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應屆新人自救指南:搭建個人知識體系

3 評論 8509 瀏覽 81 收藏 9 分鐘

對于每個互聯網人來說,搭建個人知識體系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并有助于專業(yè)能力提升與職場進階。

做運營或者產品兩三年之后,會有一種感覺,感覺自己這幾年好像做了很多事情,每天都忙得挺充實的。微信收藏,知乎收藏夾也存了滿滿當當的資料文檔。

但是等真的靜下心來做個人復盤時,好像自己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想不起來了,或者只能回想起來最近做的兩三件事。

尤其是跳槽換工作的時候最要命:

  • 寫簡歷的時候,簡歷不知道寫怎么寫,數據結果忘得一干二凈,甚至干脆直接就不寫數據了。
  • 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你有沒有總結出什么方法論,結果只能從前幾天看的文章里面找?guī)讉€理論湊數。

為什么會這樣?

那是因為職場和校園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在學校,教材都是別人編寫好的,成體系的,你只要按部就班就學習就可以。

職場呢?職場不是,職場上你只要能完成基本工作就可以拿到基本工資,沒有人給你制定長遠的目標。

你的成長需要靠自己驅動,你的個人知識體系需要靠自己打造。

尤其是運營和產品的工作相對龐雜,接觸的不同知識點非常多,這個時候更需要自己做好整理復盤工作,否則既容易遺忘,自己也沒有成長。

所以在職業(yè)生涯最開始,就要建立起個人知識庫,打好基礎。

只要能建立起個人成長自循環(huán),用俞軍老師的話說就是:縱使身處地獄,也能不墜青云之志。

這個時候,不管是在大廠還是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都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我本人是在職業(yè)生涯第二年才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建立知識庫之后,成長速度突飛猛進。

最直接的體現是,薪資實現了大躍遷。

那么如何建立個人知識體系呢?

一、建立個人知識體系/知識庫

先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知識框架:

我把個人的知識體系分成六大塊:

  1. 工作思考
  2. 生活技能
  3. 通用技能
  4. 專業(yè)技能
  5. KOL精選
  6. 學習筆記

1. 工作思考

主要是兩部分,一是工作清單,二是工作復盤。

1)工作清單

參考《清單革命》,即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都一一記錄下來,完成之后劃掉即可。有新增任務則添加新增任務。

工作清單有兩個好處:

  1. 不易遺漏重要工作事項。產品和運營的事情比較繁雜,每天可能都會有突發(fā)事件插入到工作計劃中
  2. 便于回溯工作內容。比如我想看前年我做了哪些事兒,都能看到。

2)工作復盤

非嚴格意義上的復盤,只要是能激發(fā)我思考的事件,都值得記錄。

舉個典型的例子:我那位朋友前幾天和我抱怨,說他們上線了一個活動,活動大概內容就是全體用戶累計充值達到一定額度,就為武漢捐獻十萬物資,如果沒達到,也照樣捐獻。

結果他們的社區(qū)用戶炸了鍋,怒斥活動策劃者發(fā)國難財。

他說他不知道這邊的運營和產品怎么想的,太low了,他呆得難受。

我說,這個對于你來說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

你應該想辦法搞清楚,當時是基于什么樣的思考決定做這個活動的,這個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這個活動的決策流程是怎么樣的,用戶為什么會這么反感…等等,

你把這些思考透徹并以文字形式記錄下來,就是你個人的積累成長。

在這里抱怨同事不夠專業(yè)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是給你自己找了一個懈怠的理由。

2. 生活技能

這個倒不用特別說明,每個人關注的點不一樣,按需記錄即可。

3. 通用技能

通用技能主要是各行可復用能力,比如演講能力,比如情緒管理能力,比如管理能力等等。

以演講為例,我之前發(fā)過的文章:如何做好一場企業(yè)內訓(演講或分享),我有這6點經驗分享給你。

其實這就是從此前的積累中提煉出來的。

4. 專業(yè)技能

專業(yè)技能主要是指和工作強相關的知識經驗,比如游戲渠道運營策略、渠道產品設計策略、電商活動運營、電商用戶運營等等。

專業(yè)技能是需要重點關注拓展的內容,需要持續(xù)花時間打磨。

我習慣把個人專業(yè)技能的輸入和輸出全部記錄在這里,便于后續(xù)我后續(xù)查閱和迭代。

5. KOL精選

主要是我關注的一些公眾號,他們分享的文章我覺得有價值,值得每一篇都細讀的,我都會保存下來。

優(yōu)質公眾號是信息輸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6. 學習筆記

主要是我學習的課程的筆記和讀書筆記。比如五分鐘商學院,梁寧產品思維三十講等等。

二、持續(xù)完善知識體系

我把持續(xù)完善個人知識體系分成三部分:

1. 初期-借力

以團隊管理為例,沒有人是天生的管理者,所以我們剛開始對于團隊管理的概念和框架都比較模糊。

這一步,我們可以把經典管理書籍的目錄抽象出我們的知識體系架構,因為經典書籍的內容是自成體系的,是經過時間的驗證。

2. 中期-完善

還是以團隊管理為例,經典理論的框架是通用方法論,必然有一部分場景是無法覆蓋到的,我們把自己遇到的場景補充完善上去,原來的經典理論框架就逐漸豐滿了起來。

3. 后期-重構

隨著我們對團隊管理的理解逐漸加深,經典理論框架可能已經不適用于我們團隊的現狀,那我們就需要把原來的理論框架進行重構。重構完成之后,這套管理學理論就是我們自己的方法論,是我們從過往實戰(zhàn)中的總結。

三、推薦幾個工具

1. 知識管理工具:印象筆記或OneNote

我個人用的印象筆記付費版,目前已經續(xù)費到2025年了,極大提升了我的效率。

可以看一下我的印象筆記界面:

2. 資源管理工具:百度網盤

我是百度網盤的超級會員,可以看一下我的素材庫,基本的學習視頻都能找到。

3. 瀏覽器:Chrome

Chrome配谷歌,加上一些搜索技巧,效率又提升好幾個檔次。

以上,是我個人搭建知識庫的一些心得,最后有兩點需要強調:

  1. 你想要什么,就要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2. 所有的方法論都依賴于你的執(zhí)行,依賴于你的積極主動

 

作者:姚偉。公眾號:姚偉的寫字臺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3k0UQ296IptHzyDqled3Dw

本文由@姚偉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臥槽,和我有點神相似啊~

    回復
  2. 您好 請問能分享幾個KOL嘛 產品小白

    回復
  3. 作者您好!我是一名大三學生,正在為從事運營而做準備!請問您的運營書單可以分享讓我膜拜下嗎!謝謝您!期待您的回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