時間覺得B品牌的電視更好,于是后面又切換到了B品牌,這種情況下用戶的本質需求都是大屏觀看影視,但仍在同品類中進行轉換。

但如果是用戶出于玩游戲的需要,從大屏轉移到了移動端,產(chǎn)品形態(tài)已經(jīng)發(fā)生了本質的變化,這種情況下也需要去研究用戶轉換的原因是什么,移動端有什么優(yōu)勢和體驗感是大屏所不能比擬的,大屏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進行完善和吸引用戶。

再比如現(xiàn)在,為什么方便面的銷量下降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外賣的普及和平臺的便利與優(yōu)惠性。有句話叫,“打敗你的不一定是競爭對手,看不見的對手才是可怕的”。這種情況在如今也是很普遍的,短視頻對長視頻的沖擊、移動端對大屏的沖擊等,本質上都是這個問題。

因此在用戶訪談中,可以嘗試去進行詢問:

  • (同品類)你除了用這個產(chǎn)品外,還用過其他同類型的產(chǎn)品嗎?使用體驗如何?用其他同類產(chǎn)品的原因是什么?
  • (替代品)你除了用這個產(chǎn)品來達到你的目的之外,還會用其他哪些產(chǎn)品、方式和方法來達到你的目的,原因是什么?

03 用戶需求的延伸:探索人的社會屬性和產(chǎn)品的社會價值

社會和文化屬性是比較廣義上的層面,對于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進而會影響人的需求和對產(chǎn)品的偏好與選擇,因此也是需要去挖掘的。

尤其在產(chǎn)品同質化的今天,產(chǎn)品的社會意義和價值對于用戶來說顯得更加重要,比如選擇iPhone手機是為了凸顯自己的高端身份、紅牛能夠顯得酷等等。之前在一篇小家電的推文中,很多用戶就評論提到小家電帶來的成就感、幸福感、快樂等社會意義,因此在用戶訪談中也可以嘗試去挖掘這方面的信息。

具體來說,人的社會屬性體現(xiàn)在價值觀、生活方式、生活理念、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等方面,由此而影響人們對產(chǎn)品功能的選擇和偏好,另一方面,產(chǎn)品在被用戶選擇之后,也被賦予了特殊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在里面。因此在用戶訪談中,可以嘗試去進行詢問:

  • (針對用戶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你平時經(jīng)常會做哪些事情?為什么會做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如果用3-5個關鍵詞來形容你現(xiàn)在的生活,你會怎么形容,為什么會這樣形容?
  • (針對產(chǎn)品的社會價值)這款產(chǎn)品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它給你帶來了什么?如果做個比喻,你會把它比作什么?原因是什么?

以上就是關于用戶訪談中對用戶需求挖掘的一些技巧,總體來說,用戶需求很多時候是相對內隱的,沒有被直觀的展示和顯露出來,再加上用戶很多時候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也不一定能夠十分準確的表達,因此需要借助各種方式去進行引導和啟發(fā),挖掘更深次的需求,從而為產(chǎn)品開發(fā)和設計提供一定的方向。

 

本文由 @Samuel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使用感和價值感都是用戶深度研究的參照標準,用戶訪談更需要靈活一些

    來自貴州 回復
    1. 對,可以將兩者結合起來。本身用戶訪談中也是有很多其他因素可以參照的

      來自廣東 回復
  2. 感覺就是在訪談中抽繭剝絲,找到在具體場景下具體的用戶需求,盡可能把情況考慮全面,這樣才是真實有效的用戶需求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的,非??简炦壿嬆芰团R場的反應能力

      來自廣東 回復
  3. 用戶訪談是研究用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在挖掘的時候還需要注意隱私。

    來自山東 回復
    1. 是的,這是基本原則

      來自廣東 回復
  4. 用戶訪談首先提問方式不能太過干巴,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吧。

    來自江蘇 回復
    1. 贊同

      來自廣東 回復
  5. 在訪談中可以通過詢問用戶在遇到相關問題時候的直觀情緒體驗、本能的行為、后續(xù)的努力嘗試等

    來自廣西 回復
    1. 嗯,加油~

      來自廣東 回復
  6. 學到了一些挖掘需求的小技巧,感謝分享!但時候挖掘的需求感覺和客戶想的不是一個

    來自湖北 回復
    1. 嗯,這也是難的地方之一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