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復盤:騰訊視頻產品策劃實習生(一面加二面)
本文作者復盤了自己的騰訊視頻產品策劃實習生面試經歷,對面試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對參加產品實習生面試的同學而言,這是一份很好的參考指南。
作為一名兩年制的研一狗,我剛剛入學不久就忙不迭開始尋找實習(對于求職產品的人來說,相關經歷真的太重要了?。。。┯行夷軌蚪拥津v訊視頻產品策劃實習生的面試并順利通過面試,因此在此分享我的面試經歷,希望能為即將或正在尋找產品實習的你帶來一點幫助~
先介紹下我的背景:21年畢業(yè),本科哈工大,碩士哈工大深圳,商科專業(yè),在校期間無相關比賽和項目經歷,在此之前有過一段大廠的用戶研究實習和一段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C端產品實習。
其實我的背景并不算優(yōu)秀,優(yōu)勢在于學校背景(但產品求職真的不看重學校),實習經歷勉勉強強能夠彌補項目經歷的欠缺,專業(yè)劣勢(非理工科專業(yè),無技術背景)。在這種情況下能接到面試邀約,真的很感謝面試官的一視同仁。
一面面試經歷
時間是周五晚上6點10分,形式是電話面。
1. 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這個幾乎是每一個面試官的開場白了,相當于是一道開卷考的題目,所以強烈建議在面試之前準備一段1-2分鐘的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不需要包含太多信息,尤其是不要把簡歷上已經有的內容再完完全全復述一遍。我的自我介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 我的背景,包括姓名、學校、年級。在這里我耍了個小心機,因為我認為我的專業(yè)是劣勢,所以沒有提我的專業(yè);
- 我為了應聘這份實習做了什么。我在這部分簡短地介紹了一下之前的兩段經歷(真的很簡短,就兩句話),著重告訴面試官我為了想要做產品經理而做了什么準備,比如看相關書籍、刷網(wǎng)課、寫競品分析報告等;
- 我的能力。這個部分我會根據(jù)不同的JD進行細微的更改,但大體上都會提到我具備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與執(zhí)行能力,并輔以相關的事例來佐證。
說完這些就差不多了,可以把話筒交還給面試官了,說的太多不僅容易讓人抓不住重點,而且會讓面試官不耐煩。
2. 介紹一下你的那段用戶研究經歷
因為之前被別的面試官懟過“對過往經歷不熟悉”,這個問題我有專門準備過。
這個問題我用STAR法則拆解了問題,分別從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四個方面向面試官介紹了這段經歷,并且在最后提到我從這段實習中學到了什么以及還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
STAR法則能夠讓回答更有邏輯和條理,最后的Review體現(xiàn)自己的學習和復盤能力。
3. (接上一問)為什么后來不想做用戶研究了?
因為我上一問的回答中提到自己不想繼續(xù)做用戶研究了,因此面試官提問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也有準備,主要圍繞用研不能親自將想法或結論落地這一點來回答,由此引出“PM能夠將想法落地,自己更想做PM”。
4. 你最近有用什么視頻類APP嗎,簡單介紹一下
這里我舉了抖音。
因為抖音是一個音樂短視頻社區(qū)平臺,所以我先回答了一個好的音樂短視頻社區(qū)平臺應該是怎樣的,之后再介紹抖音。
我主要從用戶畫像、使用場景、用戶需求、運營策略以及商業(yè)化這5個方面來介紹,并且在最后提了一個我認為抖音做的不太好的功能點——沒有拍攝模板。
5. 說一個你認為好的產品和一個你認為不好的產品,并說一下好與不好的點在哪
好的產品我還是說了抖音,因為最近刷抖音確實刷的有點多。我認為抖音做的好的點主要在于它的大屏播放模式,這個點帶給用戶如同澳門賭場式的沉浸式體驗,并且切換視頻的交互方式極其簡單,這樣的設計是抖音能夠抓住用戶的時間的核心之一。
在說不好的產品的時候大腦宕機了一下(平時的積累還是不夠),然后舉了微信為例。我認為微信做的不好的點在于:當群聊的人數(shù)過少時,邀請入群不需要被邀請者確認。這點會導致用戶有時候會莫名其妙被拉進一些營銷群,對用戶造成困擾。
6. (接上一問)你覺得為什么微信的產品經理會這么設計?你有什么優(yōu)化方法嗎?
因為上一問就沒有回答好,所以到這塊的時候回答的更加淺薄了。
我覺得微信的PM在做策劃時更多地考慮了為用戶提供便捷性,邀請入群不需要被邀請者確認這個設計簡化了用戶進入群聊的路徑,而微信本身就是一個社交產品,應該鼓勵用戶交流,無論是一對一的交流還是在群聊中交流,因此這個設計符合微信的調性。同時,被拉入營銷群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為了預防一個小概率事件而降低產品的便捷性不是特別明智。
優(yōu)化方法在于基于大數(shù)據(jù)(包括但不限于系統(tǒng)自動采集信息或是用戶舉報)給用戶貼上標簽,如果某一用戶曾經有過建立營銷群的行為,那么系統(tǒng)自動給這個用戶貼上標簽,下次他在拉群的時候所有被邀請者都需要確認才能進群。如果這個用戶被貼上標簽后又有了多次良好行為(比如連續(xù)多次建群沒被舉報),那么這個標簽會自動摘除。
7. 你沒有技術背景,那你會怎么與開發(fā)進行溝通?
這個問題我答偏了,問我是怎么和開發(fā)溝通,我回答的卻是怎么彌補這個缺陷,主要從入職前的學習和入職后的補缺兩方面回答的。
8. 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因為我自己感覺回答的并不是很好,所以我就問面試官:“你覺得我想要成為一名PM的話,還有什么需要加強的地方?”面試官認為我的表達需要更加簡練,這樣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會更容易讓別人明白我在說什么。
這次面試感覺面試官更著重考察我的產品思維。由于我自己在這塊確實還有待加強,面試的時候回答得并不是特別好,而且面試時間也略短,大概只面了20分鐘,所以我一度認為自己涼了。
二面面試經歷
時間是周一晚上8點30分左右,形式是電話面。當時我正走在回學校的路上,突然接到電話問我能否面試,于是我馬上戴上耳機,找個安靜的角落開始面試。
1. 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2. 介紹一下你的那段用戶研究經歷
這兩個問題回答同一面一樣。
3. (接上一問)這段實習中你為項目或團隊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什么?
這個問題面試官主要是想考察我在這段實習當中的參與度和反思,我就給他舉了一個在項目開展初期幫助團隊更好地加深對于產品的理解的例子。
4. 介紹一下你在那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做的兩個產品
這一問我主要回答了這幾個點:公司信息、設計產品的背景、產品定位、目標用戶、解決了用戶的什么需求、怎么解決的、我在其中參與的工作以及我對于這兩款產品的思考。
其實我感覺我還是說的太多了,沒有改過來表達過于啰嗦的毛病。但我覺得我精煉了語句的話可能面試官就沒辦法get到我想表達的點,所以兩害取其輕,我還是選擇了多說幾句。
5. (接上一問)你是怎么幫助他們改變了第一個產品的定位的?
6. (接上一問)在設計這兩個產品的過程中,你有沒有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或是有價值的想法?
這兩個問題根據(jù)實際情況回答就行,面試官主要是想考察一下思維活躍程度。
如果沒有的話就老老實實回答“沒有”,但絕對不能回答得模模糊糊,畢竟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強答但是沒答好的話反而會比不回答效果更差。
7. 介紹一款你認為不錯的小眾產品,為什么覺得不錯?
這里我向面試官介紹了“知更”,一款地圖社交APP。我從產品定位、用戶畫像、產品功能、解決了用戶的什么痛點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這款產品。
我覺得這款產品做的好的地方主要在于它的定位填補了地圖社交這塊空白,滿足了用戶基于生活場景來進行社交的需求。
8. (接上一問)你覺得知更的功能與微信的“附近的人”的差別在哪?
這一問我沒答好,當時只能想到從功能點上來討論差別。
主要的差別在于
- 知更的陌生人社交覆蓋的范圍更廣,而微信的“附近的人”僅局限于附近的人;
- 知更能夠向陌生人展示自己發(fā)布的內容,而“附近的人”主要是引導用戶添加微信好友,本質上還是熟人社交。
9. 你對于這份實習的期望是什么?
我是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來的,期望能夠經歷完整的項目,能夠獨立負責需求,學習一下騰訊的產品流程,彌補之前經歷的缺陷。
10. 你還有什么要問的嗎?
我問了:
- 實習生入職能夠接觸到怎么樣的工作?
- 入職以后的導師是一個愿意帶人的人嗎?
- 什么時候能收到面試結果?
然后面試官向我詳細介紹了實習生能夠參與到的工作,并表示會把實習生當作一個正式的產品經理來培養(yǎng);
導師方面,面試官說騰訊的員工都很樂意教實習生,只要我愿意學愿意問,肯定能學到很多東西;
第三個問題面試官反問我希望什么時候得到面試結果,我回答:“希望盡快,最多能等到后天中午,因為手上還有個offer等著確認。”
面試官反饋:“后天中午之前沒有問題,肯定能給結果?!?/p>
在交流中感覺到這次面試的面試官的職級應該比一面的面試官要高,考慮的東西也更加全面。這個面試官考察的內容更為全面,包括對于過往經歷的review、產品思維、對于新事物的敏感度以及學習意愿,在我卡殼的時候會給予一定的引導,總的來說是一次體驗感不錯的面試。
后續(xù)
在二面的第二天的下午六點多,HR打來電話告訴我通過了面試,但因為當時已經填寫完了騰訊另外一個部門的入職信息,所以遺憾地放棄了這個offer。
把這段面試經歷分享出來,希望能夠為求職產品的同學們帶來一點準備面試的思路,同時也為自己下次尋找實習積攢一點人品~
本文由 @任白白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想問一下大佬找的是騰訊視頻的日常實習嗎?投遞渠道是在官網(wǎng)還是一些求職app呢
大佬你好,能否加您一下微信。
感謝分享~請問樓主一面前有和HR確認具體的面試時間嘛?(比如上下午以及具體的時間點)
你是本科的時候進行用戶研究的實習的嗎 本科就能想到實習并且還長期實習很不容易啊 本科每學期課都很滿啊
老騰訊產品給學弟打CALL 加油~
那為了備戰(zhàn)騰訊實習之前的兩次實習,你做了什么準備?或者需要做什么準備呢?
實話實說,我是在刷第二段實習的時候才決定要做產品的。準備的話,我主要是靠平時的學習,比如學習必要的軟件、看書、寫競分報告這些~
啊 謝謝分享,同為商科兩年制想轉pm的研究生,看完你的分享更有動力了。可以分享下上的哪家網(wǎng)課嘛??!
起點學院和白熊的網(wǎng)課個人感覺都還行~
好滴??!以后可以多交流么,遇到一個商科轉pm的小伙伴好激動!
感覺實習生看重的是合適!實習時間長+研究生小朋友很容易獲得青睞!
對!最看重的是契合度,但契合度這個指標太主觀了,包括和崗位的契合度以及和同事的契合度,不同的面試官會有不同的標準~
盲猜網(wǎng)易游戲的用戶研究和音書
hhh全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