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訪談:假設Figma每周流失6-7%的客戶,找出原因并確定解決方案的優(yōu)先次序
編輯導語:當你所負責的產品面臨用戶流失等情況時,你會采取什么措施?也許,你可以從用戶層角度入手,先洞察用戶的真正需求,了解用戶流失的根源所在,進而制定合理的解決方案。本文便結合模擬案例,對該問題做了闡述,不妨一看。
注意:這是我在準備產品管理面試時必須回答的模擬問題。這不是真實的,而是一個假設的RCA(根本原因分析)問題,面試官已經確定了唯一的答案。
下面我會寫下我提出的模擬問題和一個簡短的答案僅供參考,現在讓我們開始吧!
* 我花了30秒來記錄我的想法。
我用RCA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為此我做了深度的分析。
一、通過提問來了解情況
1)我們是什么時候知道用戶離開我們平臺的?
答:我們最近得到了一個新數據,與上個月相比,數據調節(jié)器和訂閱量每周下降6–7%。我們平臺的新用戶也減少了。
2)當我們得到這些數據時,我們是否檢查過我們的分析工具是否工作正常?
答:是的,沒發(fā)現什么問題。
3)我們有網絡軟件和本地軟件,是哪個軟件數據在下降?
答:兩個平臺的數據都在下降,尤其是網絡軟件。
4)有很多用戶會放棄Mac或Windows嗎?
答:是的。
5)我們有沒有說這是最后一次更新或者對UI/UX的改動?
答:沒有,只是我們對網絡和應用平臺的例行更新。
6)更新中是否有可能給使用我們平臺的用戶帶來麻煩的bug?
答:我們做了全面的調查,但沒有發(fā)現這方面的問題。
7)這種情況是否只發(fā)生在特定的用戶群中?
答:不是。我們主要的三種用戶群:自由職業(yè)者、付費個人/團隊和企業(yè),都有這種情況出現。
8)數據有地點的局限嗎?
答:沒有,這些數據來自全球各地。我們一開始在美國流失客戶,然后是歐洲,現在逐漸是中東和亞太地區(qū)。
9)我們之前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嗎?
答:沒有。從2016年開始,我們的市場份額就同比增長,并占領了大量的市場,成為2019年以來的行業(yè)領導者。
10)我們是否與營銷團隊核實過,我們的競爭對手的銷售情況?或者我們公關的能力?
答:我們的主要的競爭對手沒有進行任何銷售,營銷部門也沒有發(fā)現Figma的不良公關。
11)我們的競爭對手是否也在失去市場份額?
答:是的。
12)市場上有新的競爭對手嗎?
答:有一家新公司叫做Etcetera(一家假設的競爭對手公司)。但是我們還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關于這家公司的數據。
13)我們能了解和比較Etcetera與我們以及競爭對手不同點在哪嗎?
答:不盡然。我們做了一個快速的調查,并在2天前收到了數據。
對于以上問題,我的目的是想弄清楚Figma是否面臨任何內部或外部挑戰(zhàn)。問完問題后,我決定從競爭對手的角度進行更多的探索。因為根據我的問題,我已經確定沒有內部或技術問題。因此,這肯定與市場上的新競爭對手有關,因為他們,我們正在失去新老用戶。
面試官告訴我,Figma的用戶正在流失,讓我找出Etcetera相比其他品牌的優(yōu)勢或者想出一個解決方案。
因為我們可能會處理新的功能,我想用一種包含用戶研究的結構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向面試官提出了一個流程:
- 競爭對手分析;
- 用戶細分;
- 用戶研究;
- 痛點;
- 產品/業(yè)務目標;
- 解決方案。
*我花了一分鐘來整理我的思路。
二、競爭對手分析
- 軟件相似性UI/UX(詳情在本文末尾);
- 定價/收入模式(詳情在本文末尾);
- 功能(詳情在本文末尾)。
三、用戶細分——自由職業(yè)者、付費個人/團隊和企業(yè)
我根據他們的意圖對他們進行了劃分:
- 路人:從未使用過這個平臺/可能使用過一次。
- 新粉:嘗試過幾次——看到了價值,但沒有形成習慣。
- 老粉:這些人宣傳我們的產品。
四、用戶研究
我沒辦法進行用戶研究,但我整理了我會了解的內容:
- 博客;
- Youtube;
- 評論;
- 用戶對我們每個功能的挑戰(zhàn)/想法。
*我花了1分30秒收集我的想法,他們允許我對Figma的競爭對手做一些研究。
五、痛點
用戶想要簡單易上手的產品和能提供的盡可能多的價值。而Figma缺少下面提到的特性:
- 插件;
- 軟件庫;
- 用戶測試;
- 無法從數據中生成用戶流;
- 會話記錄不可用。
我想弄清楚,上述五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如何?出現的頻率是多少?處理這個問題的難度和成本又有多大?
由于Figma 正在快速流失用戶,它需要能夠在短期和長期內增加和留住用戶的解決方案。
- 短期的方案:從插件、數據庫、從原始數據生成用戶流下手;
- 長期的方案:從用戶測試和會話記錄下手。
六、產品/業(yè)務目標
產品目標:增加新功能以吸引/保持客戶。
業(yè)務目標:
- 訂閱數量比上一季度有所增加。
- DAU和新用戶的入駐增加。
- 收入比上一季度增加5%(在失去用戶后)。
七、解決方案
1)目前,我們的客戶使用其他軟件的用戶測試、記錄視頻和語音會話。因此,我們可以把他們構建在我們的解決方案產品中,建立一個讓客戶留在我們身邊的系統(tǒng),這會增加收益和客戶粘性。
2)為了找到一個直接快速的解決方案,激勵獨立開發(fā)者雇用一個專門的團隊來快速建立相關的插件和庫。
3)從數據中產生用戶流應該更容易,而且可以快速完成,但目前還不是重點。
4)被列為主要和次要的其他功能,將使用功能優(yōu)先級框架納入路線圖中予以考慮。
八、功能優(yōu)先級框架
- RICE——Reach影響范圍,Impact影響程度,Confidence信心指數,Effort投入精力。
- 價值vs努力——重要程度 VS 困難程度。
- Kano模型——基本(必備)型質量,期望(意愿)型質量,興奮(魅力)型質量。
- 用戶故事地圖——創(chuàng)造故事內容,然后對其進行優(yōu)先排序。
- MoSCoW方法——一定有、應該有、可能有、不會有。
- 業(yè)務機會評分——該功能的重要性如何,客戶現在的滿意度如何?
- 延誤成本——該功能的價值如何?如果早點做,它的價值有多大?如果晚一點做,會有多大的成本?
我又去做了一些關于案例的研究,下面是分析競爭對手的參考文件:
- 《用戶體驗工具比較》
- 《2021年設計工具調查》
根據這些文件,我得出結論,在設計項目中,用戶更喜歡什么軟件。
然后,我繼續(xù)在Figma和Etcetera之間做了一個功能比較,這完全是假設性的。其目的是讓人們了解Etcetera的哪些功能更好,因為它被認為是用戶流程和用戶界面設計的主要選擇。此外,為什么它在原型設計、交接、設計系統(tǒng)和版本控制方面是第二選擇?
我做了一個更全面的列表來進行比較,但我只強調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
用戶測試和可用性測試在未來可能會提高Figma 的用戶粘性,但在現實生活中實施這一點會遇到一些挑戰(zhàn)和限制。但為了這次面試,我把它視為我們長期戰(zhàn)略的一部分。
功能需求的優(yōu)先排序:
我使用了價值與影響框架來確定功能的優(yōu)先級。
謝謝你看到這,我希望我分享的文章對你有幫助。
原文鏈接:https://bootcamp.uxdesign.cc/product-interview-rca-solution-design-question-figma-is-losing-customers-at-6-7-weekly-a9c1eb11a236
原文作者:Vinit Mahale
譯者:許綺博,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實習生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實習生 @許綺博 翻譯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問答介紹的很詳細,寫的太好了,果斷收藏了,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