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請你把這篇文章推送給「正在找工作的朋友」
周圍每個人都散發(fā)著閃光點,如果你是一個真心想學習的人,人人都是你的“老師”。
(一)
昨天下午約了一個會議,對一個同事做訪談,小袁剛好有事,于是自己拿起本子就下樓了。
在電梯里將提綱又過了一遍,到同事那微笑握手訪談,末了的時候不忘留下一句:“到時候可能有些細節(jié)還要跟你確認,還要打擾一下哈。”
回到辦公桌上趕緊把訪談所得記下,然后跟小袁匯報,討論報告下一步怎么寫作。
……
這種事在現(xiàn)在來看已經(jīng)稀松平常,但放在2年前的今天,可以說是難以想象。
那時,我剛來保利地產(chǎn)發(fā)展研究院,純粹一個小白,打印機不會使,坐電梯要找最隱蔽的位置,說話唯唯諾諾,做事畏手畏腳。這樣的性格,加上陌生的崗位,出品自然慘不忍睹。
一天上午開完例會,小胡哥把我留了下來。他的表情很嚴肅,我則戰(zhàn)戰(zhàn)兢兢。
“小蔣,你有考慮過自己的發(fā)展嗎?”這話很重,我不知道該怎么接。
“像這份報告,又有錯別字,內(nèi)容也很淺,如果照此下去,我真的很難想象你的成長。”我沉默地點頭。
見我如此,他也不好再多說,留下了一句:“做事還是要認真啊!”
那天心情很差,中午刻意避開了其他同事,一個人默默下樓吃飯。
也是巧合,碰到了詩姐,公司的HR 。她見我情緒低落,便問起緣由,我也就說了這個經(jīng)過。
她聽完后說:
其實,你心情也不要這么糟糕,小胡哥是我們安排給你的「職業(yè)導師」,他承擔著你入職后的引導,所以自然會對你關注和提醒。你現(xiàn)在工作不順也情有可原,畢竟剛來公司,但人不能總呆在陰影你,還是要努力走出去。
接下來,她說了一句影響我接下來職業(yè)生涯的話:
我建議你多觀察身邊的同事,特別是小胡哥,看他們怎么處理工作上的問題,學習他們好的習慣,這是帶給我成長最大的方法,我覺得也適用于你。
說到這里的時候,剛好要打菜了,詩姐幫我刷了卡,笑著說:這頓我請。
(二)
接下來一周,我開始有事沒事偷瞄小胡哥。
聽他打電話的方式,記錄如何與他人溝通;要來他的報告,學習寫作方法;觀察他如何安排一場出差行程,怎樣做到?jīng)]有紕漏。
就打電話來說,我之前就直接拿起電話就撥過去,經(jīng)常沒有邏輯,前言不搭后語。
但他則是:
- 每次打電話前都在紙上寫下一些核心要點;
- 在電話撥通后客氣地說明自己是誰,為什么打這個電話;
- 然后一條一條地把事溝通清楚;
- 末了的時候,不忘留下一句“如果有問題不太清晰,還要勞煩確認”。
再說報告寫作。以前寫東西,就一五一十地把內(nèi)容塞進 PPT ,經(jīng)常被人說觀點不突出。
再看他的出品:
- 格式不花哨,簡單清晰;
- 核心句放首位,引領全段;
- 內(nèi)容從痛點出發(fā),再到競品分析,最后結合自身實際導出結論。
結構清晰,讀來不累。
?小胡哥整齊的桌面
如此種種,都讓我對自己的工作方式感到汗顏,又因這不斷的發(fā)現(xiàn)感到慶幸和高興。
嘗到甜頭后,我開始把視線轉移到更多的人身上。
(三)
小袁是另一個同事,她外貌甜美,但工作起來是拼命三娘。
我曾跟她一起去成都調(diào)研,飛機上我拿出了一本《孤獨六講》,她則是拿出一沓項目資料進行批注。
第二天去實地參觀的時候,跟對方接待聊天時,各種現(xiàn)狀如數(shù)家珍,問題婉轉卻也直達要害。
在前往機場的時候,她也沒閑著,拿出本子,跟我確認各種細節(jié),然后瘋狂圈點備注。
那次調(diào)研報告得到了領導好評,我也收獲了如何調(diào)研的三個要點:
- 前期做足準備,至少要能做到拋開筆記也能說清楚目的地的基本情況;
- 問題要婉轉,但也要清楚核心問題,在適當時候拋出來;
- 及時總結,對各種不清楚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
還有一個細節(jié),在離開每一個項目的時候,她都會向置業(yè)顧問要一張名片。我很好奇,問:“為什么,我們不是已經(jīng)有這個區(qū)域負責人電話了嗎?”
她的回答是:“負責人一般平時更忙,打擾不便,不如直接問現(xiàn)場人員,更快也更高效。”
(四)
從蓉蓉姐那,我學到了各種提升情商的方法:
- 比如多微笑,畢竟大家都更喜歡看起來更 nice 的人;
- 比如多幫忙,只有先努力幫助他人,他人才會雪中送炭;
- 比如多準備些好吃的,有時一個巧克力就能讓氣氛變得融洽歡樂;
- 比如主動提問,不要自己事都自己去死磕,很多問題他人已經(jīng)做過了,主動去問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最壞的結果就是「向他打聽誰能帶來幫助」。
如此種種,都讓我這個處事直來直去的人受益匪淺。
(五)
當開啟發(fā)現(xiàn)的角度后,周圍每個人都散發(fā)著閃光點。
比如前文提到的人力詩姐,她總是會以一種舒服的角度告訴解決方案:先不說答案,而是聊聊她認識的人或她自己的故事,如何解決,并給出建議。這個方法我后來用在了自己的寫作上,不那么雞湯,不那么教條,卻真的能帶給人舒服的幫助。
比如武漢公司的陳敏姐,她的座位安排得井然有序,文具放在最外層,方便他人使用;待做的與完成的內(nèi)容分開放置,并置于內(nèi)側,不會被路過的人看到或拿走。
陳敏姐的辦公桌
又比如品牌中心的嘉姐,通過便簽顏色將筆記進行區(qū)分,方便之后的查閱。
嘉姐的筆記本
還有投管中心的王然,每次向領導匯報內(nèi)容的時候,將重要頁面貼上便利貼,節(jié)省他人的時間。
還有前臺姑娘夢瑤,在手機透明背殼里塞下便利貼,再也不會遺忘。
夢瑤的手機背殼
還有更多更多的人,他們工作認真負責,他們對自己嚴格要求,他們身上散發(fā)著各種各樣的迷人的氣質(zhì)。
就像一個前輩說的,你的第一份工作帶給你最大的意義,就是教會你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養(yǎng)成好的習慣。而這一切,都來自于你周圍的人,和他們在一起,你會走得更快,走得更穩(wěn)。
我想我是幸運的。能在懵懂的時候來到這里,認識這群有有意思有魅力的人,從他們身上學會成長。
作者:曹將(微信號:CJPPTAO)
記得之前某位老師說過,在社會上要學會做事之前,首先要學會做人。一起加油!
跟著身邊做的好的同事學習,工作效率提升比較高,作者你好像做房地產(chǎn)行業(yè),有點好奇腫么來起點發(fā)文了,你具體負責哪塊哦
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不錯??
謝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篇幅寫了表,觀點太少
一股中學作文的味道
期待您的更高學歷的作文
實際怎么做的文章參考價值比理論類的文章更高。